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死渡(1 / 2)

“生死渡口度生死,從此死生搏一搏”

“天地間每個存在都有自己的命,無論是人、精、妖、野獸還是傳說中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神仙,甚至就連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命。命走完了存在也就會被抹去,但是是被誰抹去,這就無人可知了。”

“那老爺爺,有沒有不讓命被抹去的辦法呀?”

“有呀!小娃兒你把剩下的半塊煎餅給我,我就告訴你。”

一棵老槐下一個衣不蔽體的老乞丐,搓著滿是泥汙的胡子,一臉奸猾的看著麵前的一個紅腮小童。

小童瞅了瞅手中僅剩的半塊煎餅,又瞅了瞅麵前的老乞丐,咽了口口水,終究還是被自己的好奇心打敗了,不情願的將自己手中的半塊煎餅遞了上去。

老乞丐一把奪過煎餅,三下五除二將煎餅塞入口中,用力咽下,右手將嘴角的碎屑揩進嘴中,砸吧砸吧嘴顯得有些意猶未盡。小眼睛光芒一閃,看了一眼一旁眨著大眼睛眼巴巴盯著自己的小童,從懷中掏出了一顆石珠丟到小童手中,張口欲言…………

“老騙子休跑,敢拿個破石頭騙我家少爺三十貫吊錢,速速把錢還來,不然你的幾位爺爺打斷你的狗腿!”就在此時三四個身著家丁服的壯漢提著棍子,朝槐樹下趕來,一邊跑著一邊嘴裏還大罵著。

老乞丐一看慌了神,匆忙間衝槐樹下爬起來,撒丫子就跑,邊跑還邊喊:“我呸,你們才是騙子,你們全家都是騙子。老朽與你家少爺那是公平交易,哪有買了東西,還找店家要錢的道理?”

幾個家丁一聽這話,鼻子差點沒氣歪了,破口大罵道:“你個為老不尊的潑皮,拿顆破石珠子就說能到什麼生死渡,我呸,爺爺我現在就送你去超度,老東西,休跑…………”

說著幾人你追我趕的就跑遠了,那個小童看了看手中的石珠,又看了看遠處的幾人,暗自記下了生死渡三字,便轉身離開了。

十年後九聖國儒士堂

儒士堂是九聖國最大的學府,建國之初便已開辦,伴隨帝國曆經千年也不被曆史抹去。民間有俗語“身為九聖子民,倘若你不知儒士堂尚情有可原,若你不知九聖為何,當真妄稱九聖子民。”此言雖以儒士堂襯托九聖,卻也告訴人們普天之下也隻有儒士堂堪得與九聖一比。而且曆年儒士堂招收弟子極其古怪,每年年初儒士堂中的諸位儒士便會外出遊曆,倘若在遊曆途中看上了哪家的子弟,便會給其留一方木簡,待夏至之時這家子弟便可持木簡,尋到儒士堂找那位賜其木簡的儒士,拜入其門下當其學生。若非如此,哪怕你家世顯赫,家財萬貫,甚至說你是九聖門下弟子都絕無拜入儒士堂門下學習的可能。

清晨在儒士堂一間課室中一名身著灰色儒袍的少年正站在一名閉目半瞌的老者身前恭敬而立,等待著老者的教誨,舉止非常小心,生怕驚醒了老者。轉眼間,便過了半個時辰,原本有些暗的課室,隨著太陽的升起此時也明亮了起來。老者微微睜眼,似是隨意掃了一眼麵前少年,張口問道:“子夜,你到老夫這裏來所為何事?”

少年見老者問話,便恭敬地作了一揖:“回稟老師,學生此番前來,是來向老師求得一解。”

“哦?還有你解不了的問題?”

少年微微頷首:“老師說笑了!學生何德何能擔得老師如此評價,還望老師為學生解惑。”

老者左手輕撫胡須,微微搖頭:“老夫說你但得你便但得,在老夫麵前無需故作謙虛。”老者微微沉吟,繼續說道:“也罷,你把問題說說,若老夫知道,給你提點一二又何妨。”

少年深作一揖,將問題徐徐講出:“老師,學生幼時曾聽得一地名,近日想起,便多方考證,卻不得其果。學生知曉老師將這天下遊曆甚多,所以今日前來勞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