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演講的要領
1演講中的兩個典型心理
一場成功的演講,其決定性因素是多方麵的。而演講者的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被公認為是最重要的一條。許多成功的演說家都說,演講中的求同性和存異性是最為典型和重要的兩個問題,必須要加以重視才行。
演講中的求同性
聽眾最想了解什麼,關心什麼,對什麼最感興趣。演講要從他們的需要,需求出發,讓聽眾覺得你就是他們的代言人,你所講的正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或是他們所需求的東西。這樣,就能與聽眾心理相融。如果演講者隻著眼於自己的願望和興趣,不顧聽眾的需求和興趣,那麼,一場與聽眾毫無求同性可言的演講,是聽眾所反感和厭惡的,是徹頭徹尾失敗的演講。
演講者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聽眾。聰明的演講者總是平易近人。如果你盛氣淩人,處處以教訓人的口吻,時時以領導者、教育者和賢明者自居,我想沒有哪個聽眾會甘願受你的訓斥。當然,這並不是要你對聽眾低三下四,講一大堆客氣話,把自已說得一無事處。這不僅收不到好的效果,還會影響你在聽眾中的威信。我的意思是,你要讓聽眾覺得你就是他們陣營中的一員,用你的親切和真誠去感染他們。一句話,既流露出真情實感,又富有真知灼見,唯此方能達到預期的演講效果。
演講離不開“演”的成分,但主要的還是“講”,聽眾主要是靠聽覺從演講中獲得信息。演講不同於閱讀,看不懂可以反複地看。演講時除了個別語句演講者有意重複外,其他的話是一遍而過,不可能再聽第二遍。因此,如果演講的發表結構繁亂、跳躍,聽眾就難以弄清你講的順序和意思,繼而產生厭煩情緒,去注意別的事情了。所以,演講者應精心設計演講的發表結構,使其既條理清晰,又引人入勝,你的演講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並最終贏得他們的認可。
當然,演講除了要努力求同外,還要刻意追求演講的求異性,這樣,演講者的個性、風格和特色才會顯露出來。
演講中的求異性
在與聽眾求同的同時,也要盡量選擇一些典型的、生動的、鮮為人知的新材料,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新見解。隻有當聽眾聽起來有趣,覺得你在演講中滲透著新東西、新信息、新見解,才會由衷地信任你而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如果你的演講總習慣於重複老材料,你就很難引起聽眾的興趣,更別想博得他們的好感了。
創新是命運轉變的唯一希望。要在演講中收獲“一鳴驚人”的效果,就要引用新材料,引發出獨具特色的能穿透聽眾心靈的新見解才行。不要懼怕新的東西,它將為你的演講帶來驚喜。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演講者都是獨具特色、與眾不同的。我們演講時,可以慷慨激昂,也可以娓娓而談,可以莊重沉穩,也可以幽默風趣。這完全要依自已的風格來定,隻要與自身特點相和諧,就是一種美。無論是“氣勢磅礴”還是“吟吟如詩”,隻要能打動聽眾,就是成功的演講。
當然,一個人演講風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麵的。可以借鑒、學習別人的風格,但又不能盲目照搬,邯鄲學步,而是要用自已獨特的魅力去打動聽眾。
每一位成功的演講者都力求做到求同與存異的完美結合,因為他們明白,二者是對立且統一的。心裏裝有聽眾但又不失自已風格的演講才能打動聽眾,才能取得演講的成功。
2在演講中運用視覺材料
我們知道,聽眾主要通過演講者的“講”來獲取信息,所以許多演講者往往隻注意如何滿足聽眾的聽覺需要,而忽視了聽者的視覺需要。這樣是很難有理想演講效果的。
對聽眾來說,視覺材料的運用可使他們更深入理解演講內容,並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這一點是得到心理學家證實的。我想,這也是每一位演講者所希望的。那還等什麼,不妨一試!
演講者對視覺材料的運用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當演講者把視覺材料擺在聽眾麵前時,他們的注意力會立即集中在視覺材料上,並熱切地希望演講者作一番詳細解說。他們對你的話也許不太注意,但對擺在麵前的視覺材料保準是帶有極大興致的。如果你是一個細心的人就會發現活動著的物體往往易於引起人們的好奇和關注。就像天空中掠過的飛機,總是比它在靜止狀態下更引人注目。
在演講中運用視覺材料,聽者的注意力就會被演講者所吸引,這樣,演講者一句話和每一個動作都會產生應有的效應,與聽眾產生共鳴,引發同感。
視覺材料的運用更容易使聽者相信和接受演講者的觀點。當法庭審理案件時,有關人員總是要出示“證據”,以使其他人信服。中國俗語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百聞不如一見”,講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對演講者來說,視覺材料的運用可以有效克服“怯場”的緊張心理狀態。有些演講者雖然下了很多功夫準備演講詞,可是一身臨講台,心裏就發慌,原來準備好的演講內容也被忘得一幹二淨。這種由恐懼而引起的“怯場”現象,其根源就在於這些演講者特別關注“自我形象”。要使演講者擺脫恐懼心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在演講中運用視覺材料,這樣便會輕鬆許多,演講的效果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