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叛國者(二十一)喜上加喜(1 / 3)

初來創世拜求收藏,點擊和推票。

有因必有果,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早晚也會讓人知道。誰料想,百貨大樓的老婦人,竟是某國家報紙,駐靖北河記者的母親。這件學雷鋒做好事的事情,發生在自家身上,當然更逃不掉這位名記者的筆頭子了。

靖北河市人口稀少,駐軍也不多,經過一個月的走訪,終於讓記者找到了劉宏。此時劉宏正在B團大門口,給市民免費修理自行車,他現在已經從內心當中,把自已當成雷鋒了。

正當劉宏修得起勁時,報社采訪的車子就來了。起初劉宏還不覺得找的是自已,但是一同前來的老婦人,一眼就認出了劉宏,老人手指著劉宏說道:“不留名的小夥子就是他,那天就是他幫了我。”

劉宏急忙解釋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沒什麼,沒什麼,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這麼做的,都會把錢包還給大娘的,況且我原先就準備交給警察,隻是碰見了,碰見了。”劉宏表現的很謙虛,圍觀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門衛的哨長,看大門口來了好多人,怕控製不了局麵,馬上向團值班室打了報告,值班室的參謀不趕怠慢,直接找到了團政委。政委帶著宣傳股的幾個幹事,來到了團門口。見到大家都圍著劉宏,指指點點,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上前說道:“你小子又幹什麼壞事了,都讓人家找上門來了。”

沒等劉宏說話,記者發言了:“您是部隊的首長吧,我是央報靖北記者站的,我姓某,你們這個小戰士,在前些天學雷鋒做好事,沒有留下名字,我們今天是特地來采訪他的。現在社會上正在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您作為首長,不會阻止吧。”團政委聽完了記者的話,急忙說道:“哪能呢,這是好事呀,走,走,別在這裏站著了,去團會議室吧,你們先采著,我安排人做午飯,大家中午就在團裏吃吧。”

B團最近幾年,真的沒有象樣的典型,除了關建國在師裏比武拿了一回第一名,已經好久沒有這麼熱鬧的事了。今天團政委很高興,他親自為記者一行人員安排了吃食,又叫宣傳幹事們,陪著劉宏一起采訪,叫他們提醒劉宏,不要有事沒事瞎LELE,有用的沒用的全說。

記者終歸是記者,問話的方式,讓劉宏感到很舒服。他總會引導劉宏發言,說的全在點子上。劉宏就順杆往上爬,隻要不瞎說,他想采訪稿都是記者寫的,不可能給他亂寫一通。

劉宏又一次成了團裏的名人,團裏還向上給他報了一個個人二等功。劉宏很是興奮,要是真立了二等功,他多年的夢想就能實現了,他就名正言順的當上了軍官。但是事隔不久,上級的信涵發下來了,政治部沒有通過B團的上報請求。原因很簡單,這就是一個普通的事件,團裏記個三等功就是了,根本不夠立二等功的資格,更別提要給這名戰士直接提幹了。

又一次拿到三等功軍功章的劉宏,沉默了。他原想通過學雷鋒,做好事,以達到提幹的目的,徹底給打消了,這就注定,三等功是最後的獎賞,迎接他的是兩種選擇,一種是接著當他的兵,年底當第五年兵,之後轉成誌願兵,可以留在部隊。第二種就是再過幾個月,卷鋪蓋走人,回到他的老家A城。劉宏很是迷茫,原來做好事,激動的心情也不在了,他從此,再也沒有去過任何的地方,做一件好事。劉宏很現實,既然達不到目的,再努力也都是白白浪費時間。

二營長對劉宏的表現很是高興,不光是劉宏是他的師兄,更是他本人就是個愛幫助人的人。他主動找到劉宏,和他講解做好事的好處,不僅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還可以淨化自已的心靈。他帶著劉宏來到了孤兒院,和劉宏說,他小時候就是在這樣的孤兒院裏長大了,現在他很是感恩,他總是一有時間,就主動幫助別人,他希望劉宏也跟他一樣,成為象他那樣的“傻子”。劉宏讓二營長給感動了,他現在和二營長一樣,都是無父無母,但是他不能和二營長說實話,隻能不作聲跟著二營長,一次次做著好事。

劉宏雖然沒有得到上級政治部的立功表彰,但他還是得到了一次師嘉獎做為回報。喜報是師裏直接派人開車送來的,簽名的不光有政治部的主任,還有師長和政委,在下麵還有一行小字,字是這麼寫的:望劉宏弟以後繼續堅持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優良作風,努力成為雷鋒式的人物和典型,為我師再立新功。屬名政委某某,師長某某。這些字是後加上去的,就說明它不在師嘉獎的範圍之內,隻是師長和政委對他的希望和評價。拿著喜報的劉宏,激動得哭了,他要繼續做一個雷鋒式的人物,再立新功,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

過了不久,另一件事,讓劉宏感到特別的高興,因為這事和五連連長有關,這小子這回真出事了。

前任二營長走後,五連連長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他不光是天天回家,抱老婆睡覺,還有好多回不假外出。因為是上班時間,他要出去的話,就得向上一級營裏請假,他不想這樣做,所以就一個人直接出了團大門。起初門衛還問他要了假條,但是五連連長破口大罵道:“你們是個**呀,幹部的事,你們都敢管呀,都給老子滾開。”哨兵被罵了一次又一次,到後來幹脆就當沒看見,五連連長再經過時,也不敬禮,也不攔阻,就當他是透明的。

上班時間闖門衛,對這個正規的部隊看來,也算是件大事。這件事通過級級上報,最終到了團長和政委的手中,但是一直沒有處理結果,顯然他們都在包庇五連連長,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團長和政委為何不管五連連長,是有原因的,隻因為五連連長的父親,是R軍的一名師長。由於部隊有規定,父子是不能在一個部隊裏當兵的,所以這位師長,就把兒子送到了紅軍師。

五連連長當戰士時還算刻苦,這可能和老子曾經打過仗有關係。提了幹後,他當排長時,也是對人很和氣,更是相當的熱心。關鍵變化就是這幾年,地方上的改革開放,讓五連連長找到了新的目標,他想轉業到地方,大幹一翻,自信會有所作為。但是他的想法,讓他老子給頂回去了,師長說,老子是當兵的出身,一輩子就是當兵的,你既然當兵了,也要當好,現在選擇轉業,和逃兵沒啥分別,你是不是看要打仗了,怕死了,想找借口回家呀,告訴你,這事辦不到,你乖乖地回到部隊上去,要是打起仗來,老子第一個把你送上戰場。五連連長見轉業無望,就要求老婆調到靖北去陪他,這個老爺子倒沒有反對,而且還幫他找了人,沒過多久,他的妻子就來到了靖北,因為有首長的門路,自然單位還給分了房,這都是給首長麵子,必竟這個屁大點的地方,一個師級首長的話,還是管用的,哪怕他不是當地駐軍的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