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炒股高手投資技巧(2 / 3)

5.趁漲脫身法

在股市上,一些股票常常莫明其妙地暴漲,在很短的時間內,其漲幅達到20%~30%。在現今實施漲停板製度後,往往開盤不久,就一頭撞上漲停板。對這些股票,股民千萬不可大意,不要因為自己騎上一匹黑馬或搭上一支火箭而得意忘形。

股價往往漲得快時跌得也快,漲得慢時回調也慢,其圖形呈現一定的對稱性。漲得太快,氣勢過猛,會使持股的股民過於興奮,從而在股價分析中還有許多的感情色彩和個人傾向。一方麵想在股價的最高點賣出獲取理想的收益,而另一方麵又怕股價隨時回頭,思想高度緊張,此時極易導致判斷和決策失誤。

股價急速上漲時,成交量會因持股者惜售而逐日下降。這表明賣方供給減少,而買方由於追漲者眾,還會繼續大量湧進,因而造成供需關係的嚴重失衡。當股價急漲到某一預測的價位時,往往有大量的賣盤湧出,買盤統統被套時,原來有意買進的股民也就畏縮不前了。而那些坐在火箭中的持股者,這時才美夢乍醒,紛紛殺出。由於已坐上火箭的持股者成本較低,也就不計血本猛往下殺。此時,那些追漲的股民早已縮了回去。由於拋盤大、承接的力量弱,供求關係又一次失調,股價就開始暴跌,而動作慢的股民就難以脫身。

遇到股價急漲時,比較老道的股民所總結的經驗就是逢漲必拋,先把賬麵利潤轉為現金,保住勝利果實,不要因為一時的得意,讓煮熟的鴨子飛了。當然,能不能賣出最高價,隻有那些有意哄抬股價、操縱股市的機構大戶心裏明白,一般的股民就隻能憑自己的運氣了。所以趁漲出手,及時了結,是對付急漲的惟一方法;雖然不一定能賣出個最高價,但總比那些坐著火箭從地下飛到天上,從天上再墜落到地下摔個粉身碎骨、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要強得多。

6.金字塔買賣法

金字塔買賣法是股票投資者經常使用的一種操作方法。它是一種分批分期買賣股票的方法。在買入股票時,隨著股價的升高而愈買愈少;在賣出股票時,隨著股價的上揚而愈賣愈多。

股票的金字塔買賣法是建立在股票久漲必跌的理論基礎上的。隨著股價的上升,持股盈利的示範效應就在股市上流傳開來,必然要帶動更多的人入市待股。而隨著更多資金的湧入,股市就會出現資金供過於求,股票供不應求的現象。股價高起,分紅率下降,持股的利潤率逐漸降低,一些股民就會拋出股票、落袋為安,股價的下跌就會因此開始。所以在股市的初始上升階段,伴隨著股市下跌風險的增大,投入的資金要隨之減少,而在賣出時,要加快拋出的速度,以避免股市的快速下跌而遭受套牢。

愈買愈少是在股市開始上揚,投資者預計未來一段的時間內,股價還會處於不斷上漲的趨勢時,在股價的最低處,股民應相應減少購買的數量,形成一個金字塔型。比如當某種股票的價格跌到10元時,已跌破了曆史最低價,某股民認為其價格已足夠低,隨即買入1000股,投入資金1萬元;不久,該股票的價格開始回升,上漲到每股13元,上漲幅度達到30%,該股民又買入400股,耗資5200元;1周以後,該股票的價格漲到每股16元,該股民將剩餘的資金又買入了200股,花費3200元。這樣,隨著該股票價格的上揚,股民所持的股票數量有所增加,但投入的資金逐漸減少,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型。

這種愈買愈少的金字塔買入法有兩點好處:其一是如果市場皆如股民所料,一直處於上漲狀態,那麼第2次、第3次及以後投入的資金會增加股民盈利的籌碼,與單純的一次投資相比,所賺的利潤更大;其二是如果股價的變化在意料之外,在股民追加投資後股價即轉而處於下跌狀態,由於第一次投入的資金量大,而後麵投入的資金少,即使在以後幾批投入的資金遭受套牢的情況下賣出股票,平均下來股民也不會虧到哪兒,說不定還有盈利。

愈賣愈多是指當股價已上升到一定的價位後,既可能繼續上漲,也可能向下跌,在股民有所盈利且股市下跌的可能性稍大的情況下分批分期賣出股票。在股價還有上漲的希望時,先試探性地賣一些;隨著股價的升高,回調可能增大,可逐漸增加賣出所持股票;在市場的氣氛較為熱烈、股價接近或達到曆史高位時,一次性地將所持股票全部拋光。

這種加速賣出股票的方法也叫做倒金字塔賣出法。如上麵所談的那支股票,在上漲到每股20元時,與股民初次買入時相比,已上漲了1倍,此時股民已覺得它有下調的可能,即賣出200股,收回投資4000元;不久,該股票又上漲了到23元,該股民又賣出股票400股,收回投資9200元;當該股票漲到其曆史最高價位每股25元時,該股民將手中所剩的1000股股票全部拋出,收回投資50000元。采用金字塔買賣法,該股民雖沒能在最高價位一次拋出,但收益仍是相當不錯的。

7.以靜製動法

在股市,往往有許多人為的因素迫使股價出現此起彼伏、上躥下跳的現象。對於從事股價投機、以短期炒作為主的股民來說,一方麵是提供了極好的機遇,股價頻繁漲跌便有機可乘、有利可圖;但另一方麵,股價的變動也成為一種挑戰,稍有不慎就會被股市的波動所吞噬。所以,隻有選對了股票,才有獲利的可能;而錯選了個股,就會追悔莫及。

許多資金很少的新股民都喜歡跟風炒作,習慣於追隨機構大戶,搶購那些已經在上漲的股票。這種做法其實很難盈利。即使有時候跟對了,但絕大部分是掉進了機構大戶所構造的陷阱。因為在行情此起波伏的時候,一路追漲,當股票到手以後,股價已經成強弩之末了,而自己沒有買進的股票卻開始蠢蠢欲動、嶄露頭角了。

對於中小散戶來說,如果沒有把握捕捉到剛剛開始上漲的股票,倒不如采取以靜製動的做法,選擇那些漲幅較小,或者尚未調整價位的股票買進持有,等到其他同類股票漲高了,根據比價原理,同類股票會有同類的價格,自然就會有主力大戶來關照。這時候你就可以安安逸逸地坐在轎子裏,等待別人的拉抬,享受股價上漲的利潤。這與看到別人的轎子舉了起來,而跟著伸手去抬相比,資金要安全得多。

當然,在股市上要選好、選準投資對象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它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有相當的難度。這實際上也是每個股民所遇到的最大的難題,特別是在機構大戶人為炒作比較瘋狂、股市極不規範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但不管怎麼說,在股市中,隻有坐轎子才能賺錢;而抬轎子的,始終是費力不討好。

對於那些研判能力稍差一點的新股民來講,不妨采用下列方法:買入股票時,可分散持有多種股票,每種股票的數量可少一些,如果資金能力有限,可以在每個行業選擇一種或幾種股票。這樣做的結果,不管是哪一種股票上漲,股民都可以從中獲利,除非整個行情逆轉。當某種股票上漲到一定程度時就即刻賣掉它,當其他任何一種股票跌到某個幅度時即買進持有。采用這種方法後,股民一般不必為選股發愁,任何股票上漲,都可以賺錢,且可避免落入機構大戶的圈套。這種守株待兔、以靜製動的做法,雖然其盈利水平不會太高,但不至於會有太大的虧損。當然這種方法並不是最理想的選擇,但一般用在股市上的消息來源匱乏,或股民對於選擇何種股票把握不大的情況。

在采用以靜製動法的時候,新股民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密切關注市場大盤的動向。

如果股市步入空頭市場,熊市的痕跡較為明顯,股市上的大部分股票都在下跌,隻有極個別的股票在呈一時風頭,此時就應不為誘惑所動,絕對避免衝動入市,作壁上觀是最好的選擇。

(2)在買入股票時,切莫買進沒有人動的冷門股票。

因為過分冷門股票買進賣出都十分不易,買進要高掛、賣出要低拋,一來一回難得盈利。盡管冷門股也可能變熱,但其風險畢竟太大,何況中小散戶資金實力有限,將資金凍結在冷門股上,在行情到來時,會喪失許多的機會。最後,在自己所持有的股票不被他人所動的情形,千萬不要動搖信心,不要為各種小道消息而改變主意。既然已經廣撒羅網,耐心等待就是必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