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篇
故事:四海之內皆兄弟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司馬牛向孔子請教“仁”的含義。
孔子知道司馬牛的缺點是說話不怎麼謹慎,就說:“仁人的言談是很謹慎的。”
司馬牛還是不怎麼明白,又問:“言談謹慎,就可以算是仁嗎?”
孔子語重心長地說:“不管什麼事,做起來都是很困難的,說起來能不謹慎嗎?”
司馬牛又問怎樣做才可以算是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畏懼。”
司馬牛又沒有明白這話的意思,又問孔子:“難道不憂愁、不畏懼就可以叫做君子嗎?”
孔子說:“君子經常反省自己,做到問心無愧,還有什麼憂愁和畏懼的呢?”
司馬牛告別了孔子,出來碰見了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夏。
司馬牛又憂愁地對子夏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
子夏聽了,就安慰他說:“我聽別人說過:‘死和生都是由命運決定的,富貴與否則是由上天安排的。’君子做事認真,沒有差錯,對人恭敬而有禮貌,那麼天下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憂愁沒有兄弟呢?”
古人以為中國四周都是大海,就用“四海之內”代指全中國。“四海之內皆兄弟”就是全中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比喻朋友很多。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釋義】古:古老,過去。譜:大致的標準。不經常聽老年人講述過去的優良傳統,年輕人做事就會失去準則。
【例句】高永太不覺歎了一口氣:“不是爺爺愛翻皇曆,俗話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張行《武陵山下》一九)
老人好述遠事
【釋義】好:喜愛,喜歡。指上了年紀的人經曆的多,喜歡談論很久以前的事。
【例句】諺雲:“老人好述遠事。”夫老人閱曆多,觸目生感,自無暇(xiá)及近事。(明·袁宏道《與段青園憲副》)
人老不算老,心老才算老
【釋義】指上了年紀、身體衰老不算老,真正的老是心態的衰老。
【例句】人老不算老,心老才算老。隔壁張大媽七十歲了,還去冬泳呢,活得可瀟灑了。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
【釋義】指人年歲大了,也就幹不動力氣活了。
【例句】我在年輕的時候,甭(bénɡ)說碰上一隻虎,就是三隻五隻,我也全不在乎。現在老了,不行了。常言說:“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呀!(《薛仁貴征東》六回)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釋義】不聽老年人的衷告,總會嚐到苦頭。指老年人閱曆豐富,要多多向他們學習、借鑒。
【例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他沒聽父親的話,做生意很快就把本錢賠光了。
馬老鬃毛長,人老見識廣
【釋義】指老年人經驗豐富,見識廣博。
【例句】馬老鬃毛長,人老見識廣,劉大爺的一席話確實有理,你仔細體會一下,再做決定吧!
老不拘禮,病不拘禮
【釋義】拘:拘泥。指老年人和病人可以不拘泥於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