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龍
省城來人招工了,四裏八鄉都嗡嗡起來了。這年頭,都是鄉下人擠破頭進城打工,哪見過城裏人到鄉下來招工?真也罷,假也罷,大瓤和二瓤心動了!
招工的人,說來,還真就來了。他們一來就亮出了牌子:信息公司招收一線工人40名。
一聽說是信息公司,很多人都蔫了。不用說,信息公司要的人,肯定得有文化。可鄉下有點文化的,該走的早就走了,剩到家裏的,大都是些文盲。像大瓤二瓤這樣的,大字識不了一筐,人家能要嗎?
大瓤和二瓤心裏敲上了小皮鼓,揣摩著可能沒戲了。
有幾個小學畢業的半拉橛子,以為自己有文化,拿上畢業證,高高興興地去報名了。可招工的人,一看他們的畢業證,當場就給甩出來了。不要,小學文化的,不要!
難道,難道非得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嗎?
信息公司的人卻說,他們要的是文盲,最好是一個大字都不識的準文盲!
這是怎麼回事?是愚弄人吧?鄉下人也不是誰想愚弄誰就可以愚弄的啊!鄉下人堵住了門,非要招工的人給個說法,為什麼連小學文化都不要?為什麼偏偏要文盲?
招工的人說:本公司正在研發高科技產品,為了防止專利技術被人竊取,才決定招收文盲的!我們隻有使用文盲,才能讓保密工作萬無一失!
鄉下人聽明白了。鄉下人是通情達理的。鄉下人說,是這樣的啊,信息公司生產高科技產品,是得保密呀,是得用文盲呀!
大瓤和二瓤高興起來了,很多文盲都高興起來了。
招工的人測試了這些文盲。果然,他們都是些文盲。其實,也用不著測試。有初中畢業證的,已經淘汰出去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文盲了。就算不是文盲,也會裝作一個大字不識,把自己變成個文盲。
信息公司的人說:雖然你們是文盲,但你們也該會寫自己的名字。因為領工資要簽名。還有,要認得“男”、“女”二字,不認得這兩個字,在城裏上廁所,可能要挨打的!
文盲們都笑了起來,都說會寫名字,會寫“男”、“女”。
招工的人帶走了這批文盲。遺憾的是,沒招夠40個人,隻招到30個人。30個就30個吧,全民義務教育,鄉下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文盲。在信息時代,文盲也屬於稀缺性人力資源啊。
大瓤和二瓤進了省城,當上了信息公司的一線工人,老板叫幹啥,他們就幹啥。光幹活,不說話。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這是老板給他們製定的“三不準”。實際上,他們也沒 啥可看的,沒啥可說的。他們看不懂圖紙,不知道圖紙上畫的是啥,也不知道生產線上組裝出來的是啥。招來的這批文盲,被分散到各個工序上,白天見不到麵,晚上見麵了,也說不清互相幹的是啥。 也沒必要知道。驢子戴上了眼罩,一圈兒一圈兒拉磨,沒必要知道磨盤裏磨的是啥。文盲總比驢子強吧,工錢能按時發,能吃上白饃,能吃上肉片,這不比驢子強嗎?
文盲們都很聽話,都很賣力。
老板分別對文盲們做過秘密考察,找人扮裝成探子,往外套他們的話,看他們會不會透露生產線的秘密。結果,他們都很可靠,沒一個泄密的。想泄也泄不出來呀,因為他們是文盲!
然而,大瓤和二瓤的心裏,還是有想法的。他們雖然不識字,不說話,但耳朵卻沒閑著。哥倆有一台小收音機,早早晚晚收聽新聞和廣告。聽的多了,想法也就冒出來了。他們已經意識到了,在信息時 代,文盲絕對有文盲的優勢!
大瓤和二瓤咬了幾天耳朵,終於決定從信息公司跳槽了。
信息公司的老板聽說他們要跳槽,惋惜地說:你們是我眼裏的特殊人才,要知道,現在,像你們這樣的人才,還真不好找!
離開信息公司,大瓤和二瓤來到了一家鏢局。這家鏢局是專門從事保密業務的。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社會上的各種考試看管試卷。鏢局讓文盲看管試卷,是最可靠的了。因為文盲不識字,看不懂試卷 ,即便有什麼企圖,也是個睜眼瞎。
第二天,兄弟倆就被派到一個風景區去了,住花園樓房,看守高考試卷。後來他們才知道,是某大學自主招生的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