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緣起(2 / 2)

正邪自古不可並立,幾千年來兩方陣營爭鬥不斷,而本書的故事便從此處開始。

……

某年某月,從彌江溯流而上行來一隻小舟。除了操舟的船夫之外,舟中隻有一個青年男子和一個書童打扮的小丁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寒酸;那青年男子一身白衣,天庭飽滿,抬頭看人,眼光四射,溫文儒雅,一望而知便是進京趕考的秀才。那書童年才十二三歲,長得亦是白白淨淨,垂手陪立在男子身旁,低聲下氣地指點煙嵐,問長問短,顯露出一片天真與孺慕。這時候已經暮煙四起,瞑色蒼茫,從那山角邊掛出了一盤明月,清光四射,鑒人眉發。

那青年男子忽然高聲說道:“江山永存,而時人更迭!想我飽讀詩書,何時才能中了科舉,衣錦還鄉啊!“言辭甚是淒涼,他眉頭微皺,目中似是黯淡無光。那書童說道:“公子又傷感了,俗話說人定勝天,公子苦讀詩書多年,中舉之時便是自然,公子徒自悲傷也是無益,還請保重身體要緊。“正在勸說之際,那船家走過來說道:“這位公子,天色已不早,前麵就是有名的夾河口,那裏有個村子,我們可以靠岸歇息一會兒,上岸去買些酒飯來吃。”

青年男子說道:“好吧,你隻管前去。我今日有些困倦,也就不上岸了。“船家說完之時,已經到了目的地,將船靠在一個簡易的渡口之後,便自顧自地上岸去了。

這時月明如晝,周遭事物盡是披上月亮清輝,公子和書童二人,從包裹之中拿出自己帶來的酒菜,取了船艙內的老舊案幾擺在船頭,那書童為公子斟滿酒水,便站在一旁低頭看著公子。那公子示意讓書童吃飯,書童便快手拾起碗筷,隻管向自己口中扒拉著飯菜。

公子一人舉杯邀月對酌,一杯又一杯的酒水下肚,飯菜卻是未動一口。或是覺得喝的無聊,那公子又命書童取了個杯子斟滿酒水命令書童喝下,這書童平日裏哪有機會喝酒,酒量自是不佳,本來想著極力推辭,但卻敵不過公子勸說,一杯下肚,便是滿臉通紅,身體左右晃動記下,便噗通一聲栽倒船板之上昏睡過去。

公子正覺得無聊,忽然看見遠遠樹林之中,緩步走出一個僧人來,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那是一個年老和尚,臉上皺紋橫生,幾乎都擠在一起,身著破舊袈裟,渾身上下髒兮兮的,一手立掌,一手拿著一串佛珠。那佛珠倒也妙極,在十幾顆透明澄澈的棕色念珠之間夾著一顆較大的紅色念珠,在隱約之中,可見念珠之中有火苗舞動,極為神秘。那老和尚一路走著,一路不住的念著佛號,聲調清越,可裂金石,漸漸離靠船處不遠。

那和尚一步一頓的朝著渡口走去,看似動作遲緩,但沒過幾息卻依然來到停船岸邊,公子眯著眼睛打量麵前的和尚,忽而輕聲笑了起來“大師可否上船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