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炒股高手選股技巧(3)(1 / 3)

(6)選股要相對“專一”。

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做股票要相對“專一”,忌見異思遷。做股票“專一”有以下幾種好處:

一是降低成本。做少數幾種股票和同時做多種股票相比,無疑前者將能節省更多的“車馬費”,而後者除了為證券商打工外,自己可能所獲無幾。

二是合理動用資金,減少投資風險。若同時做多種股票,則“貪多嚼不爛”,資金調度就會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做某一種股票,資金相對寬裕,一旦被套,可調後續資金入場,采用“攤平法”解套。

三是精力集中,減少失誤。手中抱有多種股票者容易分散精力,顧此失彼。有行情時手忙腳亂,若忙中出錯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是情況熟悉,便於操作。俗話說“熟中生巧”,專做某一兩種股票,時間久了,對其走勢,股性了如指掌。何時進何時拋心中有數,自然就會勝多敗少,而且在操作過程中還時有新的發現。

(7)選股不在多而在精。

大多數的新股民在買賣股票時,常東聽一下,西聽一下,跟著其他朋友搶進,不自覺或不經意地買了一大堆股票,內容涵蓋各項產業,琳琅滿目好像在開雜貨店。往往在看盤或注意自己持股的價格波動時,不免要左看右看,瞻前顧後,其中幾隻幸運賺到錢,幾隻打平不賺不賠,還有些賠錢貨,等到全部結算下來,搞不好沒啥輸贏,自己內心卻忽喜忽悲,因為有的個股上漲,有的下跌,搞得自己很疲憊。

當然,若真的又看上了另一隻股票時,那就得強迫自己要有所取舍,而不是沒有限製一直買下去就可以了。這樣的好處是你會借此隨時檢視自己的持股內容和目前的盈虧,對於個股價量表現,以及基本麵的變化也照顧得來。再者,也會因此做出除弱留強的動作,這樣持股內容相對會比較靈活,也具有基金經理人布局的概念,隻要有這種觀念,基本上,你已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在除弱留強的過程中要注意,股票看重的是成長性,所以更多的時候要重質不重價。公司由很爛變成普通壞,或是普通好,這種轉機在股價上會有所反應,但原則上最好手上的股票都是積極成長型,因為轉機股的股價表現,會有一定的反應幅度,較難倍數成長。

總之,選股家數毋須太多,也不要孤戀一枝花。另外,公司的本質和未來發展的潛力會比價格的高低來得更為重要。所以一隻股票100元不一定算貴,15元也不能算便宜,訴諸於基本麵的良莠、獲利好壞和未來前景,才是研判個別股價孰高孰低的最佳利器,股民應精挑細選,選定才下手。

(8)在特定的“購買地帶”等候。

有許多投資者找專家商量投資策略,令專家們感到詫異的是他們漫不經心地購買40~60元的高價位股票。專家問他們購買價格,他們的回答一律是高價購得,而且未曾參閱圖表。這就好像專為賠錢而做生意似的,實在是危險得很。

在行情上漲時,的確必須追蹤高價,但是不能因為漲勢迅速,不自覺地緊追著著名的品牌,而招致失敗。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應堅持惟有股價進入自己的“購買地帶”時,才決定買進。

注意力一旦為股價的快速波動所吸引,朝三暮四地任意追蹤,如此一來,未設定自己的地帶,反而利用別人的地帶購買,怎麼可能提高獲利幾率呢?所以,應當對此有所堅持。例如:1股20元以上的股票,堅持其下跌至15元時才買進。這樣,有了自己的特定地帶,賺錢幾率才會提高。

(9)選擇獲利能力強的股票。

股民在選股時,應注意公司的獲利能力,特別是公司的主營業務。要了解那些從事多元化經營的公司通常存在主營業務不甚突出、獲利能力不強的弊端,在實踐中既無法保證達到現代市場經濟所必須的規模經濟效益,更無法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在眾多的領域保持技術、市場、人才及資金等優勢。

(10)如何在漲停板上買股票?

漲跌停板的推出是防止新興證券市場過度投機的產物,本意是防止市場過度波動。但是,漲跌停製度實際起了兩個作用:一是在股票本身具有突然上漲10%以上衝擊力時(比如:突發重大利好消息、大盤反轉),被迫在10%處停住,第二天由於本身上漲要求,還要繼續上漲,這是一個明顯的投機機會;二是漲跌停板對買賣股票的雙方產生明顯的心理影響。

針對這種現象,投資者可以采取兩種應對方式:一種是封漲停時莊家的買單迅速跟上,不讓散戶有買進時間,散戶要想買進,必須眼明手快,不能有絲毫猶豫,這對散戶的技術水平和看盤水平要求比較高;另一種是在股票本身技術形態不好的情況下,勉強去拉漲停,但是不封死,在漲停板位置慢慢出貨,即使收盤最後以漲停報收,第二天也走不了多高。這種情況莊家的選擇非常明智,在本身技術形態不好的情況下,就應該出貨,但在本身技術形態不錯的情況下,就應該自己觀察,莊家基本采取第一種方式。可見,莊家采取哪種應對方式還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的。在選擇追哪隻漲停的股票時,要考慮以下因素:

①漲停時間早晚。早的比晚的好,最先漲停的比尾盤漲停的要好得多。在每天交易中第一個漲停的最好,漲停時間最好限製在10:10分以前。因為前幾個漲停最容易吸引短線盤的目光,並且在開盤不久就能漲停,本身也說明莊家是有計劃地進行拉高,不會受大盤當天漲跌的太大影響(但也不是一點沒有影響),如果這時該股票的技術形態也不錯,在眾人的集體推動下,漲停往往能封得很快,而且買單可以堆積很多,上午收盤前成交量就可以萎縮得很小,在下午開盤時就不會受到什麼衝擊,漲停封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那麼,第二天獲利也就有了保障。

如果上午停牌,下午複牌後在1:15以前封漲停的也是相當不錯的。在開盤不久能封住,當然說明莊家有拉高計劃,隻是由於短線盤很多已經集中在上午的漲停板上,下午的漲停板吸引力相對小一些。

其他時間段漲停的股票相對差一些,其中10:10~10:30以前漲停的股票,如果待到漲停時換手不大(如果是漲10%的股票換手要求低於2%,如果是股票,換手要求則是低於1%),分時圖上股價走勢比較連續正常,沒有出現尖峰情況,分時成交也比較連續,沒有出現大筆對倒,則還可以(之所以比較差一些,一是這時候漲停的股票可能是跟風上漲的股票,本身莊家可能並沒有事先的拉高計劃,隻是由於盤麵影響,臨時決定拉高,所以必須嚴格限製換手率條件,說明盡管拉高倉促,拋壓還是比較小,明天才有機會衝高;二是由於漲停時間比較晚,在上午收盤前成交量不一定能萎縮得很小,那麼在下午開盤時,受到拋盤的衝擊相對大一些,風險也相應大一些。在10:30~11:10漲停的股票,這種風險更大,經常有下午開盤後漲停就被打開的情況。);在下午1:15~2:00漲停的股,如果漲停時換手很小(低於1%),分時圖表現為在衝擊漲停前隻有非常稀少不連貫的成交,隻是在衝擊漲停時才逐漸有量放出,並且在衝擊漲停時股價走勢比較連貫,沒有大起大落,則也可以(之所以這個時間段以考慮股為主,原因就是股的漲停隻有5%,在上午的交易中,即使散戶買進,今天漲停,散戶獲利也不大,第二天的獲利拋壓也不會太大,但是漲10%的股票就不同,上午漲停,那麼上午買進的散戶獲利就相當大,第二天的拋出,風險就太大了。股的換手條件也是為了防止獲利盤太多,增加風險。)

2:00~3:00間漲停的個股,除非大盤在連續下跌後在重大消息的刺激下出現反轉走勢,或者是在下午走強的板塊中的龍頭股(這時大盤還必須處於強勢中),否則輕易不要去碰(這時候的漲停是莊家尾市做盤,目的一般是為了第二天能在高點出貨,同時在上午和下午買進的散戶獲利很大,第二天的拋壓也就很重。莊家在尾市拉高不是用資金去硬做,而是一種取巧行為,此時跟進,風險非常大)。

②第一次即將封漲停時,這時候換手率的大小很重要,小的當然比大的好。在大盤處於弱市和盤整市時這一點尤其重要,理想情況是普通股換手低於2%,股低於1%,在大盤處於強勢時這個換手條件可以適當放寬,對龍頭股也可以適當放寬,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不能超過5%,包括漲停被打開後又被封住時換手率的情況。這些對換手率的限定實際是也是限定今天就已經獲利的買盤數量和說明今天拋壓的大小,這時獲利盤越小、拋壓越小,第二天的上攻餘地也就相應越大。

③個股形態怎麼樣。盤整一段時間後突然漲停的比連續上漲後再拉漲停的好;連續大跌後以漲停方式開始反彈的也可以;莊家倉位重的比莊家倉位輕的要好一些。

盤整要求在至少5至6天內沒有出現大陰大陽,均線係統不能出現太大的情況,拉到漲停的位置後離強阻力區域不能太近,要給第二天的高開留下一定空間;對於莊家持倉太重、基本隻有莊家自己參與交易的股票,首先必須看日線,判斷一下莊家這時的意圖,再決定是否參與。在一般情況下,盤整後突破的股票是最好的,由於普遍的心理預期是突破後上漲空間打開,第二天的獲利幅度會大一些;而對於超跌反彈的股票,由於反彈性質決定,高度不能預計太大,要保守一些。而連續上攻的股票,由於在低位買進的人可能隨時拋出,形成大拋壓,因此,除非是在大牛市;否則,追漲停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而對於莊家倉位比較重的股票,莊家由於出貨需要,常常是在漲停後繼續拉高出貨,才能降低倉位,所以,反而相對安全些,當然具體情況要求大盤不能太差。由於個股形態分析需要較好的功底,在這裏,請自己去看看相關資料,慢慢體會。在這裏最強調的一點,就是即使今天漲停,這兩天的獲利盤依然不多,最好是洗盤後上攻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