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創世拜求收藏,點擊和推票。
過了年,老劉請假回家了,臨走時對郭開山講,他這次回家是聯係工作,他也到了轉業的年齡,科裏的事叫郭開山負總責了。老劉走後,郭開山給全科開了個會,大體很簡潔,就是叫大家安心工作一類的事。
一切都是平淡無奇,郭開山白天給病人做康複,晚上在房間裏看老劉臨走時給他留下的書。大多是他看不懂的,他隻挑有興趣的看,因為他的水平很有限。醫院的事不象基層連隊管理這麼嚴,下了班業餘的時間很多,有幾次同隊的戰友找郭開山去玩,都讓他婉言謝絕了。他正沉浸在圖書當中。
過了一陣,協理員找郭開山談話說,上麵調來一名軍醫到康複科,叫郭開山去接下,郭開山坐著小車班的吉普接來了新來的軍醫。軍醫姓黃,年紀也就是二十五六歲,是部隊的專科學校畢業的,由於在靖北市安了家,所以調到B團衛生隊了。郭開山對黃軍醫很有禮貌,讓黃軍醫感到眼前的小夥子,日後一定有出息。經過交接黃軍醫成了康複科的負責人,郭開山負責對衛生員的管理,加上給病人做按摩的工作。
郭開山人很熱心,很愛幫助別人。挨著康複科是燒傷科,他們人手經常不夠用,就想找別的科室的人來幫忙。衛生員們都很累,沒有人愛去幫別人,郭開山不同,隻要燒傷科有需要,他都會馬上上前幫忙。在衛生隊近一年的時間,給大家的印象是郭開山就是和雷鋒一樣愛幫助人的一個人。
有一回,康複科接待了個軍內的病人,他說他是軍區文工團的,聽說郭開山的評書說的很好,想叫郭開山說上兩段。郭開山把他先前編的在部隊的事說了一些給他,他聽了很高興,出院前和郭開山說要調他去文工團,還說保他提幹,問他想不想去,郭開山聽了隻是笑了笑沒說什麼。
六月的某一天,衛生隊接到了上級的命令,叫派一隻醫療隊參加集團軍組織的軍演。由於師各部衛生隊都規模非常小,隻有B團的衛生隊建製完整,所以師裏決定讓其派出醫療隊隨師部參加這次演習。
郭隊長在衛生隊選了以自已為隊長的,大約二十幾人的醫療隊。其中包括,內科,外科,燒傷科等等的人員。康複科的人沒有人參加,這讓郭開山大失所望。
燒傷科有軍醫和衛生員近十幾人,平時工作很忙,人手基本不夠用。郭開山就找了燒傷科的軍醫,叫他向郭隊長請求,讓他參加燒傷科的工作。軍醫很樂意的找了郭隊長談了談,結果同意了。郭開山如願的參加了演習的醫療隊。
演習當天,一輛軍用的中型麵包車把衛生隊的人員拉到了師部。下了車,郭開山看到了夕日的連長,現在某紅軍師的一號首長。上前向首長敬了個禮說道:“首長好”。一號對郭開山說:“郭開山,你小子來了呀,看到衛生隊報上來的名單,我就想到了你,你還好吧”。“謝謝首長關心,我很好”。
這是****以來十多年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演習,上級和軍區都很重視。這次演習不僅僅包括陸軍,還有空軍和海軍,相互的協同作戰。它的背景是位於我國南端和Y國的有著相當長一段緊張,演習的重點是現代的局部戰爭,這些都是郭開山做為一個小兵所不知道的。
在這次演習當中,醫療隊的任務是建立戰地醫院,對受傷人員進行戰地救護,郭開山忙的不宜樂乎,隊長和軍醫安排他做的事,都是按標準做的很好。唯一他主動發言的事就是在醫院的選址上,他給郭隊長提了他自已的見解和意見,他建議把醫院建到開闊地之外,很好的進行隱蔽,這樣好讓敵軍不好的觀察到自已,不能進行破壞。這一點讓郭隊長很同意,找了一塊合理的地域建起了戰地醫院。在旁的其它人都感到這個兵有點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