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久別之老戰友重逢(1 / 2)

一天早上,郭開慶接到了上級下達的命令,讓他去軍區報到。他此次的任務,是去陪同一位首長,去看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戰友,說是叫他去做警衛任務。郭開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首長沒有警衛員呀,要我來保護。

當郭開慶見到首長時,才知道就是那回,戰地宣講團在軍區機關演講後,和他見麵的那位首長。首長對他說:“小郭呀,我也好長時間沒休假了,這回我陪你回趟家,順便看望下你的父親,你看行嗎?”郭開慶道:“當然可以,上回家裏來信說,我爹平反了,現在在我們那的中學,當地理老師。”首長說:“我也是土埋半截的人了,那天看到你,就想起了你的父親,想到了當年戰爭時的歲月,我興奮得都睡不好覺,我想在有生之年,再看看老戰友,再看看你的父親,你能幫我達成這個願望嗎?”郭開慶道:“您去我家,是我家的榮幸,我們什麼時候出發。”首長說:“車票已經買好了,下午的車,我們馬上出發。”

郭開慶陪首長上了綠皮火車,他們沒有坐普通的乘客車廂。他們坐的是火車站專門給首長掛的一節高幹車廂,在這車廂裏有會客室,有臥室,有專門的服務員侍候,還有廚師保障食物。郭開慶從首長秘書那了解到,隻有軍一級的首長才有如此待遇,這讓他聯想到,他的父親當年當兵的時候,會是什麼樣,會有這樣當首長的戰友。

郭開慶的父親叫郭雲程,出生在民國時期,祖籍在北方的熱河省承德市。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隨著他的父親來到了奉天。在這裏,他上的小學,中學,還上了大學。在大學時受到了進步思想的感染,對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有了深刻的了解,日軍對中國人民的迫害,更令他痛恨不已。於是他結束了學業,奮然來到了延安。到延安後,他接受了共產黨係統的教育,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再後來就參加八路軍,進入了抗日前線。因為他文化水平很高,部隊的首長就直接讓他擔任了排長職務。抗戰勝利後,中央派部隊去接收東北,由於地方的幹部不夠用,有著深厚文化的他,又是本地人,所以就安排他,轉業到了地方,做地方工作了。建國後,他在政府部門,後來趕上了****時期,再加上他過去的曆史有些說不清楚,就讓下放了。郭父平時是個很安靜的人,他也不想和孩子們講他過去的事,所以孩子們當中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這段曆史。

郭父到中學教書後,精神好了很多,看著學生,郭父想到了自已的孩子。他們都很優秀,前些天他還接到了郭開慶立功的喜報,沒想到這孩子在子女當中最調皮,然而這個孩子,還是他們當中最有出息的。郭父平時住在學校的宿舍裏,隻有周六晚上他才回家住兩天,周一早上騎著自行車回到學校。學校離他家不是很遠,但是他想晚上靜一靜,寫點多西。最近他在寫二本書,一本是郭氏家族譜,裏麵述說他所知道的,上一代乃至更久的,家族發生的曆史。一本是他的回憶錄,他身體多病,他想在他活著的時候,寫點東西總結下他的一生,好給後人留個念象。

首長姓關,是個滿族人。他和郭開慶在火車上,講起了他和他父親的故事。首長也是日本占領東北時期,上的學,當時他在長春。由於是所謂的滿洲人,他們家也受到了滿洲國的照顧,衣食不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了解到,國破家亡的感受,每每看到中國人受到欺負,他就恨得咬牙切齒。終於有一天,當他的父親無故讓一個漢奸冤枉,投進了監獄。他才意識到反抗是必要的。他離開了家鄉,來到山西加入了八路軍,從戰士到班長,最後提升到了副排長,在這之後就遇到了郭開慶的父親。他說,你父親很有文化,那時戰士們大多都不識字,他平時不但教大家認字,而且還給大家講曆史故事。在一次戰鬥中,還教過他一命。

記得那天,部隊在陣地上休息,忽然鬼子的大部隊進行偷襲,由於頭一天行軍太累,關首長就睡著了。這時郭父拉了他一把,把他拉到了一邊,之後炮彈就落了下來,炸點正好是關首長睡覺的位置,就這樣他逃過了一劫。所以當他得知郭開慶,就是他救命恩人的兒子時,感到特別的親切。他很想見到他的戰友,因為老人都念舊,想好好聊聊見見麵。這回首長帶了好多的禮物,他要好好報答一下他的老戰友。報答他當年的救命之恩。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