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來了個新人33(1 / 2)

第三十三章

任漪蘋的母親董世琪是個上海人,當年為了愛情,跟著任漪蘋的父親任中源來到了H省,在上海千裏迢迢之外的H市落戶成家。

盡管董世琪和任中源兩情相悅,婚後生活非常美滿,也有了這麼可愛的女兒,可是董世琪總是思念著上海,希望有個上海女婿。

任中源和董世琪都是H市的民建組織成員。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是中共政治協商製度中的參政黨。

任中源和董世琪都是科技人士,怎麼會和民建這樣的政治組織掛上鉤哪?

董世琪的母親榮婷婷,似乎沒有什麼名聲,可是提到她的堂兄榮毅仁,也就無人不曉了。榮婷婷是榮毅仁嫡親的堂妹,共一個祖父榮宗敬,都是出自無錫梁溪的榮氏家族。而且,榮婷婷出自大房,榮毅仁其實是出自二房。

榮毅仁的祖父榮宗敬在上海創下了基業,主要是在麵粉和紡織上,成為上海最有錢有名的商人。

正如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劍橋中國史》中所說,“在中國這部曆史長劇中,商人階層隻是一個配角,也許有幾句台詞,聽命於帝王將相、宣傳家和黨魁的擺布。”

在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野蠻擴張下,使得中國的工商業群體舉步維艱,抗戰後日益尖銳的官民經濟矛盾,最終將中國的工商業群體推向了共產黨這一邊。

至於榮德生、榮毅仁父子,在抗戰勝利後接連發生的牢獄之災,軍警法庭的敲詐勒索,青幫流氓的不法橫行,金融體製的混亂和沒落……這一切,使他們逐漸對國民黨南京政權失去了信任。

上海解放以後,考慮到榮家在工商界的地位和國內外的影響力,陳毅和上海市政府對留在大陸的榮德生尤為關切,對年輕的“紅色小開”榮毅仁尤其刮目相看,希望他們在工商界起到榜樣作用。

榮毅仁被視為新政府和工商界“橋梁”的民建上海市委的常委,榮婷婷也成為民建的委員。

1952年,一把針對工商界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財物、反偷工減料”的熊熊大火燒到黃浦江畔。

這是中共建國以來對中國工商業資本家的第一次重大運動。也是一年前“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三反運動——的繼續。

根據軍管會的精神,上海民建分會會員被分成6組,限期10天之內坦白交代違法事實。

隨著生產停頓、資本家自殺事件上升,薄一波受命到上海指導運動。在他建議下,毛澤東批準了上海對“五反政策”的特別的調整方案。

新方案特別提到,“考慮到統戰需要及經濟生產等種種因素”,對榮毅仁、郭棣活、劉鴻生、經叔平、吳蘊初一類大資本家實行保護過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