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叛國者(三十七)另辟蹊徑(1 / 2)

不是一個“媽”生的,很難尿到一個壺裏。劉宏從先前連隊帶到檢查站的戰士,經過混編之後,分配到了各班各排。

開始無事,但時間久了,和以前的邊檢站的老戰士之間,就產生了矛盾。最後演變成了大打出手,情形不好控製,一發不可收拾。

邊檢站的兩位主官,一時也查不出是哪家的對與錯。為了不把事態激化,找到了劉宏進行研究。

劉宏認為這事主要發生在,原先連隊的二年兵當中。這些戰士不老不新,本以為來了新兵,他們就成為了老兵了。沒想到部隊整編,當他們來到邊檢站時,發現還得從頭學起,而且分到各班的班長們,拿他們就當新兵使喚,在情感上,很少有人能過得去。產生矛盾,也是顯而易見的。

連長和協理員都對劉宏的話表示認同,但是混編的命令已經下達了。按照上級的意思,也是進行混編,方便管理,要是把這些後來的人,再重新挑出來,對各排的排長,也不好交待。

劉宏一直也沒有解決的辦法,也隻好把帶頭鬧事的幾個人,叫到了自已的宿舍,加以訓導,叫他們不要再鬧了。

然而平靜沒過幾天,兩派之間又生起了事端。原因是在選拔班裏副班長的問題上,提拔的二年兵時,清一色全是邊檢站的老人,劉宏帶來的人,沒有一人但任副班長。

劉宏也認為這事不妥,來到站部,想找站長和協理員說一說,要是這樣,真的不利於團結,他帶來有五十多人,光二年兵就有一半,要是常時間這麼對抗下去,大亂子遲早會發生。因為他們執行任務的時候,槍膛裏裝的全是實彈。

邊境檢查站,有大約兩百名戰士,幹部有十幾人,光排長就有六人,副排長也有六人。排長是副連級待遇,副排長是正排職。為什麼高職低配,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太重要了。由於是副營級單位,幹部又多,也隻好這麼辦理了。要是哪位副排長調到後方,自然就以排長職務擔當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這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軍中,也不少見。

每個排下設三個班,每個班都是超員編製,大多是十二到十三人。班長由站部直接任命,副班長由各排的排長進行推薦,經過站裏支部會議通過,再下達任命通知。

班長們,排長管不著。可是副班長的產生,和排長,副排長就有決定性的關係了。哪個當排長的,都想把自已一手調教的兵,放在副班長的崗位上,等班長一級的人員複員後,隨之自然的就當上班長了,這在邊檢站是常態化。所以這些排長,大多會選擇自已當排長時,就在手下工作的二年兵,他們跟自已的時間很長,都很聽話,管理起來也很順手。沒有一個排長會放下自已的人不用,啟用劉宏帶來的“後媽”生的二年兵。

由於劉宏沒有帶來一個幹部,原先的那名排長,也通過運作,到了內陸的部隊,邊檢站中的幹部,隻有他一個副站長是外來人,人家全是老人。

沒有排長,自然也就沒有人會推薦,劉宏手下的兵為副班長。當邊檢站的二年兵當上副班長之後,就對劉宏帶來的人,進行了嚴格管理。

同是二年兵,兩者之間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不服氣的大有人在。時不時的,兩個“媽”的孩子們之間,就會發動了小規模的“戰爭”,這讓站裏所有的幹部,包括劉宏都很頭痛。

他劉宏能忍,聚居人下,可是十八九歲的年輕戰士,不一定都能忍,看來真得找個好的解決辦法,劉宏一直在思考著。

最讓劉宏苦惱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遠在千裏之外的張妤,不知是犯了什麼瘋,當她聽到劉宏已經提升為正連職時,就馬上催促劉宏結婚,一點時間也不能等了。

劉宏一邊打電話安撫女朋友,一邊想著解決戰士之間的矛盾,常常晚上睡不著覺,幾近失眠。這也難怪,最近協理員要調走了,一年期滿了。站長的家中,也事情不斷,有時劉宏想找這兩位領導彙報工作,一天一天的都看不到人影,劉宏的頭發掉了很多,都是操心操的。

劉宏就是劉宏,他想到了一個好的辦法,用來解決戰士們之間的矛盾。他主動找到愛鬧事的手下,問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是不是想混到複員,就打背包走人了。

然而哪個人當兵,都不是來混日子的。他們的答案很統一,就是在公平的條件下,看哪個幹得好,就讓哪個人當副班長,這對一年兵們也是個啟示,讓他們有目標可循,以後工作也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