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耍魔術
1.斷指速接
表演者走到台前,向觀眾鞠躬,然後向觀眾張開雙手,證明自己的雙手完好無缺。表演開始,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緊捏著左手的大拇指,左右移動。突然,表演者的右手在右方猛地一拉,“哎呀”一聲,左手大拇指被拉成了兩段。可是不到幾秒鍾又接好了。如此反複,拉斷又接上,接上又拉斷。
表演者左手的大拇指根本沒被拉斷。其秘密就在手的工夫上,動作要迅速。原來,表演者在用力拉左手拇指的瞬間,左手的大拇指迅速朝下彎曲。與此同時,右手的大拇指朝前一彎,在食指的掩護下左右一移,看上去就象拉斷左手大拇指一樣。接上時,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往左推去,彎著的左右手大拇指迅速一並,被拉斷的左手拇指就接好了。隻要動作配合得好,觀眾看起來象真的把大拇指拉斷又接上一樣,非常逼真。
但在表演時必須注意,在兩隻大拇指並成一隻時,一定要把左手的四指伸直,看上去才像真的接上一樣。
2.香煙自立
舞台上擺著一個小方桌,表演者表演完上一個節目後,助手送上一盒香煙。助手先麵向觀眾展示香煙,然後遞給表演者。助手退場。表演者接過香煙後,當眾打包,取出數支,隨即把香煙盒和已拿出的香煙放在小方桌上,手中留一支。表演者用右手拿起香煙,放在左手掌心中間,把它豎立起,但右手一放開,香煙就倒下了,反複幾次都沒成功。於是,表演者隨手把香煙放回桌上。接著,看看自己的雙手。然後把雙手相互搓幾下,又拿起香煙做起了原來的動作。隻見他目光凝視香煙,手掌平衡移動,左手掌上的香煙卻豎立不倒。這時,他用右手當扇子,朝下往左手掌扇幾下,立著的香煙就慢慢的臥倒了;又朝上扇幾下,香煙又自如地立起來了。反複動作,掌上的香煙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立起,非常聽從使喚。
香煙能立在手掌上,能自動臥倒、立起,其訣竅是什麼?原來這支香煙的一頭,黏著一小條橡皮膏(用風濕傷痛膏為佳,其黏性較好)。表演時,表演者擦了擦手掌,到桌上拿香煙的時候,調換事先準備好的、粘有膏布的那支香煙。(這支煙事先裝在煙盒裏,往外拿香煙時,與其他香煙一起拿出,放在方桌上)。要它立著時,隻要把貼在香煙下頭的橡皮膏一按,香煙就粘在手掌上了。香煙粘放位置,略靠大拇指一邊,大拇指稍微向裏一鬆,香煙就臥倒了;大拇指往外撐開,香煙就立起來了。用右手當扇子,隻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有的人要問,橡皮膏布不是要被觀眾發現嗎?不會的,因為是在台上表演,隻要動作熟練、自如,觀眾是看不見的。
3.口中串珠
表演桌上放著一個空玻璃杯、一隻熱水瓶、一塊洗臉毛巾、一團棉線和一隻淺口圓盤。
表演者來到桌旁,拿起玻璃杯,杯口朝下,表示杯子確實是空的。然後,從上衣口袋中取出一個1寸見方的小紙包,原來是一包茶葉;將茶葉倒進玻璃杯中,拿起熱水瓶,滾熱的開水注入懷中,一霎時茶葉就泡開了,是一杯琥珀色的紅茶。然後,表演者將那隻小圓盤拿起來,走到台前,將盤子放低一些,讓觀眾看清裏麵是一盤彩色的小珠子(如黃豆一般大小,玩具店有售),表演者抓起一把,又撒回盤中,證明這些珠子是分散的,絕沒有連在一起。
表演者走回桌旁;當眾張開嘴,將盤中的珠子,一粒一粒地放進嘴裏,放了20粒左右,才停下來。放珠子的動作非常清晰,讓觀眾都看得明明白白。然後走到台前,張開嘴,讓觀眾看清珠子確實在嘴裏。
表演者端起那杯紅茶,喝了一口,骨碌一聲,同時做了一個很艱難地往下吞的動作。然後,麵對觀眾,將嘴張開,觀眾一看,嘴裏一粒珠子也沒有,顯然是吞進肚子裏去了。表演者拿起毛巾,揩去嘴唇上的水漬。再從線團上解下一段15尺長的棉線,拉斷,繞成一小團放入嘴裏。然後,右手在空中虛抓一把,再向口中虛擲一下,接著,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伸進嘴裏,掏了一陣,掏出一段線頭來;扯著這段線頭向外拉,哈,竟拉出一串珠子來,約摸有20多粒,好象是吞進肚中的那20多粒珠子,自動地串到這根線上被拉了出來。
吞進肚中的珠子會自動串好再從嘴裏拉出來嗎?
當然不會!這套小魔術的秘密就在桌上的毛巾和茶杯裏。
茶杯裏泡上紅茶,為的是顏色深,可以起保護作用。那塊毛巾,本身並沒有什麼秘密,隻是在表演前要在裏麵藏好一串珠子。這串珠子約20餘粒,與放進口中的珠子數目相等,其形狀也與放在淺口盤中的珠子相同。表演時,毛巾不是主要的道具,不需要交代,所以觀眾不會發現其中的秘密。
表演時,先泡好茶,再交代珠子,證明盤裏的珠子是分散的;將珠子一粒一粒的放入嘴裏,目的是拖延時間,讓杯中的茶泡開放涼;端起茶杯,喝幾口茶,表示用茶將珠子衝下去。其實,秘密就在這兒。表演者在喝茶的時候將珠子吐進杯中。珠子是彩色的,新泡的紅茶又很濃,所以珠子落進杯中,和茶葉混在一起,觀眾根本就看不出。但喝了幾口茶以後,仍須裝出一個往下吞的動作,似乎是將口中的珠子完全吞進肚裏去了。然後,張開嘴,給觀眾看一看,表示嘴裏是空的。那麼珠子到哪裏去了呢?依觀眾看來,當然是吞進肚裏去了。
然後,拿起桌上的毛巾,似乎是揩去嘴上的水漬,但實際上是將手巾中的已經串好的珠子趁機送入嘴裏。揩嘴巴是個很自然的動作,觀眾萬想不到其中有秘密。從線團上扯下一根15尺長的線,繞成一團,塞入嘴裏,讓觀眾認為那串珠子是在嘴裏串的。其實,線團放入嘴裏後,把它藏在舌根下。然後,做了一個虛抓虛擲的動作,是用來迷惑觀眾的。將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伸進口中,尋找那串珠子的線頭,向口外拉出。拉的時候動作不要太快,可以將珠子一段段地拉出。這樣,口中串珠的奇妙現象,就發生了。
這套魔術的關鍵,就在喝茶和擦嘴那兩個動作上,向杯中吐出珠子以及從毛巾中含進珠子,動作都必須自然迅速。
4.氣球提起氣罐子
表演者手提一個空咖啡罐上場。把空咖啡罐放在方桌上。再從上衣口袋裏拿出一個橡膠氣球,並把它吹脹,然後將它壓在空咖啡罐的罐口上。這時表演者向觀眾表明他將不用任何方式接觸罐子,就能把它連同氣球一起提起來。
表演開始,表演者提起氣球,但罐子沒被提起來。表演者就從氣球中放出一點空氣,並再試一次。最後放出足夠的空氣,使氣球變得比鐵罐直徑小,把氣球放入罐裏,然後吹入更多的空氣。當氣球膨脹時,越來越大的空氣壓力,使它在鐵罐的內壁上扣得更緊,就象舊式汽車內胎頂住輪胎壁一樣。隨後,夾住氣球頸部,不讓空氣漏出。提起氣球,咖啡罐也跟它一起被提了起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隻需少量的額外壓力,就能提起咖啡罐,所以一定要適可而止,否則壓力增加太大,氣球會破裂。
5.直線釣花瓶
表演者先出場,隨後助手從對麵跟出。表演者鞠躬後,助手拿出一隻高約18厘米,瓶口直徑約2厘米的細頸陶瓷花瓶,和一根長50厘米左右,直徑5毫米左右粗的軟棉繩,遞給表演者。助手用手示意,請觀眾看表演,然後退場。表演者把陶瓷瓶和軟棉繩展示給觀眾,然後把繩子放入花瓶口中。隻見他任意擺弄幾下,花瓶就被懸空釣了起來。他提著花瓶走了一圈,花瓶也沒有掉下來。
演畢,有的觀眾懷疑繩頭有秘密,表演者再次展出繩頭。證明繩頭沒有秘密。
這套小魔術是有秘密的,但不在繩頭上,而在花瓶裏。花瓶裏預先放入一隻小橡皮球,比瓶口略小一點。表演中,表演者一邊對觀眾說話,一邊自然地持花瓶做適宜的運動,使小橡皮球滾到瓶頸處而係住繩子。這樣,隻要把繩子提起,花瓶當然也隨著懸空拎起。若要當眾使繩和瓶脫離,隻須在花瓶底上輕拍一下,讓球從瓶頸脫落,繩子便可拿出來了。
6.紙團失蹤
表演者走上台來,從事先準備好的方桌上拿起一小張白紙,當眾把它搓成一個小紙團,放在左手拳中間。然後用右手食指把小紙團直捅掌心裏。再從口袋裏掏出一支筆,同樣把它也往左拳裏捅,一直捅到底;接著從拳底下抽出這支筆。此時,張開左拳頭,觀眾驚異地發現小紙團已不知去向了。
竅門在於用右手食指捅小紙團時,左拳中的紙因被右手“吃”掉了。表演者握起重拳時,無名指、小指捏得較緊、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得較鬆,這樣左拳中間就構成了一個小洞。當拳心中間的小紙團要往右一手過門的瞬間,右手空拳略放低些,隻要將右手食指往裏一彎,左手拳往右手空拳一抖動,小紙團即落進了右手的空拳裏了。接著迅速抬高右手空拳。用右手食指再做幾下捅小紙團的動作,以此造成假象,迷惑觀眾。然後,當右手從口袋裏取筆時,趁機把小紙團放在口袋裏。這樣,用筆去捅時,自然小紙團不見了。
7.節日禮品盒
表演者先走上舞台,向觀眾敬禮。這時一位助手手捧一隻方筒形的紙盒子和一隻較大的玻璃匣由對麵出場。匣內裝滿了五色繽紛的紙屑。助手站定後,將紙盒交給表演者。
表演者先向觀眾交代方筒形的紙盒,盒上有蓋,蓋的中心開有一個小圓孔,伸一個指頭進去,便把蓋子揭起來;盒內有底,從深度上看來,盒內確是空的,沒有夾層。再伸手到玻璃匣中,抓起兩把紙屑,撒向空中,彩色繽紛,隨風飄舞,非常美觀。接著,把紙盒拿到玻璃匣裏,裝滿紙屑,蓋上盒蓋,用手對著盒子做一個變化的姿勢,揭開盒蓋,順手一探,便取出一朵紅色的紙花,一朵接一朵,不斷取出。取出後拋給觀眾。每朵花蒂上都用彩色絲線係著一張小卡片,寫著“恭賀新禧”。表演者再對紙盒做一個投入的手勢,探手進去,又取出許多餅幹來。助手又趕緊拿一隻盒子來接著。餅幹取完,又拿出一些動物玩具,如小鴨、小白兔、小狗、小貓等,擺滿一盤。這時表演者再交代紙盒,證明一點關鍵也沒有。
這套魔術很精彩,但設備卻很簡單,可以自製。先用紙板做一隻“機關”紙盒,高8寸,底4寸見方。下麵的底,是一塊方形的紙板,中間開了一個4分大的圓孔,用一層薄紙貼上,將孔遮沒,紙底板較盒身稍小,把它嵌入盒內離底邊2分處,不用粘牢,再做一隻淺邊的蓋子,蓋高5分,以套在盒口外,不鬆不緊為適宜。這隻盒我們暫名為“外盒”。
再做一隻比外盒小一點的內盒。盒高77寸,底約39寸見方(大小以套入外盒,不致滑出為度),盒身有底而無固定的蓋,蓋子和外盒的底相似,也是一塊方紙板,中間開一4分大的圓孔,糊薄紙遮沒,大小恰好可放入盒口,嵌在離盒口邊2分處,作為臨時的盒蓋。
玻璃匣也是紙板做成的,沒有“機關”。匣長18尺,寬12尺,高9寸,前壁做成長方的框形,框的四邊各長15寸,再在後麵(即向盒內的一麵)襯一塊玻璃,用紙條貼邊粘牢,使玻璃不會移動。
兩隻盒子和一隻匣子做好後,外盒和玻璃匣外麵,可加繪彩色圖案,這樣可以增加道具的美觀,內盒的外部(連同底板活蓋),薄薄地粘上一層彩色紙屑。做道具用的紙屑應準備得多一些,剪成34分大的方塊,裝滿玻璃匣子。
演出前將幾件小玩具(紙製或碎布製成,體積應小一些)裝入內盒,再裝上一些餅幹和帶卡片的花朵,然後將紙板蓋入盒口裏麵。
內盒斜臥在玻璃匣中,再把各色紙屑倒進去,裝得滿滿的,內盒隱藏在紙屑裏,無從看見。同時因盒外已遍粘各色紙屑,起了保護色的作用,即使偶然露出一點,也不會被察覺。
表演時,揭去外盒的蓋子,把盒子拿到玻璃匣中裝紙屑時,便把外盒底邊套住內盒上部,一手向後壓,一手裝入紙屑,此時外盒的活底被擠向上移動,內盒全部進入外盒裏,緊緊套住;盒裏似乎裝滿紙屑,事實上隻有薄薄一層,罩上蓋子,做個手勢,從蓋中圓孔上伸進食指,穿入兩塊活極孔中,一並鉤起揭開,然後將裏麵預藏的紙花、餅幹、玩具等彩品一件件“變”出來。
8.剪不破的手帕
表演者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塊紅綢帕,從中間部分拎起,握於拳中,隻留著一部分露出拳外。接著,請一位同誌上來剪帕。剪子一動,一小塊綢布隨即輕輕地飄落地上。這時剪帕者拾起被剪掉的小塊綢,麵向觀眾舉起,然後再遞給表演者。表演者再把小塊綢示意給觀眾,然後把小塊紅綢往拳頭裏塞起,塞好後,再拎起紅綢帕兩角展開,完整的紅綢帕沒有一點破處,和原來一樣出現在觀眾眼前。
這套小魔術的秘密在於:預先在一個肉色的指套內塞著一小塊紅綢,再把指套戴在大拇指上。當拎起紅綢帕握在拳中時,乘機把假指套脫下,也握於拳中,再順勢將假指套中的小塊紅綢拉出一部分,以讓人隨便去剪。
然後把剪下的小塊紅綢塞入拳中,乘機將假指套戴上,再拎起紅綢帕的兩角展開,由於假指套被紅綢帕一角遮住,所以觀眾看不出大拇指上有指套的秘密。
(注:如果沒有肉色做指套,可用牛皮紙代用製成)
9.摸牌猜點
表演者拿出一副撲克牌,當眾散開。並反複給觀眾看,表明這副撲克牌與普通撲克牌一樣。
表演開始,表演者請一位觀眾,從牌中任意抽出一張,招牌的背麵遞給他,隻見他上下摸了一會兒,略一思考,就笑笑說:“顏色是紅的,1、2、3……是方塊6。”牌點果然被猜對了。接著大家輪流抽牌給表演者猜,他都一一猜對了。
但魔術總是假的。原來,表演者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夾著一枚新的圖釘。通過圖釘的反光作用,能清清楚楚地看見牌上的點數(其實照一照牌邊上的點數就夠了)。摸牌時,表演者的動作自如逼真,即使已經看清牌點,也不馬上講出來,而是反複地從上而下,從左到右,裝模作樣地摸著,盡力通過這些假動作,讓觀眾對他的“摸牌猜點”信以為真。
10.蛋落杯中
表演者首先在表演桌上放著四隻裝著水的高玻璃杯。四隻杯子上平放一個方盤,盤上豎立四隻大線軸,每隻線軸對準一隻杯子,在線軸頂上分別放一個熟雞蛋,各蛋都靠其大端平衡。
表演開始時,表演者先把這些東西示意給觀眾,證明其中並無欺騙。然後,表演者對準盤和線軸用力而快速地一擊,盤和線軸都被擊掉了,而蛋卻筆直地掉入玻璃杯中,把水濺得很高,而蛋絲毫沒有破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說來並不困難,慣性是造成蛋落入水杯的因素。靜止物體都有這種傾向,除非某種力或動作使它們運動。要是盤慢慢地被從杯上推開,線軸和蛋隻會和盤一起被推掉。但有力地打擊它,盤和線軸被非常迅速地打掉,因此施加在蛋上的橫向力極小,而慣性則讓它們向下掉落。
另外,方盤和杯緣之間有摩擦力也在起作用。如果玻璃杯是空的,方盤是重的,那麼施加在杯子上的力足以把它們全推倒。但水的重量使杯子保持穩定,而使用輕盤則減小摩擦力,因此玻璃杯自然立在原處。
蛋的重量把輕線軸緊壓在盤上,但你一打之下,摩擦力就起了作用。盤把線軸帶走,而線軸和蛋之間的接觸很快就消除了,因此表演者的打擊動作對蛋的效用雖微不足道,但不致於攪亂它們的垂直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