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的運動規則
古代奧運會拳擊比賽規則
拳擊在公元前688年第23屆古奧運會上被列為比賽項目。比賽不分局數,不按體重分級,抽簽決定對手,也不受時間限製。
古代拳擊賽的規則比現代要少。拳擊運動員不分輪次地進行打鬥,不像現代拳擊運動一樣,古代運動員可以在對手倒下後繼續發起攻擊。直到其中一方被打倒在地昏迷或舉起右手表示認輸為止。勝者之間再抽簽拳鬥,直到剩下一人為止。
在成年男子組和少年組當中不分什麼重量級輕量級,比賽的參加人隨便選出。
古代運動員不戴拳擊套,而用軟牛皮裹住手和手腕,露出手指。
基本規則
職業拳擊
雙方選手使用8~10OZ拳套(賽前雙方議定),進行3分鍾一回合的對賽,一場職業拳擊賽為 4回合,6回合、10回合、12回合。
WSB拳擊聯賽
WSB拳擊聯賽每場比賽為5個回合,每回合3分鍾。
中國拳擊聯賽
中國拳擊聯賽每場比賽為4個回合,每回合3分鍾,比賽時,雙方頭戴矽膠製透明頭盔,身穿護胸進行比賽。
場地用具
拳擊台
國際拳擊聯盟規定,國際拳擊錦標賽、奧運會拳擊比賽、世界杯拳擊賽等國際正式比賽的拳擊台最大不得超過 610米見方。一般比賽的拳擊台可在490米見方~610米見方。
在拳擊台的一個中立角處設置專用台階,供場外醫生和台上裁判專用,同時避免比賽雙方的任何接觸。台上的四角均有固定在台角的立柱,四個立柱間用三條粗繩圍攔成一個正方形空間,以保護運動員。台上四個角落處均放有5~7厘米厚,20厘米寬的軟護墊,運動員雙方分為紅色和藍色,仲裁席左邊的應放紅護墊,為紅角方,對麵角放藍護墊為藍角方,另外兩個角放白色軟護墊,為中立角。中立角處要放置兩個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員放用過的止血棉球和紗布。
比賽用的拳擊台麵必須要堅固結實,平整穩固,不能在台麵上有任何障礙,台麵上要有15厘~20厘米的厚氈子或橡膠墊,軟硬適度。台表麵的帆布要拉正固定,平貼台麵,便於運動員在台麵上做任何技術動作。
拳擊台四周的圍繩要堅固結實,一般用3厘米到5厘米直徑的粗繩。拳擊台每側有3道圍繩,從四角的固定豎杆上拉出,3 道圍繩距離拳擊台麵的高度分別為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
圍繩應用柔軟光滑的材料裹起來,以免擦傷運動員。拳擊台圍繩以外四周至少要有50厘米的繩外台麵,以保證運動員不致失足掉下拳擊台。為了使圍繩更加穩固,四周的圍繩均須用兩條質地緊密,寬度3~4厘米的帆布以同等距離上下固定住。拳擊台的圍繩也可用四道繩子,每根圍繩離台麵的高度分別為406厘米、71l厘米、1016厘米和1321厘米。
護手繃帶
拳擊比賽標準護手繃帶長25米,寬5厘米。歐洲拳擊錦標賽、世界拳擊錦標賽、世界杯拳擊賽和奧運會拳擊比賽的主辦國,應為每名參賽運動員的每場比賽提供繃帶。繃帶由拳套管理員發給拳手拳套的同時發放,而且每場比賽必須發放新的繃帶。參賽運動員必須使用大會統一發放的繃帶。
護手繃帶一般都采用吸水性很強的棉紗製成,不要用其它質地的布料。纏護手繃帶時,要注意腕部可以適當地纏的緊一些,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纏的過緊,因為纏的過緊,會使手指失去活動餘地,影響技術動作的使用發揮。纏護手繃帶的方法和順序,可以按的順序進行。
拳擊手套
根據國際拳擊聯盟的規定,拳擊運動員在參加拳擊比賽時,一定要戴拳擊手套。拳擊比賽時按體重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級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級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擊比賽時,組委會要準備好兩副和賽同樣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備運動員手套出現問題時隨時更換。
參加國際比賽時,運動員所用的手套要經過國際拳聯代表的檢查許可,才能使用。我國拳擊比賽用手套必須經過中國拳協批準,而且一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的手套必須是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產品。按照規定,手套的套峰擊打麵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標出,以便在運動員擊打時,台上裁判員和評判員都能判別出運動員是否用拳鋒部位擊打對方。拳套不能有絲毫破損,帶子要結紮在拳套背部,長出的帶子塞進套筒,露在手套背麵的結頭處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長不應超過75厘米,寬不應超過25厘米。
按規則規定,台上裁判員每場比賽都要檢查兩個參賽者是否戴用符合規則的拳套,並要檢查拳套填充物的軟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損等,如發現上述問題,應馬上讓運動員更換拳套,更換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分鍾,一般是1分鍾的時間。比賽中拳套上的帶子鬆了,台上裁判應幫助係緊,但如果發現運動員故意解開帶子,台上裁判應該立即警告該運動員。
拳擊服裝與護具
拳擊服裝包括背心、短褲和軟底鞋。背心應鬆緊適宜,不能影響技術動作的發揮。拳擊短褲要寬鬆長大,褲長必須到大腿部位的一半,不能讓護襠有所暴露,更不能影響比賽。拳手必須穿軟底鞋,而且要綁緊牢靠。比賽時如果服裝出現問題,台上裁判員應立即暫停比賽,給運動員1分鍾的時間更換、最多不超過2 分鍾,運動員應準備好備用服裝,以備更換。
拳擊的護具包括護頭、護齒和護襠。參加比賽時運動員必須使用護頭,雙方運動員,護頭的規格、樣式要統一,一方為紅 色,一方為藍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而且所用護頭必須是國家拳協批準認可的統一護頭。(WSB不用戴護具)。
規則規定,比賽時運動員必須使用護齒,護齒的大小應合 適。如果運動員沒有自帶護齒,東道主有義務提供。比賽時不允 許運動員故意吐出護齒,否則要受警告。如果護齒被打掉,台上 裁判員撿起後把拳手帶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衝洗幹淨後,再由台上裁判員給運動員戴好。運動員不能隨意更換護齒;不戴護齒,比賽不能進行。運動員要穿戴護襠,如果護襠脫落或損壞, 要及時更換和穿戴好,在1分鍾內不能換好時,運動員可不戴護襠繼續打滿該回合,然後在休息時更換護襠。如果休息時不能及時穿戴好護襠,比賽則不能繼續下去。
根據國際拳聯的規定,拳擊運動員在參加拳擊比賽時,一定要戴拳擊手套。拳擊比賽時按體重級別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級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級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擊比賽時,組委會要準備好兩副和賽同樣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備運動員手套出現問題時隨時更換。
參加國際比賽時,運動員所用的手套要經過國際拳聯代表的檢查許可,才能使用。我國拳擊比賽用手套必須經過中國拳協批準,而且一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的手套必須是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產品。按照規定,手套的套峰擊打麵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標出,以便在運動員擊打時,台上裁判員和評判員都能判別出運動員是否用拳鋒部位擊打對方。拳套不能有絲毫破損,帶子要結紮在拳套背部,長出的帶子塞進套筒,露在手套背麵的結頭處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長不應超過75厘米,寬不應超過25厘 米。比賽期間,要有兩名拳套管理人員專門檢查拳套,如果懷疑手套有問題,管理人員有責任和義務檢查運動員的拳套以及繃帶是否符合規則要求。 按規則規定,台上裁判員每場比賽都要檢查兩個參賽者是否戴用符合規則的拳套,並要檢查拳套填充物的軟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損等,如發現上述問題,應馬上讓運動員更換拳套,更換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分鍾,一般是1分鍾的時間。比賽中拳套上的帶子鬆了,台上裁判應幫助係緊,但如果發現運動員故意解開帶子,台上裁判應該立即警告該運動員。
拳擊比賽規則
比賽
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隻進行男子拳擊賽。拳擊比賽由兩位選手在方形拳擊台上進行。在業餘拳擊比賽中,比賽的目標是通過擊打對手獲得點數或造成對手無法繼續比賽。
拳擊手必須佩戴拳擊手套,隻允許用握緊的拳頭擊打對方腰際以上側麵、正麵部位。在悉尼奧運會中,每一場拳擊比賽包括四個回合,每回合二分鍾,每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鍾。以前的奧林匹克拳擊賽每一場三個回合,每回合三分鍾,但醫學報告表明新賽製能減少拳擊手在比賽中所受的身體傷害。
比賽時間
根據國際業餘拳聯的規則規定,自1997年起,業餘拳擊比賽實行5回合製,每回合2分鍾,回合間休息1分鍾。職業拳擊比賽一般采用4~12回合製,這要根據比賽雙方經 紀人的協商而定;最多時比賽達到15回合;每回合3分鍾,回合間休息1分鍾。
得分
鈴聲響起,拳擊比賽的一個回合就開始。拳擊手相互逼近,企圖有效擊打對方得分。用握緊的手套拳峰部位對對方身體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擊中,得一分。有效擊中部位包括對方頭的正麵和側麵,腰際以上上體的正麵和側麵。對臂部的擊中無效。對有效擊中部分的擊中如果裁定不構成打擊力量,則不得分。
由5人評判小組來決定擊中是否得分,電子記分係統將確保隻有在五名評判員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時才記分。每一個評判員麵前有兩個按鈕,一個按鈕代表一個選手。當評判員認為選手對對手有一次有效擊中時可按一下相應當按鈕。隻有至少三名評判員在相互相差不到一秒的時間之內按下同一按鈕,記分係統才記分。
拳擊手一次有效擊中可得一分,點數通過電子係統計算。當兩位拳擊選手在近距離搏鬥中快速連續相互擊打對方時,每一方都無法實施有足夠打擊力量的擊打。這時候,評判員可等到近戰結束,給占優勢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擊比賽結束時,合計每個評判員所給的點數,獲得多數評判員評定的點數較多者被宣布為優勝者。如果兩位選手的最後所獲點數相同,評判員將通過評定哪位選手在比賽場麵上占優或體育作風較佳來決定優勝者的歸屬。如果評判員在衡量這些因素後評定依然持平,這是他們可以轉而考慮選手的防守技能來作出最後評定。
(擊)倒地和(擊)倒地不起
在一場拳擊比賽中,拳擊手在被擊中後腳以上身體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觸台麵可判為倒地。在被擊中後身體部分跌出圍繩以外或體力不支依靠或懸掛在圍繩上,或者在受到重擊後,雖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員認為無法繼續比賽時,選手都應被判為倒地。當拳擊手被擊倒後,場上裁判開始從1到10數秒數。現在已采用電子數秒設備,每數一次設備會發出一聲嘟聲,但是台上裁判經常自己來數秒。台上裁判在數秒時要求保持一隻手在倒地選手的麵前,用手勢表明數秒的數字。在數到10秒後,如果倒地選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對方擊倒對手獲勝。
即使倒地選手立刻站立起來,也不能繼續比賽,他必須先接受台上裁判員的8次數秒。在數秒到8後,在認為比賽可以繼續時,台上裁判員會命令“開始”繼續比賽。如果被擊倒選手在站立起來後再在無擊打情況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員開始一次8次數秒。
倒地並正在被數秒的選手隻有在決賽的最後一個回合結束鈴聲響時才可以被終止數秒,避免被判失敗。在其他回合和比賽中,台上裁判員在鈴聲響後繼續數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