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才
企業管理出版社的朋友送來互聯網領域從業者的一本文集,囑我寫序。看到作者,以及作者身後許許多多的同事,從事該領域基礎數據平台服務的創業感受,感慨良多,遂成此文。
南國大地曆來敢為天下先。三十多年前的改革開放即發端於此。五六年前,一些具有創業精神年輕人,在發現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基礎數據領域蘊藏巨大商機之後,對此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實踐,並由此開創了以數據信息作為貿易標的新商業模式“數字貿易”。
經過幾年的發展,數字貿易已經形成了一個從實名製認證,到消費數據信息的采集加工,再到網絡商品信息的發布和搜索的完整產業鏈。始於2009年6月的“數字貿易百城之旅”更是將數字貿易的理念傳播到十多個省份的數十個大中城市。
互聯網時代,網商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應用技術的掌握將直接影響其市場競爭力。對於企業而言,信息交流和信息交換成為商業運作的核心。無論是產品設計、產品生產、交易磋商、產品買賣,還是推銷服務、質量控製,以及業務流程的設計,都需要數字平台來進行溝通。
可以說,數字貿易將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數字貿易可以加快商業運作的節奏,縮短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距離。數字貿易還將促進不同經濟體係的融合,幫助企業激活整合新的創造力。
數字貿易的這批年輕人,在發現互聯網商機無限的同時,也看到了我國互聯網知名企業大部分被外資控股的重重危機。對於國際互聯網界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批年輕人始終保持著高度警覺。建好自己的互聯網品牌,關注我國的信息安全並切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他們追求的一個夢想。
與傳統的戰爭形態相比,網絡戰爭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交戰各方的力量非常不均衡。網絡戰爭是互聯網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雖然國家數量不多,但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網絡戰爭也是互聯網發達國家和互聯網新興國家之間的戰爭,大多數互聯網落後國家是無法與發達國家抗衡;同時,網絡戰爭又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戰爭,為的是獲得網絡空間更大的權力。可以說,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眾所周知,互聯網起源於美國,直到今天,我國互聯網領域的各項技術大多來自國外,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具有首創精神的數字貿易技術,以振興民族經濟為己任,力求讓中華民族的原創網絡技術在全球的網絡經濟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華南師範大學的鄧順國教授在新著《第三次電子商務浪潮》中預言,電子商務經曆了從1995年到2001的第一次浪潮,2001年至今的第二次浪潮,電子商務即將迎來了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主要體現在:全程化、垂直化、移動化、泛在化等方麵,其中以商品搜索引擎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作為最顯著的標誌。
第三次電子商務浪潮已經來臨,這必將是一個群雄競起的時代。致力於建設民族的互聯網品牌,數字貿易這批年輕人懷揣這樣的一個夢想。但願他們“振興民族互聯網,成就更多平凡人”夢想,能夠早日成真。
(劉育才: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