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結 語
對每個人來說,隻要掌握了審視與分析自己心靈的技巧,就能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一些外部的風景及因此在內心所形成的心理圖像,或是一些在想象中讓他感興趣的事情,都是因為之前的事情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這些原型而形成的,而且通常是受到一些兒童時期所經曆的事情影響而形成的。例如,他曾經讀到過一些發生在英國皇宮或是城堡的故事。如果他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在他腦海中對這些畫麵所形成的基本概念,通常是源於他在早期生活中因為看到過一些漂亮的房間,然後進行整理從而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記憶。因此,那些吸引我們注意力或是在童年時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事情,便都成了人們腦海中記憶的原型,這些對我們日後所形成的觀念多少會有影響。
◎ 人生早期留下的印象影響深遠
隻要仔細地想一下這個問題,或是認真地思考一下自己心靈的運行狀態,很多人就會注意到,在兒童時期,在他們腦海中留下了印象進而形成基本心理結構的那些事情,將會對日後的生活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人們一旦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知道,這些在兒童時期留下印象的事情在自己的心裏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不過,如果一個孩子第一次登上一座高山,在他大腦中因為之前聽過的或是讀過有關高山的描述而形成的印象,便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又如,你的女兒住在農村,有一次遠行到海邊,她在峭壁上靜靜坐著,整整一小時,看著海浪不停地拍打著沙灘。這一個小時的經曆帶給她的滿足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個場景卻能對她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即使不是在心理結構上,至少也會在她腦海中形成永遠抹不掉的印記。在她腦海裏形成的畫麵,以及與之相連的情感和對她的想象與概念的影響,在有生之年,都將為她的精神注入持續的活力。
◎ 童年時形成的基本概念貫徹終生
成年人的心理結構在形成過程中,如果涉及到與道德相關的一些抽象與概括性觀念,與上麵所說的道理也是相同的,因為上述這些觀念將對人們的思維習慣及性格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是由童年時期存在於腦海中的印象慢慢發展而成的。例如,一個人要在經過許多事情之後,才會對“正義”、“善良”這些具有深刻含義的詞語逐漸產生充分的認識。當然,在這些觀念中,童年時期形成的印象一定會在大腦中占據很大一部分。因此,在每一個故事中,你跟孩子講關於正義和善良的道理,在當時這或許隻是一種零碎的印象,但正是這些在日後成為影響他們價值取向的關鍵之一。
◎ 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童年時期,人們看到的畫麵和腦中的印象所形成的觀點或是概念,將在日後成為構成他們心理思維運行的元素之一。它們本身也是心靈結構中的一部分。之前殘留的印象會對我們日後的行為產生影響,這看似匪夷所思,但卻是真切存在的。有些哲學家堅持認為,人類的意識其實隻是我們記憶中的殘留印象所形成的一種必然產物,而它們又融合成一個複雜而又和諧的整體。當然,我們不能如此激進。但我們隻需稍微想一下,在嬰兒時期或是童年時期所形成的印象的性質和特點,會影響我們成年之後的許多思維、觀念和行為準則。因此,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認識到,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不僅是為孩子眼前的快樂、幸福著想,更肩負著塑造孩子心靈的重要責任。父母有必要考慮到孩子的現在和將來。對那些可能進入孩子印象的事物要格外小心和關注。在建造這種基礎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
這種思想的其他影響還讓我們明白,在教育孩子時采取柔和手段是極為重要的。父親一時的粗暴或是憤怒的舉動,雖然給孩子肉體上造成的傷害可以很快消失,但這種傷痛的記憶卻並不會隨著肉體傷害的消失而消失。即便後來這種記憶逐漸消退,但也還是不能讓孩子徹底忘懷。這樣的行為給孩子敏感的感知功能留下的印記將產生持續終身的影響。要記住,有時,這種印記本身就是難以磨滅的。
因此,我們要小心謹慎地教育孩子,要讓他們在童年時期留下的印象成為他們日後生活的幸福之源。誠然,孩子必須要受到我們的教育。在他們的身體機能仍處於萌芽階段,他們必須要長時間處於我們的教育之下。因此,在這一個時期裏,我們要用理智來引導他們,而不是任由他們隨著性子胡來。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作絲毫的妥協。同時,我們也要忠實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洞察力,良好的執行能力,我們將使孩子的童年生活過得快樂,對作為父母的我們而言,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