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進入晉王朝(1 / 2)

信上寫道:追蹤巫嶽他們的侍從回報,說在半路被巫嶽用金蟬脫殼之計給甩掉了,不過侍從也探明了巫嶽的方向是望西麵入秦國而去,公孫孚決定親自帶人入秦國尋找雅公主的下落,他請公子苒留在晉國,以免被人追殺,雅公主的事有什麼進展,他會及時派人通知公子苒的。

公子苒他們真是傻眼了!沒有想到巫嶽那麼狡猾,竟然猜到公子苒他們一定會在絳都城守候他們,所以不僅不急於把銷售網收到手,而且還帶他們的人遊花園,兜了一個大圈,往秦國而去,這就是擺明要把這事放一放,和公子苒他們鬥耐性,等他們鬆懈了,他才殺個回馬槍,讓他們無法計算,守不了株,逮不了兔。公子苒他們不得不佩服巫嶽的老謀深算了,怪不得他可以沉得住氣,守在箕疾身邊近三十年了,憑的就是這份計謀和沉穩的耐心。

公子苒本想回鄂不輸牧場等候公孫孚的音信的,但裏克大夫卻硬要把他帶去覲見晉獻公,因為他知道這次自己闖了彌天大禍,如果不把公子苒帶回晉宮將功補過的話,那自己的頸上人頭就別想再要了。公子苒不知道裏克大夫的盤算,看他盛意拳拳的,而且姬雅公主是為了自己而離開晉宮的,於情於理,自己也應該去向晉獻公賠不是才對,而且自己是真心喜歡姬雅公主的,也應該趁此機會向晉獻公示好,以期將來他可以把姬雅公主許配給自己,於是他便跟隨裏克大夫前去晉宮拜見晉獻公了。

裏克大夫讓荀智有帶同不棄跟隨他們一同入宮覲見獻公,多一份功勞進獻,功過相抵,料想獻公也不好降重罪給自己吧。

晉獻公得知雅公主沒有了下落,固然神傷,擔心不已,但看到公子苒一表人材,氣宇軒昂,心中甚是喜歡,不禁暗歎女兒的眼光獨到!

為了挾持公子苒,用他來製約秦王宣公,晉獻公原本已經考慮再三了:如果把公子苒留在宮外的驛館中的話,那麼就不能限製他的自由,公子苒隨時都可以離開絳都城了,要是自己派兵把守驛館的話,那麼勢必引起公子苒的懷疑,到時隻怕弄巧成拙,裏外不是人了;如果把他留在宮中,又怕日夜與雅兒相對,惹人閑話。正是進退兩難時,沒想到姬雅公主竟然一時間無法回宮,獻公一方麵擔心女兒的安危,但另一方麵又心中暗喜:雅兒不在宮中,他便可以冠冕堂皇地請公子苒住在宮裏,而不怕落人話柄了。

於是獻公便盛意邀請公子苒住在宮中,說什麼公子苒乃秦國大王子,來到晉國,他自然應該略盡地主之誼,好好款待款待公子苒一番;如果雅兒有什麼消息也可以大家盡快聯係、通報,少卻了路上奔波勞碌的時間;而且平日也可以與公子苒多多相聚,以慰思女之痛。

公子苒本想推卻,但心中也很想了解雅兒長年生活的地方,能夠親近一下她曾經居住的地方,也可寥慰相思之苦,於是隻好裝作盛情難卻地答應下來。獻公不禁欣喜若狂,他認為自己已經把握住了秦宣公的命脈了,那麼接下來他便可以毫無忌諱地專心計劃攻打霍、魏、耿三國,而不怕受到秦國的製約了。

對於雅公主無意中收服了崇山山寨,獻公自然滿心歡喜,更確切的認同雅公主是上天派下來的貴人了,如今看到不棄年輕有為,俊朗非凡,看到朝中又添一員猛將,自是心中高興。於是封不棄為守軍副將,以期將來為國效勞。並當即命人設宴款待眾人,而對於裏克大夫的過失,由於把公子苒帶回宮中,又不費一兵一卒招降了崇山山賊,這功過相抵,便不言語,不與追究了。

宴後,公子苒被安排到離宓香宮最近的,原來公子重耳的寢宮華陽閣內休息。

荀智有則勸不棄隨他一同回家居住,不棄的母親早就勸說不棄要跟隨荀智有左右的,所以不棄也不客氣,隨他回家了。

荀息大夫在朝上早已注意到不棄,覺得他眉宇間頗為眼熟,似乎有種非常熟悉的感覺,但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見過,如今看到他要隨兒子一起回家裏來居住,自是滿心歡喜。

回到荀府,荀息便命人設宴,歡迎不棄的到來。

荀息按耐不住心中疑惑,便在席上詢問不棄的家世了,不棄想到母親的話,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荀智有見他支支吾吾的,以為不棄是因為山寨的怪異規矩而感到難以啟齒,於是便為他解圍,說不棄的父親就是崇山山寨已故大當家----箕疾,並把箕疾被害的事由略略提了一下。

荀息一聽便釋懷地感歎到:“早就聽說崇山的大當家是個有勇有謀的帥才,在崇山之上設立了重重防衛機關,我晉國兵馬幾度前去清剿都無功而返。要不是邊境一直紛擾不斷,而朝中也事務繁忙,脫不了身,老夫早就想領軍前去會會大當家的,沒想到現在竟再也沒有機會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