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來了個新人61(1 / 1)

第六十一章

顏海萍注意到,在大宗建築材料需求方麵,增長最快的是深圳的客戶;在新型建築材料和進口的高級裝飾材料的提供方麵,也是深圳的客戶。這是經濟特區威力的初步顯現。而且,還會越來越明顯。

其中有個深圳有個大客戶(後來才知道是深發展),準備在H市成立分公司,主要是采購鋼材、木材、水泥等大宗建材;也向內地提供一些新型建築材料和進口的高級裝飾材料。他們看中了顏海萍的能力和人際關係,他們已經明確提出希望顏海萍能辭職,專心一意地來創辦好深圳發展集團開設在H市的分公司,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等顏海萍點頭。

房幗英問顏海萍:“你在這裏搞到了大量鋼材、木材、水泥等大宗建材,可是,你怎麼能又快速又安全地把貨物運到深圳,你想過沒有?”

顏海萍是財務出身,紙上談兵的確有板有眼。可是進入實戰,火候還差了一點。

婆婆的話,讓她一時語哽。

房幗英說:“這樣吧,這個問題我來幫你解決。不過,我希望你第一步還是不要辭職,還是先搞個停薪留職。還有,你把你爹媽都叫來,我們兩家開個會,一起商量一下,好嗎?”

於是,兩家人一起坐了下來,認真商議了一下。

見女兒堅決要求下海經商,顏海萍的父母也表示同意。

但是,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個時候,還得林岩表態。

林岩在母親的開導下,同意了妻子留職停薪去經商,但希望,兒子每個月的生活費隻能增加不能減少。

這也太是小事一樁。

何況還有奶奶、外公外婆在,怎麼會虧待林德明哪!?

顏海萍的勇闖商海,說到底為的還是兒子!

接著,房幗英對大家說:“多說做生意先謀敗再談勝,我看海萍做生意一定成功,我對他有信心。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就要講清楚,那就是生意成功以後,這個利益如何分配?”

顏海萍的父母麵麵相覷,這個問題的確沒有想過。

但是,這的確還是一個大問題。

顏海萍發言了,看來她已經深思熟慮過了。

“我想,我這次下海是倆個家族的整體決定,作為兩家的子女,我想先把林家和顏家的股份比例定下來。如果總數為100股的話,我的意思,林家占80%,顏家占20%。你們看行不行?”

顏海萍的提議合情合理,一次性通過。

“在林家,我和奶奶是主要力量。我的意見是奶奶和我各為30股,即在林家的總額中的各占37.5%。林岩和林德明各10股,即在林家的總比例中的各占12.5%。”顏海萍看了看房幗英,似乎問奶奶是否同意。

房幗英說:“我一個在職幹部還不能這樣搞。這樣吧,把我的30股也改成林德明的,但是在他成人以前我代他管理。這樣,行不行?”

顏海萍見林岩沒有反對意見,就說:“就按奶奶的意思辦!”

林家議好議顏家,顏海萍的父親說:“我們的20股也都寫在顏海龍的名下,我們代他管理。”

從來不吭聲的顏海龍突然說話了:“我的股份也給林德明,我隻有這個外甥,我的股份都給他。”

在座的眾人都傻了眼了,都以為顏海龍者,智障人士也,想不到,在這點上他比正常人還清楚。

顏海萍感激地看著自己的弟弟,心想,這個弟弟我一定不能虧待他!

顏海萍的父母也許會有想法,但是,這是唯一的兒子自己的話,或者說是他的心願,也就隨他吧。

家族的會議最後付諸現實。

在日後成立的“海岩建材實業公司”、“海岩建築工程隊”、“海岩建築有限公司”、“海岩建設總公司”或規模更大的“海岩集團”時,這樣的持股的比率一直不變,一直是堅持著“墨守成規”,沒有任何變更,也沒有任何糾葛。這一點很重要,也讓這個林顏兩家的事業,一上來就有了一個極好的開端並順利進入穩定發展期!

見大原則如此痛快淋漓地定好位,而且合情合理,兩家的利益都兼顧了,房幗英也再次說話。

首先,她相信憑顏海萍活動能力,一定能搞到緊缺建築材料。

H省是建材大省,鋼鐵、水泥、木材等生產在全國名列前茅;H市和H省的對新型建材和高級裝飾材料的需求也在飛速增長;深圳發展集團在這裏辦分公司,這第一步就是走對路了。

但是還有一個環節,房幗英提醒大家必須注意,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運輸的瓶頸現象越來越明顯。

因此,顏海萍搞的又是大宗貨物,這樣的數量要是運到深圳去的,差價是很可觀,總得利潤一定更可觀,但是問題的關鍵是——貨物如何早日到達深圳。這裏,運輸、倉儲、保險等就很關鍵了。

這個問題,房幗英胸有成竹。

她的出手相助,顏海萍的第一單生意終於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