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堅定自我信念
自信心作為成材的重要條件,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過強的自我否定是一種壞習慣,是一種很強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常常有些學生總是覺得自己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缺乏自信,不能正視現實,低估自己的能力,不願與同學交流溝通,對什麼都喪失信心。其實這種現象就是自我否定的毛病,然而當這種毛病一旦養成習慣,則後患無窮。因此特提醒廣大青少年們,一定要改掉自我否定的習慣,否則將是你走向成功的絆腳石。
1承認錯誤是一種高尚精神
不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怕一次又一次地改正這些錯誤,這樣,我們就會登上山頂。
——列寧
如果青少年犯了錯誤,承不承認錯誤是態度問題,不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能夠去正視承擔自己犯下的錯誤也是青少年自信的一種表現方式。有時候承認自己的錯誤和道歉不能解決問題,但道歉是青少年正視問題、反省錯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敢於承擔的開始,有人說中國人不愛承認錯誤,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太要麵子。青少年在生活中要敢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不僅是青少年改正錯誤的開始,它同時也一種高尚的精神。
認錯是美德
美國一個職員哈威,有一次因工作失誤錯發給一名請病假的員工全薪。他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後,就通知那名員工,並解釋說需要糾正這項錯誤,要在下月發工資時減去這次因失誤多付的工資。那名員工說這會給他帶來嚴重的財務問題,因此要求分期扣除他多領的薪水。但這樣做須經過老板的批準。哈鹹知道,這樣做會使老板深為不滿,但這一切混亂都是自己錯誤造成的,必須由自己對告訴老板。
他滿懷歉意地走進老板的辦公室,如實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板,老板大發脾氣地說這是人事部的失誤,但哈威解釋說是他自己的錯誤。老板又說這是因為會計部門工作的疏忽,哈威重複地說是他自己的錯誤,老板又開始責怪辦公室另外兩個同事,但哈威堅持認為這是自己的錯誤。最後老板很欣賞地看著哈威:“好,這是你的錯誤,現在就按你自己的方案解決吧。”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哈威沒有回避錯誤,而是勇敢地承擔了一切,從這件事以後,老板開始對他很器重。
一個人所犯的最大錯誤是想去掩飾曾經的錯誤,所以在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承認錯誤,這也是一個人相信自己以後不會再犯同樣錯誤的表現,是一種很高尚的品質。
這裏有一則很小但是很能生動地詮釋承認錯誤的這種品質。有一天,華盛頓想試試父親前幾天買來的那把新斧頭是否鋒利,就來到家裏的大果園裏,掄起斧頭把一棵小櫻桃樹砍倒了。那天吃過晚飯後,華盛頓的父親很嚴肅的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他看著每個人,質問道:“是誰砍了我的櫻桃樹?你們知道這棵櫻桃樹是我花了多少錢才買來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說:“不是我。”有的人在私下小聲議論。這時隻有華盛頓坐在一邊,低著頭沒有說話。他被嚇壞了,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闖了大禍。“該怎麼辦?我要不要說實話呢?”華盛頓感到父親嚴厲的目光在看著自己,其他的家人也像在議論自己。他很猶豫,真想藏起來,躲過這個難堪的時刻。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他看看父親,站起身說:“爸爸,我要鼓起勇氣承認錯誤。櫻桃樹是我用斧頭砍倒的。”大家都吃驚地望著華盛頓。父親聽了愣了一會兒,隨後很快露出了笑容。他高興地說:“好孩子,你的承認錯誤的這種精神比櫻桃樹更有價值!”
這則小故事告訴青少年一個簡單的道理:“要敢於承認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其實不可怕,可怕和可悲的是犯錯後不敢正視、不敢承認。誠然,認錯是痛苦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事後認錯。青少年在犯了錯誤之後,要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在改正錯誤中成長
古語說的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是很偉大的人,也難免會犯過錯。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認錯和改過遷善,這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必備品質。
古時候。齊宣王想修築大宮殿,修了三年還沒有建成,卻沒有一個大臣進諫。這時一個叫春居的士人怕長此下去會對國力有傷,冒死去見齊宣王說:“如果國君做事不考慮百姓的承受能力,算的上是賢德嗎?”齊宣王說:“當然算不上。”春居又說:“現在您修建大宮殿,麵積超過了一百畝,宮殿有三百個門,憑齊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建了三年還沒有建不成。群臣卻沒有一個人敢於進諫,請問大王算的上是有臣子嗎?”齊宣王沉吟片刻說:“等於王沒有臣子。”春居又說:“我請求回避了。”說完掉頭就退下了。齊宣王恍然大悟,急忙起身叫道:“春子,請回來!你為什麼此時才來勸阻我?我馬上下令停止修建宮殿。”並轉身對史官說:“要把這件事寫到史書上:我想修建大宮殿,這樣是很不賢德,是春子阻止了我,才使我不那麼勞民傷財。”
改過需青少年培養開闊的胸襟、豁達的心境。青少年能夠具備改過遷善的能力,才能夠算是自己主宰自己。要真正做到,而不是讓自己停留在後悔煩惱上,更不能文過飾非。改過遷善,是青少年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而且必須遵守和施行的原則。
曆史對現在的青少年來說是一麵鏡子,青少年要懂的“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的道理。不怕有錯誤和過失,關鍵是如何對待它。承認錯誤不是終點,而是要改正錯誤,在不斷的自我完善中進步。
勇於認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青少年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認錯也是自信的一種表現。敢於承認錯誤的人是一個值得欣賞的人,是一個誠實的人,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陶行知老先生曾有這樣一副對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青少年在錯誤的麵前,要勇敢認錯,知錯就改。
2自我否定是個壞習慣
自暴自棄,這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並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汁。
——馬克思
一味地自我否定是青少年的壞習慣,是不自信地表現,在生活學習中要多多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很強的自信心,他們既會在自己內心裏相信自己,也會在公眾麵前表現出這樣自信心。成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自我否定是導致人失敗的重要因素,它致使青少年不自信,對順利的成長發展極為不利。
自我否定者需要自信
自我否定就是不相信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還能相信什麼呢?青少年的自信心是一種很大的力量。一介人自信的力量還沒有達到和惡習對抗、以及與命運對抗的程度時,很多人就開始不自信,開始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的青少年最好用自信來愛護自己。自信是預先在心裏塑造一個新我,然後觀察新自己的成長,而找回自信。
自信要求自我否定的青少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相信人的力量,包括相信自己具備人類應有的美德。自信還是相信自己擁有戰勝困難的力量。
這裏有一則很有啟發意義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關閉耳朵走自己的路》:有一次,一群蛤蟆舉行了攀登比賽,規則就是:誰先爬到高塔的頂上誰就贏。比賽開始了,圍觀者都說:“這太難了!”,蛤蟆們都在途中紛紛泄氣了,最後隻有一隻蛤蟆爬上了塔頂,它是一隻耳聾的蛤蟆,隻有它一個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告訴青少年在生活中一定要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不然必將終身後悔。在奮鬥的過程中不要懷疑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要怕困難。
每個青少年都有對前路感到茫然的時刻,周遭驟而變得晦暗灰沉,人就開始畏縮起來,遲疑著不敢往前一步。然而,當自信的那盞心燈漸亮,一切又回複正常了,樂觀和自信的性情再度發揮鞭策作用,還仿佛有一首伴行曲,鼓舞著青少年奮鬥不息的心。
對於在生活中愛自我否定者來說,缺乏的是一種內在的自我價值感。自我否定是個體感受到自我的價值被貶低或否定的內心體驗。這種貶低或是否定可能來自於當事人自己,也可能由於外界的評價,但更多的時候是兩者兼而有之。很多青少年要想克服自我否定就應自信,自我否定者往往有著超出常人幾倍的自信需求,對於自我否定者需要的是調整對自我的認識角度,更需要的是通過不斷地發展自我建立一種獨特的人生優勢。惟有在雄厚的生活學習的實力之上建立起一種內在的自信,自我否定者才不會因遭遇一些挫折、侮辱而輕易貶低、否定自己,才會擺脫這一切的負麵影響,從而更健康地成長。
不再自我否定
今天記錄著昨天故事,明天記錄今天,不再自我否定是青少年在成長中應學會的,相信自己不再猶豫,超越自我否定給自己帶來的不良影響,讓自己的生活更樂觀、快樂。
自我否定這個壞習慣隻會把青少年引向失敗,這是顯而易見的。自我否定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一個自我否定的青少年往往過低評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質,總是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處比,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慚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不思進取,有的青少年甚至沉淪。
因此,青少年克服自我否定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那麼青少年要怎麼樣才能遠離自我否定呢?
1客觀地了解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愛自我否定的青少年不妨將自己的興趣、嗜好、能力和特長全部列出來,哪怕是很細微的東西也不要忽略。你會發現很多都是需要在生活中堅持的,根本沒有必要去否定。
2在想自我否定時轉移注意力。不要老是關注自己的成敗得失,而應將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對自己成長有益的事情上去,從中獲得的樂趣與成就感將強化你的自信,驅散自我否定的陰影,從而慢慢改變自己愛自我否定的習慣。
3用行動向自己證明自己能行。看一件事有沒有價值,根本用不著進行什麼深奧的思考,隻要做好了它就有價值。因此,可以先選擇一件自己最認同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後,再去找一個目標。這樣,每一次成功都將強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我否定習慣,也會使自己漸漸遠離自我否定的壞習慣。
“自信”這個詞裏麵藏有禪機,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心,就是在生活中不盲目地去自我否定。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心,生活中的一切都會安穩下來。剩下的就是努力做該做的事。自信就是一種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的那份瀟灑,自信就是不屑於埋沒於庸俗塵世的一種聲音,這種穿透了世俗的音律如一抹雨後的彩虹,它在空中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托起我奔向未來的方向。堅持相信自己,遠離自我否定。
3隻有試了才知道行不行
失敗了,你可能會失望;但如果不去嚐試,那麼注定要失敗。
——貝弗利·西爾斯
現實生活中,青少年總習慣去走別人走過的路,少數服從多數的理念認我們偏執地認為大多數人走過的路是不會錯,不自信不敢嚐試的想法隻會凍結人的思維,阻礙前進的腳步。自信的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想不尋常的問題,走不尋常的路,凡事快人一步,是獲得成功的保證。所以,青少年們要想為成功揚帆起航,就要在生活中敢於嚐試,隻有試了之後才知道行不行。隻有敢於自我完善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造,才能不斷“脫胎換骨”。
勇於嚐試
勇於嚐試是一個人的品質,嚐試了一千次,失敗了很多次。雖然屢遭失敗,裏麵卻孕育著成功。勇於探索嚐試也是一個人自信的表現。
青少年在生活中要勇於去嚐試,隻有試過才知道行不行。在嚐試中遇到的困難就是你的良師益友,他能夠讓你發現很多你不做時看不到的問題。對於渴望成功的青少年來說:“敢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成功的人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總是先例的破壞者。而正是敢嚐試別人沒有嚐試過的東西,才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有一個糖果商人,雖然擁有自己的糖果廠和經銷部,但由於規模太小,加上各大廠商的競爭激烈,生意也很是蕭條,若不改變現狀,工廠將麵臨倒閉。糖果商每天夜不能寐,但還是想不出好的辦法。一天,他實在是想不出好辦法,就一個人到街上轉,不遠處看到一群孩子在玩遊戲,就走過去在旁邊觀看,很快就被孩子們的遊戲吸引住了。
那些孩子們在做一個“幸運糖”的遊戲,規則是:把一些糖果平均放在幾個口袋裏,由一個人把一顆大家選出來的“幸運糖”隨意的放進其中的一個口袋裏,然後所有人再隨意選一個口袋,從中拿出一個糖果,如果誰有幸拿到“幸運糖”,他就能享受特權,即他就是皇帝,其他人都是臣民,每人要上供一顆糖給他……看完這個遊戲,他的腦子靈光一閃,想出一個挽救公司的辦法。
在那個時候,糖果的價錢隻要1分錢,糖果商把自己的糖果改名為“幸運”,並在糖果包裏包上1分錢作為“幸運品”,誰如果誰有幸買的裝有錢幣的糖果後,就可以免費得到裏麵的錢。而在其他的糖果包裏放上眾多可愛的小動物形象作為獎勵。此後,糖果商開始不惜一切血本的做廣告,大量地投入生產,並在報紙、電台打出口號:“打開,它就是你的!”把“幸運”糖描說成是一種能給人們帶來幸運和驚喜的物品。果然,由於方法奇特新穎,又抓住孩子們的心理,他的糖果一時聞名全國,銷量也迅速漲了幾百倍。就在“幸運”糖果走紅時,其他的一些糖果商也都紛紛模仿,雖銷量也有所提高,但都無法和它相比,很快的,“幸運”糖果就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成為糖果業第一個在這方麵勇於嚐試的人。
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雖不盡相同,但人人都想成功,雖然有的人成為科學家,有人成為百萬富翁,但多數人則是平平淡淡走了坎坷一生,甚至會一事無成。為何有如此大的差別,或許你會說,那些科學家、發明家是天才、遇到好機遇,但你可曾發現所有的成功人無不是嚐試的人,他們懂得運用自己的思維,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他們知道,如果不能領先他人,而是一味地去跟隨別人的腳步,那麼就永遠隻有做走在別人後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