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來了個新人63(1 / 2)

第六十三章

這個工程的成功,“海岩建築工程隊”也發展成為“海岩建築工程公司”了。

還有一點,當年的所有的建設工程利潤結構和成分和如今是大不一樣了。

當年,人工費占工程費用的比例小的很,材料費卻很高。當初的人工費和材料費之比,是一成對九成,至多二八分。

那時候的H市不比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工人一個月能拿到200塊錢已經算是收入很高的了,但是新型材料價格卻非常高昂,有的比如今還要高,因為是新興的,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價。

而如今的建設工程中已經多數為“工料對半”了,亦即是人工費和材料費一半對一半,有些工程,人工費還要超過材料費。

對於林氏夫妻來講,當年物資局這個工程,利潤的大頭恰恰就在材料上,尤其是裝飾材料上,更在新型裝飾材料上。

當初很多都是從南方來的牆紙、新型塗料、精良的小五金構件、進口的瓷磚、釉麵磚、流行的廚房用具和衛生室施設……這裏麵的價格貓膩大的不得了,恰恰夫妻倆都是搞建材的行家,還有著深圳這個新型建裝飾材料的穩固渠道,那進貨的價格要比市麵上的價格要低的多。

“海岩建築工程隊”其實是這個工程的真正的總承包,這個工程中的材料供應都讓“海岩建材實業公司”給包了。夫妻倆同心同德,這個工程賺的利潤,比起一般的工程隊來做要多得多。

夫妻聯手,事業越做越大。

於是,從建材、建築行業起家,逐步發展為“海岩建設總公司”,成為H市的一家品牌企業。

由於這段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顏海萍和林岩也開始從單一的建材、建築工程領域涉足到房地產、金融、商業、服務業等領域,到了2000年,“海岩集團”成立。

“海岩集團”第一任總裁是顏海萍,這個時期,“海岩集團”總的股份比率還是維持在林家80%,顏家20%。

顏海萍在世的時候,顏家的股權都是由顏海萍代為管理的,顏氏二老和顏海龍也從不出席“海岩集團”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連象征性的年會也從不出席。

2005年,當顏海萍故世以後,林岩成為了“海岩集團”新的總裁。

顏海萍過世前立下遺囑,把她的股份平均分給丈夫、兒子和她的“智障”弟弟,把“夢海”莊園留給兒子。至於現金和股票等,由丈夫和兒子共同繼承。

此時,“海岩集團”的總股份調整為:林德明占總股份的50%,仍然由房幗英代管;林岩20%,顏家30%。

顏海萍故世後不久,顏家開始委派了幾名律師作為代表,出席“海岩集團”有關會議,甚至還有派出常駐代表在“海岩集團”設立了辦公室。

盡管在“海岩集團”的經營方麵,顏家還沒有實際參加和深入,但是和原來百事不問相比,悠悠然地前進了一步。

“薑還是老的辣”!

今天,從林德明嘴裏的一句話,林岩才知道,母親考慮的更遠。

其實,即便顏海萍在世時,母親房幗英對“海岩集團”的控製也沒有放棄,許多重大的措施,其實都是按照母親的意願來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