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軍區的司務長訓練大隊,是基層部隊司務長的培訓單位。相比其它的軍事院校來說,它最多是個中專一級的學校。學員成份主要來自各個部隊的誌願兵,班長一級的初中畢業生,通過文化和軍事考試,則優入取。建國初期,司務長在部隊中由軍官擔任,那時部隊的軍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中專生就算是高水平的了。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軍隊的文化教育也加強提高,中專生已經不能滿足於軍官的特有身份了,那時司務長這個職位,一般由基層的誌願兵進行擔任,級別也就相應降低了。
常言道: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製度在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標準。****時期,各大軍事院校幾乎不招生了,軍官大多由士兵直接提幹產生,文化方麵也就退步了許多。十年****過後,中央首長對軍隊的文化建設尤其重視,隨著各大軍校的相繼開放,為了滿足士兵們的進取心,破格把司務長,這個基層的重要職位,又從誌願兵提格成了軍官,為的就是給士兵中的初中生一個機會,讓他們通過文化考試,有機會加入軍官們的行列。這個命令才下發到部隊不久,劉宏就趕上了,為了能讓劉宏順利轉變成軍官,他的未來嶽父終於想到了一個主意,就是讓劉宏通過司務長培訓,當上名副其實的軍官,和自已的女兒也就相配了。
軍區的司務長訓練大隊,我們以下稱“司訓大隊”,位於軍區所在地A城。每一期的培訓有一年,實習期一年,二年後直接提升為正排一檔,下放到各個基層部隊,擔任司務長,也有人管他們叫“軍士長”,這個蘇俄援助中國時的名稱大致相同,按照各個時期也有改變過,它的正式的官方叫法就是司務長。
相隔五年,劉宏又一次回到了老家A城,這次回來他是來學習的,他終於有機會成為一名解放軍的軍官了。他感慨很多,這麼多年的部隊生活,處處小心做事,低調做人,好不容易在臨複員時,抓住了機會,才能到司訓大隊進行學習,他已經很滿足了。
回到A城後,劉宏見報到的時間還沒到,就先來到了郊區農村的二姨家。劉宏五年沒回A城,他這次回來讓二姨深感意外,但當聽說劉宏是回A城學習時,二姨就很高興了。她在替她的姐姐而高興,因為她的外甥很快就要當上軍官了,這一定是他們在天上保佑著兒子,二姨很高興的去集中買肉去了,她要給劉宏包一頓家鄉的驢肉餡餃子,讓劉宏解解饞。
劉宏來到了二姨夫的豆腐房,看到了二姨夫還在工作著,上前拿出了一盒煙,遞給了二姨夫。二姨夫見是劉宏,倒是很平靜,放下了手頭的活計。二人在院內的板凳上坐了上來。
“啥時回來的,一晃好幾年了吧,現在咋樣呀?”二姨夫看著劉宏。
“還行,立了三次三等功,這回回A城是學校學習,畢業後就成軍官了。”劉宏說這話底氣很足。
“好好幹就好,好好幹就好,別學你死去的弟弟,淨讓人操心。”
劉宏聽了二姨夫的話,沒說什麼,他真的不知該說什麼了。當年就是他把表弟帶到了A城,結果死在了那裏。這時聽二姨夫提起,明顯是怪自已當時沒有照顧好表弟。他當兵提幹了,他的苦命的弟弟,現在都不知埋在了哪裏。劉宏在二姨夫的麵前突然跪下了。
“爸,你以後就是我親爸,我當兵用的是表弟的名字,現在他不在了,以後我就是你們的親兒子。”
二姨夫沒有流淚,這些年他私下裏不知流過了多少回淚,傷心的眼淚早就流幹了,他上前扶起了劉宏,把他扶到了板凳上坐下,點了一顆煙,遞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