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越野滑雪技術(2 / 3)

專項速度耐力訓練

1徒步模仿。徒步模仿運用於強度不大的訓練中,坡度步長大約一半時,移動速度通常不超過25米/秒。對於高級別的越野滑雪運動員來說,徒步模仿的效果是不大的,對初學者,特別是在多次進行陡坡上坡模仿的訓練效果是明顯的,這是無雪季節進行專項訓練的最基本的訓練方法。

2持杖模仿。根據越野滑雪的技術特點,選擇具有平地和上坡的有利地形,改進和提高技術動作,達到標準的動力定型,同時對發展肌肉群的作用是很明顯的。首先的對大肌肉群的作用是很強烈的。采用持杖模仿訓練通常是在難度較大的場地上進行,不僅能提高力量,對發展專項速度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3滑輪。與用滑雪板的滑雪類似資料相比,具有同滑輪一樣的從屬關係,這個從屬關係對高水平的運動員是可以借鑒的,同時指出運動速度還取決於滑動的條件。滑輪與柏油路麵的良好接觸,以及高質量的滾動都說明了它們之間的速度差異。在坡度不大的平地上運動時,滑輪與滑雪的速度,步長和步頻的差倒是不太大的。采用5度以上的坡進行適當的訓練是必要的,必須進行越野滑雪兩種步法,即傳統式的交替訓練,並且用高速滑行,這是鞏固和提高技術的關鍵。在場地的選擇上,應避免過長的上坡,上坡的長度不超過300米,高度不能超過50米,參考方案:緩坡占50%,平地占35%,陡坡占15%,訓練路線地形應比通常的地形更加起伏,落差不超過20米,對不同級別的運動員預先規定的滑輪路線,必須有不同難度的回轉道。

模擬滑雪訓練

采用模擬滑雪對力量訓練,特別是在滑雪條件不好的和推遲滑雪期間是很有益處的。模擬滑雪訓練有很多種,它的主要缺點是滑行不太好,在大強度的訓練時,速度不高。在模擬滑雪時,腳和手用辦一推的力量比滑雪明顯的增加,它的訓練量在無雪時期占周期性訓練總量的5%。

滑雪訓練

雪上訓練對發展越野滑雪運動員的速度耐力是必須的,滑行的條件不同運動速度的增長也就不同。其中包括用高於比賽速度的5~11%在1~2度的坡度訓練。在負荷量降低或在增加休息時間以後,在某些地段上用比賽速度的100%~105%進行訓練,用這個大於比賽的速度克服一係列短地段上的各種陡坡,在用大於比賽速度滑行的總負荷量大約占滑雪訓練總量的5%。在賽季,在比較容易的路線上,每次訓練不應少於5~7次的高速,目的是為了在一係列的競賽中的部分段路上用最大速度滑行。第一次降雪後,應在坡度不大的上坡進行訓練。在部分平地上的訓練量不應少於40%。用滑雪板滑雪時,應特別注意手和腳的撐力。

上述所指出的部分方法是可以改變的,這取決於所給的任務,但必須對訓練的全部階段進行改變,滑雪的痕跡,對訓練應是個很好的證據。未經訓練的痕跡想維持高速度的滑行是不可能的。對運動速度,步幅和步頻需要經常的檢查。越野滑雪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僅在所采用的訓練總量達到足夠量時才能得到發展。

特奧會的越野滑雪規則

正式比賽

1500米越野滑雪賽

21000米越野滑雪賽

33000米越野滑雪賽

45000米越野滑雪賽

57500米越野滑雪賽

610000米越野滑雪賽

74×1000米越野滑雪接力賽

84×1000米融合越野滑雪接力賽

以下項目為低能力運動員提供甚具意義的比賽機會

9100米越野滑雪賽——傳統技術

1050米越野滑雪賽——傳統技術

1125米滑雪——傳統技術

1210米滑雪——傳統技術

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員在相同距離比賽中分成傳統技術和自由技術,那麼比賽應該合並並采用自由技術規則。

場地設施

1越野滑雪的線路設計,應在長度和地形上都有適合初學者、中級水平者和高水平運動員的線路。合適的線路應該是安全的並且能夠檢驗出每個運動員的技能和健康水平。這樣的線路係統應該包括一條能夠用於1000米到10000米比賽的線路,且該條線路的重疊部分至多不能超過1公裏。理想的線路是,長距離的比賽(3公裏到10公裏)都是單獨路線。線路應使用紅色旗子或清晰的旗幟清楚地標記,在可能發生混淆的線路連接處應放置顯示物以指引運動員向正確的線路。

2在比賽之前應壓好路線和布置好雪道。每一天的比賽結束後,應重新整理準備。如果使用1個以上的雪道,雪道之間必須間隔1~12米,測量從兩個雪道的中間算起。個人滑雪雪道應相距20~24厘米,測量也是從兩個雪道中間起。雪槽深應為2~5厘米。當決定是否開一個滑冰道或者第二個雪道時應當考慮運動員的能力水平。至少應設置一個雪道,根據規則,另外一個賽道可以設置為滑冰道或者第二個雪道。

3設置供暖場所於線路容易接近的地方,場所必須足夠大以備在極惡劣的天氣下能夠容納特奧運動員。再者,由於在室內進行打蠟調試比在室外容易的多,因此供暖場所應提供空間以供打蠟。

4在起點區附近應設置熱身區和打蠟調試區。

5滑雪區的停車場應有足夠的空間供誌願者、特奧工作人員、教練和運動員使用。必須按要求就近配置救護車。

器材

1競賽組織者應提供足夠的線路維護設備,諸如雪橇車、鐵鍬和雪道設置器等都是在比賽之前和過程中必須放置手邊的,以在遇到線路事故或惡劣天氣時能夠及時修複線路。

2標記、旗杆和圍欄應能夠確定出線路。標記,應統一尺寸和顏色,間隔放置在線路沿線使運動員在一個標記處能夠清楚地看到下一個標記。應使用旗杆和圍欄阻斷可能使運動員誤入的線路。起始區和終點區應用圍欄圍起來以限製非比賽者和非工作人員的進入。

3如果有必要,圍欄應圍成一個圈。

4橫幅應標記出起始線和終點線,並且指明是特奧比賽之場所。

5應使用具有手動備份係統的電子計時設備,計時1公裏到10公裏的比賽(4個秒表,起點兩個,終點兩個)。100米的比賽應使用比運動員人數至少多2個的秒表計時,每一個賽道一個秒表,另外兩個作為備份。運動員在所有的比賽中都應計時,成績結果表應反映這一政策。比賽中若終點裁判反對計時成績之順序,以終點計時裁判為最終結果。

6賽場應使用質量好的公共通訊係統以幫助比賽工作台、信息傳播和比賽組織,以及比賽的評論。應備有音樂。

7在終點區附近,為了運動員、教練員和觀眾的方便,應設置正式的公告榜,包含運動員名字、號碼、起點順序和其他重要的賽事信息更新(如賽事開始時間、起點和終點氣溫和雪溫、線路中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氣溫和雪溫等等)。在頒獎典禮之前應通知頒獎的時間和地點。

8任何時候,在起點/終點區或者信息中心應備有急救物質和運輸使用的雪橇或帶雪橇的雪車。必須安排持證的醫務人員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