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止篇
故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孔子胸懷大誌,想為天下人謀福利,他帶著幾個弟子周遊列國,不辭勞苦。
一天,孔子和學生走散了,子路一個人落在後麵。這時天色已晚,就向一個老人問路:“老人家你看見我的老師嗎?”
老頭兒放下鋤頭生氣地說:“看你這個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冒冒失失地向我問話,你老師是怎麼教育你的呢?”說完,老頭又揮鋤幹起農活來了。
子路拱手站在路邊地頭上,等候老頭兒。
天黑了,老頭兒扛起鋤頭,說一聲:“走吧!”
老頭兒留子路在家裏吃飯,特地殺了雞,做一鍋黃米飯,盛情招待他,又留他住了一宿(xiǔ)。
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就把昨天發生的事情向他報告了。孔子說:“他是一位隱士呀,你應該再回去看看他!”
子路不敢怠慢,又急急忙忙折回去找那個老頭兒,但是他早已避開了。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原指因不從事農業生產,連五穀都分不清楚的讀書人。現在多形容人懶惰懈怠,什麼都不會。
話是開心斧
【釋義】指說話可以溝通感情,打開對方的心扉,解除誤會。
【例句】我看這姑娘的話很難說。常言道:話是開心斧。可在這件事上,她的心堅如金石。我對她什麼話都說啦,就沒有辦法剖(pōu)開她的心。(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三二章)
刀利割手,話利傷心
【釋義】刀子太鋒利就會割破手指,話語太犀(xī)利會傷害別人的心。
【例句】為人處事,一定要注意說話方式,刀利割手,話利傷心,不要因為一句話,而傷了感情。
舌為利害本,口為禍福門
【釋義】話語言談關係到利害禍福。勸戒人說話必須謹慎,不能大意,更不可編造謊言。
【例句】那知縣說明日早來,不過是隨口的話,那家人改做絕早就來,這也是一時錯訛(é)之言。不想因這句錯話上,得罪了知縣,後來把天大家私,弄得罄(qìnɡ)盡,險些兒連性命都送了。正是:舌為利害本,口為禍福門。(《醒世恒言》卷二九)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釋義】壞人說不出什麼好話。
【例句】你這個人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衣長礙足,語多失言
【釋義】衣服過長有礙走路,話說的太多可能產生誤解。
【例句】傻兒子要去相親,母親千叮嚀萬囑咐:“衣長礙足,語多失言,你去人家家裏,盡量少說話。”
話說三遍淡如水
【釋義】話說的遍數多了就平淡無味,讓人反感。
【例句】有新對著全小的耳朵,說:“動不動就是長毛殺人成千上萬,血流成河……他見來!話說三遍淡如水,再說三遍不如狗臭屁。我聽過他這話,足足有五百八十回啦”。(劉江《太行風雲》)
含血噴人,先汙自己口
【釋義】惡語傷人,首先是玷汙自己的清白,也是自取其辱。
【例句】你休要胡編亂造,汙我清白,含血噴人,先汙自己口。
言巧不如理真
【釋義】花言巧語掩蓋不住真理。
【例句】盡管你強詞奪理,巧舌如簧,但言巧不如理真,到頭來是非自有公論。
蛇毒在牙齒,人毒在舌頭
【釋義】蛇之所以毒,因其牙齒附近的毒腺(xiàn)充滿毒液;人之所以狠毒,是因為說話不講方式,語出傷人。
【例句】蛇毒在牙齒,人毒在舌頭,王婆子說話真歹毒,想把罪責推到劉二牛身上。
話逆吵架,雲逆下雨
【釋義】因意見不一,話不投機而發生爭執。
【例句】你這人的脾氣太急,話逆吵架,雲逆下雨,談判的時候不要因對方的一句話而爭得麵紅耳赤,一定要顧全大局。
一言能惹塌天禍,話不三思休啟口
【釋義】一句話可能招來天大的災禍,所以要經反複考慮再開口說。
【例句】大臣們在皇帝麵前真是謹小慎微,一言能惹塌天禍,話不三思休啟口,伴君如伴虎呀!
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
【釋義】說話要把握分寸,不說不切實際的話。
【例句】“你們如果造一條河,奶奶飯不吃,一口氣把它喝幹!”“奶奶啊,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劉澍德《同是門前一條河》)
說話要真,喝水要清
【釋義】做人要講實話,猶如口渴要喝清涼的水一樣。指說話應真實可靠。
【例句】大丈夫說話要真,喝水要清,你整天胡話連篇,累不累?
三人六樣話
【釋義】強調同一件事,每個人說法不一,彼此都有各自的說法。
【例句】不必再問了,三人六樣話,最終的主意還是得你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