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叛國者(三十)順風順水(二)(1 / 2)

每個地方都有它各自的傳統,每個地方都有它各自的潛在規矩,劉宏所在的連隊也是一樣。由於地處中蒙邊境,十分艱苦,所以這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也就是士兵隻要幹滿五年,就可以無條件的轉成誌願兵。排長幹滿三年,要麼團裏就會給調職,要想留下的,最起碼可以提為副連職,要是連職首長空缺的話,就可以直接提為連職首長,不用經過上級空降人員來。也是,這個痛苦的地界,是沒有人願意申請來的。劉宏的到來,張妤的師首長父親是知道的,他想看看這個未來的女婿,究竟能不能吃苦,是不是象檔案中所寫的那樣優秀,看人還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劉宏這個排長手下沒有一個兵,但他還是處處很嚴格的要求自已,他平時有空就幫助那些有事外出的排長管理部隊,和戰士們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好了。

痛苦的冬天終於過去了,草原上迎來了綠綠的春天,為了方便查哨,上級還給連裏配送了幾匹新的戰馬。這馬全是從軍隊的馬場挑選過來的,清一色的蒙古馬,雖然馬的個子小,但是在這一望無邊的草原上,行走的格外的輕快,就連百米高的丘陵地帶,人都不用下馬,直接就上去了。劉宏也來了興致,不停的求連長,讓他跟著查哨的人員,去逛一逛我國的邊境線。連長見他這麼積極,就安排他和一個排長,帶著一個班的戰士去查哨了。

外蒙自古就是我國領土,隻不過由由種種原因,獨立分割出去了,到現在台方政府也不承認外蒙是一個國家。

劉宏學騎馬和他學別的東西是一樣的,經過幾次的反複,他現在已經很熟練了。他們出發的隊伍大約有十幾個人,馬上的褥套裏放著往來的吃食。其中有牛肉幹,壓縮餅幹,午餐肉好多東西,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是用牛皮製作的水袋了。劉宏平時喝水極少,他帶的水大多給手下的戰士們喝了。水是生命之源,大家喝了劉宏的水,當然都認為劉宏確實是個好人了。

邊境線上的哨所,其實是個空虛的,隻是查詢一下兩國的界碑。站哨的人員,大多是兵團農場的牧民,他們一邊放著自家的牛羊,一邊充當著民兵的身份。

劉宏一行人很快到達了連隊最遠端的一個哨所,迎接他們的是一家純蒙血統的牧民。主人叫巴根,很是熱情,把眾人請到了蒙古包後,沏上了濃濃的奶茶進行招待他們。排長拿出了上級給巴根的工資,說是今年給他們加了十塊錢,一共是600元。巴根和劉宏他們說,請他們回去和連隊反應一下,他的小孩子過了年就快八歲了,他想讓孩子去城裏上學,看組織上能不能給他們家安排一下,沒等排長說話,劉宏就一口答應了。他認為這是個好事,上級一定會批準的,在新社會上,不可能不讓一個適齡的孩子不上學不是。

第二天從巴根家出來,大家進行了對水的補充,之後就上路了。下一站是離烏蘭浩特不遠的一個哨所,劉宏經過常時間的騎馬鍛煉,他很是愛騎了,這一回他問清了排長前行的道路,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當他跑到了一個山梁之上,看著山下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他激動地流下了淚水,他已經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劉宏從馬上拿起了水袋,痛快的喝了一口,回過頭去看著排長和戰士們,他唱了一首很有名的歌曲《草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