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絲三結義
滾滾黃河東逝水,浪花淘盡**絲。有錢沒錢轉頭空。房產依舊在,幾度按揭苦。白領月光上班中,慣看錦衣美食,一壺濁酒買不起。每餐那點事,都付小攤中。——調寄《純**絲》
▲▲▲
話說天下盜版,抓少必多,多抓必少。故事發生在一個東南亞島國,世代因大米而解決溫飽問題,故自稱“米國”。
米國建國之初,出版業七家分爭,並入大佬。後幾經波折,到了現代,便成主要由北派魏氏傳媒與南派吳氏傳媒之爭。
私元2014年春,魏氏傳媒總裁劉紅夜晚做了一個夢:一大白蛇盤坐在他的老板椅上。於是劉紅驚醒,不久與世長辭。
臨終前,劉紅不願意將魏氏傳媒傳給在分公司當經理的私生女劉環,卻交給12歲的小兒子劉斜接管。
但劉斜年紀太小,無力管理集團公司的事務,所以實際掌權的人是劉斜的母親。但是劉斜的生母原本就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小姐,每天隻知道金玉錦帛、時尚名牌之類,哪裏懂得公司的經營?
因此私生女劉環便以為,要在魏氏獲得大權,如今便是是個可乘之機,所以就聯合她的小白臉丈夫董濁,謀劃著如何進入公司高層,掌握公司財政大權。
雖說劉斜的生母對公司的經營沒有興趣也沒經驗,卻明白私生女覬覦公司大權。因此,為了鞏固兒子劉斜在公司的地位,和劉環等人抗爭,便聯合魏氏傳媒集團旗下十家分公司的經理,組成“保斜派”。
當時業界知道此事後,就仿照古代帝王的配置,私下戲稱這十個分公司經理為劉斜的“十近衛”。自此,北方魏氏傳媒便出現了內部管理混亂,市場經營也逐年沒了主意,效益下滑嚴重,盜版行業也因此大肆猖獗。
▲▲▲
時巨鹿市有三個張姓兄弟,老大張大角,老二張小寶,老三張梁子。兄弟三人普通大學畢業,多年上班打拚,卻因買不起房子,都沒結上婚。
後來父母過世,留下家徒四壁。兄弟三人一合計,將房產變賣,為老大籌得五十餘萬元,報名上了米國某名校EMBA課程。期望從此結交達官貴人,平步青雲。
這EMBA本是人情社會的造化,多為拉攏關係而設置,倒不一定能學點什麼真本事。
因此張大角滿懷希望,卻有苦難言。一次在與同班同學、老師的交際酒會上,大角喝多了,不禁吐槽了幾句身世艱難,哪知被一位碧眼童顏、手執煙鬥的老師聽到。
這老師第二天私下將張大角叫到住所,以畢生感悟三卷授之,並說道:“此名《經商要術》,你得到它,應代天經商,富貴了多照顧窮人!如若不然,必遭惡報。”
張大角感激泣零,這才想起不知老師姓名,便拜問。“吾乃南華大神也。”老師剛說完,張大角抱著《經商要術》三卷屁滾尿流一般,跑出了大神住所。
張大角得了三卷《經商要術》後,便開始認真學習,日夜攻讀。半年學成之後,自覺能在商場上呼風喚雨了,就先學著老師的名號,自稱“富貴道人”。
私元2017年,失業流行。張大角創立“三張集團”公司,招收數萬失業員工,解決了幾萬家庭的困境,因此當年便被人尊稱為“大賢貴人”。
三張集團有核心員工五百餘人,巡視四方。這些人出身貧苦,大多從公司學習會上習得張大角的一些經商理念。
後來公司事務繁忙,招收的員工也多了,張大角便將公司按區域劃分,各立經理人。加上這五百餘人的巡視配合,一時三張集團竟成了米國內白手起家、輝煌創業的典範。
人多說溫飽思**。這張家三兄弟受益集團公司的發展,各自有了豪宅別墅、香車美女,卻非但忘了當年南華大神的留言,過上了荒淫無度的日子,還嫌來錢不夠快。
這日,三人酒足飯飽後,策劃著怎麼更快、更多的來錢。
“如今北方魏氏傳媒混亂,正規出版業陷入一片紛爭,盜版成本低來錢快,是個好商機。”二弟張小寶接著建議道,“公司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如今我們集團也有幾萬人才,如果趁此做盜版生意,必然可以發展成為盜版行業的龍頭老大!”
“梁子,這事你怎麼看?”張大角眯著眼,問斜躺在桑拿椅上的梁子,梁子微微起了下身子,道:“哥,這事我和二哥商量過了。咱可以挑選公司內五千精英,私下做這個生意。連口號我都想好了:一直在抄襲,從未被查抄!”
張大角想起上大學時,出賣色相,抄襲同班醜陋女生的作業本就來了興致,拍著胸脯大聲道:“三弟好文采!”
於是兄弟三人開始組建公司內部機構,采納精英三千餘人,利用集團原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專業、專門經營盜版。
而盜版行業又以黃色盜版書籍錄像最為暢銷,於是兄弟三人便謀劃設立了黑市公司“黃色企業”,主要經營黃色盜版。
當然,一些傳統的暢銷書籍也絕不能放過。因此黃色企業很快成了魏氏傳媒、吳氏傳媒兩大巨頭,以及南北方十幾家小出版公司的眼中釘、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