第六百八十六章 刺激——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對攻戰(2 / 3)

台下安靜了下來,勒夫的這句話回答得實在是太巧妙了——二戰初期到中期,德國占據了絕對的上風,整個歐洲都在他們閃電戰下的坦克集群中顫抖著,就連大英帝國也被第三帝國打得節節敗退,然而最終英國取得勝利卻並不是靠自己的本事,德國遠征蘇聯以及後來的美國的參戰,才是德國失敗的最大原因。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蕭明這段話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鄙視對方不成反而被對方鄙視了,德國記者們冷笑著在等著看笑話,英國記者們則有些擔心的看著蕭明……

然後蕭明一句話秒殺了他們全體:“抱歉,也許我就是那個美國人……我有美國和英國的雙重國籍。”

勒夫啞然,主持人啞然,記者們啞然。

****************************************

蕭:“決賽會象二戰,開始德國人有優勢,最後的勝利屬於英國人!”

勒夫:“沒錯,在美國人參戰以後。”

蕭:“抱歉,我有美國和英國的雙重國籍!”

……

這段話被完整的複製到了各大媒體上,記者們很罕見的將全部對話原封不動的放上了報紙,當然了,評價都有所不同。

“也許我們缺的就是蕭明這個美國人……當然了,他是正宗的大英帝國子民,隻不過出生在美國的他也擁有美國國籍這是事實,這位所謂的‘美國人’已經率領我們的國家隊曆史上第一次進入了歐洲杯的決賽,也許隻有他,才能夠率領我們的國家隊第一次在歐洲杯的比賽中登頂,捧起我們從未染指過的德勞內杯!”

這是《泰晤士報》的報道。

“蕭這個家夥實在是太肆無忌憚了,二戰對於世界上所有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他居然用這樣的一場人類史上的災難如此輕描淡寫的說出來!這是一種褻瀆!我們的小夥子們應該在球場上給這個狂妄的家夥一個教訓!讓他知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小看德國足球!”

這是德國《圖片報》體育版的報道。

蕭明倒不害怕自己這番話會帶來什麼不利,畢竟現在二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而且蕭明隻不過是打了個比方而已,不會有太多的人在意——曆史上兩年後執教英格蘭的卡佩羅在世界杯上說了同樣的話,其他人也隻不過是當成一個花絮和趣談而已。

更何況蕭明在二戰時期受到轟炸最嚴重的東倫敦長大,熟悉他的背景的人自然會原諒他的這些話。

他倒也不是有意的挑撥對手,而是在對方率先開始挑釁之後他迅速反擊而已,雖然反擊得有些過火——再說了,現在德國國家隊裏純粹的德國人也並不是全部,象克洛澤和波多爾斯基都是波蘭後裔,對於這方麵看得很重的人已經不多了。

同時對德國球員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蕭明是相當忌憚的,如果能夠在比賽開始前用言語挑逗得對方失去冷靜,那對英格蘭來說也是比較有利的。

再說了,明天就是決賽了,到時候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雙方的較量上,有幾個人會在乎他說了什麼話?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火上澆油的新聞發布會之後,全世界對這場決賽的關注,有增加了許多。

英德之戰!德國贏了,就能夠繼續鞏固他們在歐洲最強球隊的名聲,本來他們三次歐洲杯奪冠的次數就是歐洲第一,這次再奪冠就會將其他的球隊牢牢的壓製住,而英國贏了的話,就將是第十支獲得過歐洲杯的球隊,而一路挑翻四支冠軍球隊(荷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已經讓英格蘭這次進入決賽充滿了含金量,決賽還能擊敗德國的話,他們就會成為歐洲杯曆史上史無前例的在一屆杯賽中擊敗五個前歐洲冠軍奪冠的球隊!這樣一個含金量十足的冠軍,絕對足以讓人信服。

本身歐錦賽決賽就足以引人注目了,再加上英德之間從國家到足球上的恩怨,這一係列的意義,以及蕭明的火上澆油,這場比賽的焦點程度,簡直就不下於世界杯決賽。

**********************************

對這支德國國家隊,蕭明是比較熟悉的。

別的不說,這支德國國家隊的兩個巨星——巴拉克和克洛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蕭明培養出來的——巴拉克被萊頓東方挖角的時候隻是個業餘球員,克洛澤進入萊頓東方青年隊的時候也隻是一個低級別球隊裏的青年球員,雖然在萊頓東方他們打的時間都不算長,然而如果沒有萊頓東方的培養的話,也許這兩名當時的業餘球員根本就沒有機會出頭。

從這個方麵來說,德國國家隊得感謝蕭明,98年到06年那段時間,德國國家隊遭遇了嚴重的青黃不接,克林斯曼那批人實在是太出色了,出色到了壓製了一整批年輕球員的成長,在那段時間裏,除了老門將卡恩之外,巴拉克和克洛澤是德國國家隊最拿得出手的球員,如果沒有這兩個人,也許德國不可能在98世界杯的慘敗之後迅速在02年世界杯開始恢複元氣,到06年世界杯一批新人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