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初現雪徑月
(冬季第一月)
12月21日——1月20日太陽進入摩羯宮
欄目
一年12個月的陽光組詩
冬天是本書
森林記事
農莊生活
都市新聞
國外新聞
追獵
各方呼叫
打靶場:第十場競賽
通告:“神眼”稱號競賽
一年12個月的陽光組詩
12月,天寒地凍。12月的地麵鋪上了冰板路,12月的大地被銀冰封住。12月是一年的結束,也是冬季的開端。
水已經做完了它的事:往日洶湧澎湃的大江大河都被它封上了一層冰。大地和森林都裹上了厚厚的雪衣。太陽藏到了烏雲的後麵。白天越來越短,黑夜逐漸變長了。
有多少植物枯死了,被埋葬在積雪下麵。一年生的植物按期長成,開花,結果,然後枯敗,重新化為它們所依靠生長的泥土。與這些植物一樣,成千上萬不知冰為何物的夏蟲,也隨之化為灰燼。
但是,植物留下了種子,動物產了卵。到了一定的日子,太陽就像童話《白雪公主》裏的那個漂亮王子一樣,用自己的熱吻來喚醒它們的生命。它們便從泥土裏重新創造出生物體。這些多年生的動物和植物竟有能力度過北方那漫長的嚴冬,直至來年春天。現在冬季的威風還沒完全使出來,太陽的誕辰——12月23日,卻馬上就要到來了!
太陽回到了人間,生命將沐浴陽光複蘇。
當然,眼下,無論怎樣,需要先把冬季熬過去。
冬天是本書
白雪覆蓋大地,一片銀裝素裹。田野和林中空地,像一本攤開的大書的書頁:平平的,沒有一絲皺褶;幹幹淨淨的,沒有一個字。無論人還是動物,隻要從這書頁上麵走過,都會留下自己的印跡,仿佛寫下了如下的字句:“某某到過此地。”
白天下了一天的雪,到晚上雪過天晴時,這書頁重新變得潔白。第二天早晨,你會發現,這張白紙上印滿了各式各樣神秘的符號,條條、點點。這說明夜間有各式各樣的森林居民曾經光顧過,它們或奔走,或跳躍地幹著自己的事情。
那麼,是哪些森林居民來過呢?它們又幹了些什麼事?
得趕緊分辨這些難懂的符號,讀懂這些神秘的字句。否則,如果再有一場雪降臨,那麼就會像人把這本書翻到了下一頁,眼前又會是一張幹淨、平展的白紙。
不同的讀法
在這本冬書上,每一位林中居民都簽了個字,各有各的筆跡,各有各的符號。人類往往試圖用眼睛來破解這些符號。但除了眼睛之外,還有什麼讀法呢?動物會用鼻子來讀。
比如狗,就是用鼻子來嗅這本冬季大書裏的每一個“字母”。讀過以後,狗就會讀到“這裏有狼來過”,或者“剛才一隻兔子打這兒跑過”這樣一些信息。
嗅覺靈敏的動物這種用鼻子讀書的方法既迅速,又準確,萬無一失。
不同的寫法
通常情況下,動物們是用爪子來書寫的。有的用5個腳趾頭寫,有的用4個腳趾頭寫,有的用蹄子寫。當然,有時它們也用尾巴,用鼻子,甚至用肚子來書寫。
鳥類用腳和尾巴寫字,或者用它們的翅膀寫字。
不同的字辨認方法不同
我們的通訊員學會了通過閱讀這本森林大書裏的種種字跡,來了解發生在森林裏的各種奇聞軼事。他們掌握這門學問可不容易,原來林中居民並不都是規規矩矩地書寫的,有的簽字時喜歡耍耍花招,那就不易辨認了。
灰鼠的字跡很容易辨認,也容易記住。它們在雪地上的跳躍方式,就像兒童玩的跳背遊戲。它跳的時候,短短的前腳支著地,長長的後腳向前伸出老遠,而且大大地叉開。前腳爪印比較小,像兩個並排的小句號;後腳爪印拖得很長,像是孩子的小手指在雪地上劃出來似的。
田鼠的爪印雖然很細微,但是也很簡單,容易辨認。它從雪底下爬出來的時候,往往是先兜個圈子,然後再朝它要去的地方一路跑去,或者回到自己的洞穴裏。這樣,雪地上就留下了一連串的冒號,一個冒號連著一個冒號,而且距離是相等的。
鳥類的筆跡也很容易辨認。比如喜鵲,它的前腳趾在雪上留下小十字,後麵的第四個腳趾,留下一個短短的破折號。在這個十字印跡的兩邊,還會有雙翅邊緣的羽毛所留下的劃痕,就像有人用手指劃過的一樣。而有些地方,它那羽尖參差不齊的長尾巴,免不了在雪上胡亂塗鴉一番。
上述這些字跡還算是老老實實的,沒有花招。
我們毫不費力就可以看出:鬆鼠曾從這棵樹上下來,在雪地上跳了一陣子,然後又爬到樹上去了;一隻老鼠從雪底下鑽出來,跑了一陣,兜了幾個圈子,又鑽回雪底下去了;喜鵲落到了雪地上,它在堅硬的雪殼上跳了一會兒,尾巴在積雪上撲打幾下,抖抖翅膀,然後就飛走了。
可是,你再試著辨認一下狐狸和狼的字跡。你要是沒看慣,那準會被它搞得糊裏糊塗。
小狗與狐狸,大狗與狼
狐狸的腳印和小狗的腳印差不多。區別在於:狐狸是緊緊地把爪子抱成一團,而小狗的爪子是張開的,所留下的足跡也鬆散,顯得輕巧些。
狼的腳印就像大狗的腳印。它們的區別僅僅在於:狼的腳掌兩邊往裏縮攏,因此狼腳印比大狗腳印顯得修長;而狼爪與爪子上的肉墊在雪地上陷得也會更深一些。狼腳掌印的前爪印和後爪印之間的距離,比大狗腳掌印的大一些。狼的前爪留在雪地上的印跡往往是並合在一起的,大狗僅僅是腳趾上的小肉疙瘩留下的印跡有並合之處,這一點與狼不同(右圖的三種腳印:狐狸腳印、狗腳印和狼腳印請比較一下)。
上麵我們所講的僅僅是一些最基本的東西。一行行的狼腳印,其實很難辨認,因為狼喜歡耍花招,把自己的腳印搞亂。狐狸也是這樣。
狼的花招
當你在雪地上發現這樣的足跡時,你可千萬要注意:狼一步步往前走,或者小跑的時候,它的右後腳總是整整齊齊地踩在左前腳的腳印裏,左後腳總是整整齊齊地踩在右前腳的腳印裏。因此,仿佛形成了一條直線,像是一條繩,又像是一把尺。
你看了這樣一行腳印,可能會認為:有一條健壯的狼從這裏跑過去了。
但這是錯誤的判斷,應該這樣讀才對:“有5隻狼從這裏走過去了。”走在頭裏的是一隻聰明的母狼,後麵跟著一隻老公狼,再後麵是3隻小狼。
它們走的時候,後麵一隻狼的腳,總是踩在前麵那隻狼的腳印上,而且非常準確整齊,叫你看了絕對也想不到這兒有5隻狼走過。可千萬要擦亮眼睛啊!隻有這樣,才能成為雪地上的好獵手。獵人們通常把雪地上的足跡稱之為“銀砌獸徑”。
森林如何過冬
樹木會不會因嚴寒而被凍死?當然會。
如果一棵樹整個凍透了,連心兒都凍成了冰,那就凍死了。尤其是在蘇聯那寒冷無比的嚴冬季節,會有很多樹木被凍死,其中大部分是小樹。幸虧樹木都有防寒妙策,它們有辦法使寒氣不深入到自己身體內部去,不然的話,所有的樹木都得被凍死。
吸收陽光雨露、長成枝繁葉茂、結籽落地,所有這些,大樹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同時還會大量耗損自己體內的溫度。樹木若在一個夏天裏,積蓄起充足的能量,到冬天,就不再吸收營養,不再生長發育,不再把能量消耗在繁殖後代上了。它們開始變得收斂深藏,進入冬眠狀態。
葉子會把積蓄在體內的溫度大量地排出去,因此,冬天裏樹木不需要樹葉!樹木拋掉樹葉,摒棄樹葉,就是為了把維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熱量,保藏在自己身體裏麵。同時,落在地上的葉子會逐漸腐爛,腐爛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又會保護樹木柔弱的根部,讓它們免受嚴寒之苦。
這還不算,每一棵樹都有一副“甲胄”,保護植物活的“皮肉”不受寒氣的侵襲。每年夏天,樹木都會在自己樹幹的表皮以內不斷積蓄疏鬆的軟木層,即所謂“不活躍的中間層”。軟木層不透水,也不透空氣。空氣停滯在它的氣孔中,阻擋住樹木活機體中的熱量向外散發。樹齡越大,皮下的軟木層就越厚。這就是那些粗壯的老樹比那些枝幹細嫩的小樹更加耐寒的緣故。
樹木不僅有木栓“甲胄”,如果嚴寒竟然把這層甲胄也穿過的話,那麼在樹身內部還會有一種更加可靠的保護劑——化學保護劑來抵禦嚴寒。在冬季來臨之前,樹木在樹液裏積蓄起各種鹽類和最終轉變為糖的澱粉,這些含有鹽分和糖的溶液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
不過,抵禦嚴寒最好的工具還是柔軟的雪被。大家都知道,細心的園丁們故意把怕冷的小果樹彎到地上,用雪把它們埋起來,這樣它就暖和了。在多雪的冬季,鬆軟的雪被蓋住了森林,那時,不管天氣怎樣冷,樹木也不害怕了。
是的,無論嚴寒有多麼冷酷無情,也凍不死我們北方的森林!
我們的“森林王子”,麵對各種各樣的風霜雨雪,都永遠巍然屹立。
雪底下的草場
周圍一片白色,積雪很深。麵對這種景象,會引起你的憂思。你可能認為什麼也沒有了,花兒早已凋謝,草兒也已幹枯了。人們通常就是這樣想的,而且還自己安慰自己: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人類是無能為力的。
關於大自然,其實我們知道得還非常少!
今天是一個晴朗溫暖的日子,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享受大自然的機會:蹬上滑雪板,滑到我的小牧場上,清除這塊小試驗場上的積雪。
等積雪清除完了,陽光照亮了滿場的花草。這時我才驚奇地發現,這嚴寒的1月的草場,仍然有它獨特的植被:有緊貼在凍土上的、仍然呈現綠色的一簇簇小葉子,有衝破幹燥的土層剛露尖角的綠芽,也有被積雪壓倒在地下的各種小綠草莖。
我在這些植物當中,找到我的一棵毛茛。冬天到來之前,它還繁花似錦,直到現在,在雪下,毛茛的花朵和花蕾都還保存完好,靜候著春季的到來,連花瓣都沒有散落!
你可知道我這小試驗場上有多少種植物嗎?一共有62種呢!其中有36種直到現在還呈現著綠色,有5種上麵還存留著花朵!
你還能說正月裏我們草場上沒有花,也沒有草嗎?
尼·巴布羅娃
森 林 記 事
發生在這裏的幾件林中大事,是我們的森林通訊員在森林裏的“雪徑”上有幸遇到的幾件奇聞軼事。
自作自受的小狐狸
一隻小狐狸在一塊林中空地上發現了田鼠留下的細小足跡。
“哈哈!”它心想,“就要有東西吃啦!”
它並沒有認真地用鼻子“讀一讀”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隻瞧了幾眼,就作出結論:噢,腳印子通到那兒去了,一直通到那個灌木叢下。
“哦!”小狐狸明白了,“原來你躲在樹叢下麵啊!”
於是,小狐狸悄悄地朝樹叢逼近。
它看見雪地裏有個小東西在蠕動,一身灰不溜秋的毛皮,一根短短的尾巴。它一把抓住小東西,上去就是一口。
呸!呸!呸!臭玩意兒,惡心死啦!它連忙吐出小獸,飛快地跑開了。“趕緊吃一口雪吧,哪怕用雪漱漱口也好,這個味兒,實在太難聞了!”小狐狸想。
就這樣,小狐狸的早飯算沒吃成。倒白白地咬死了一隻小獸。
原來,這個小東西既不是田鼠,也不是普通老鼠,是鼩鼱(qú jīng)。
鼩鼱隻是遠遠看上去有點像田鼠,隻要走近一看,一下子就能分辨出來:鼩鼱的嘴比田鼠伸得要長,而且脊背是彎的。它是食蟲獸,跟田鼠、刺蝟是近族。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動物是絕對不會去碰它的,因為它有一股非常厲害的氣味,就像麝香一樣。
小狐狸對此幾乎一無所知,所以吃了大虧。
獾的腳印
森林通訊員在幾棵樹的下麵發現了這樣的足跡:爪印長長的,看了簡直叫人害怕。腳印本身倒不大,跟狐狸腳印差不多,可是爪印又長又直,像釘子似的。這樣的爪,足以劃開任何動物的肚子,再把裏麵的腸子拽出來,甩到一旁。
通訊員小心翼翼地順著腳印走去,終於找到了一個挺大的洞穴。洞穴外麵,能看到這種動物的毛橫七豎八地散落在雪地上。森林通訊員仔細研究發現,細毛是直的,挺硬,有彈力;有的顏色是白的,尖兒是黑的。用這種動物的毛製作中國毛筆大概再合適不過了。
森林通訊員馬上明白了:住在洞裏的是獾。
獾是個陰沉的家夥,但是並不凶惡。看來它是趁這暖和的化雪天,出洞來溜達一陣子。
雪原下麵
初冬時節,雪下得還不多,這時候,無論是生活在田野裏的野獸,還是生活在森林裏的野獸,都是最難熬的。光禿禿的田野被凍得越來越深,即使躲在洞裏,也同樣會覺得寒冷難忍。連鼴(yǎn)鼠都要受罪了,凍土硬得像石頭,它那當鐵鍬用的腳爪,挖起土來費勁極了。那麼,老鼠、田鼠、黃鼬(yòu)、銀貂的命運又會好到哪兒去呢?
好不容易大雪紛飛,下呀,下呀,下個不停。地麵上的積雪也越來越厚,而且整個冬天裏都不會融化。大地一片銀白,如幹燥的雪海,人站在這雪海裏,雪沒到膝蓋。而對那些鳥類來講,諸如鬆雞、琴雞乃至大雷鳥等等,這雪原簡直就是滅頂之災了。老鼠、田鼠、鼩鼱等等,所有不冬眠的穴居小野獸,都從自己的地下住宅裏鑽了出來,在雪海底下跑來跑去。
鼬鼠是一種以鳥類為食的小型食肉動物,它們不知疲倦地在這雪地上鑽來鑽去,活像一隻極小的小海豹。有時候,它們把頭鑽出雪麵,往四周環顧,看有沒有鬆雞等鳥類露出頭來,以便捕食。它們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在雪下鑽到獵物跟前去。
雪原底下比雪層表麵更暖和一些,因為嚴冬的寒氣難以抵達這裏。這厚厚的一層雪,擋住嚴寒,不讓嚴寒接近地麵。很多田鼠這時就在雪原下麵的土地上為自己掘洞,好像要到冬季別墅裏來避寒似的。
還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有一對短尾巴田鼠,用細草和毛做了一個巢,這個巢就築在被雪埋住的一叢灌木的枝條上,巢裏還微微冒著熱氣。就在這個築在積雪深處的溫暖的巢裏,有幾隻小田鼠剛剛出生,身上光溜溜沒有毛,眼睛也還沒睜開呢。外麵的溫度冷得實在可怕,那可是零下20攝氏度哩!
發生雪爆,鹿脫險境
森林通訊員在雪地上發現了一些奇怪的動物足跡,好像記載著一個謎一般的故事:這些足跡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森林通訊員好久也猜不透。
開頭是又小又窄的獸蹄印,步子走得安安穩穩。森林通訊員對此不難解讀:是一隻鹿在緩步前行,似乎並沒有感到某種威脅正在悄悄地逼近它。突然,這些蹄印的旁邊,出現了許多大腳爪印,於是鹿的足跡也就變成奔跑跳躍式的了。
實際情形是這樣的:鹿發現有一隻狼從樹叢中鑽出來了,向它身上橫撲過來。鹿飛快地從狼身旁逃走。
再往前去,狼腳印離鹿腳印越來越近,眼看就要追上了。在一棵倒在地上的大樹旁邊,這兩隻動物的足跡已經完全混合在一起了。
看來,在千鈞一發之際,鹿一下子躥過了大樹幹,狼緊跟在它後麵也躥了過去。
通訊員們又發現,在這粗大樹幹的另一邊,有一個很深的坑,坑裏的積雪,給攪得亂七八糟,拋得四下裏全是,活像這雪底下,有個大炸彈爆炸了似的。
接下來再看,狼的足跡與鹿的足跡就背道而馳了。更讓通訊員們感到奇怪的是,當中不知從哪兒出現一種很大的腳印,挺像人光腳的腳印,隻是前麵歪歪斜斜地長著一些可怕的利爪。
雪裏埋著的是一顆什麼樣的炸彈?這個新發現的足跡究竟是什麼動物留下來的?狼和鹿為什麼要分道揚鑣?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的通訊員們為這些問題絞盡了腦汁。後來,他們好不容易才搞明白,這些帶腳爪的大腳印是誰的,這樣一來,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鹿輕而易舉地跳過了這個倒地的大樹幹,又繼續飛快地往前跑。狼跟在它後麵也跳了起來,不過沒能跳過去,身子太沉了,撲通一聲,從樹幹上滑下來,四腳朝天地掉進了樹幹下麵的一個雪坑裏。原來樹幹底下有個熊洞。
熊正在裏麵舒舒服服地冬眠,它嚇了一大跳,一個縱身跳了起來。於是,冰呀,雪呀,樹枝呀,都帶動得滿天飛,就像一顆炸彈爆炸了一樣。熊飛也似地朝樹林裏逃去了,它以為是獵人來侵襲它,顧不得多想。
當狼頭朝下掉進這個熊洞的時候,才發現了這個龐然大物。狼不由得把鹿也忘了,隻顧自己逃命。
而那隻鹿呢,這時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雪底下的鳥群
一隻兔子正在沼澤地上奔跑跳躍,它從這個草墩,跳上那一個草墩,再從那一個草墩,跳上另一個草墩。當它玩興正濃的時候,忽然一個失足,撲通一聲掉進雪裏,雪一下子沒到了它的耳邊。
這時,兔子覺得腳底下有個活的東西在動。就在這一刹那,從它周圍雪底下,衝出了許多雷鳥,把翅膀震動得山響。兔子嚇壞了,趕緊溜之大吉,退回到森林裏去了。
原來有一群雷鳥住在沼澤地裏雪底下。它們白天從雪中鑽出來,在沼澤地裏漫遊,從泥土中挖出一些酸果子來啄食。啄了一陣,又鑽回雪底下去了。
在那裏,雷鳥又安全又暖和。躲在雪底下,誰也發現不了它們。
冬天的中午
正月裏一個中午,陽光燦爛,白雪掩蓋著的樹林裏,萬籟俱寂。
在一個隱秘的洞穴中,它的主人——一隻熊,睡意正濃。在熊的頭上麵,是被雪壓得墜了下來的喬木與灌木。在那些喬木與灌木之間,又都覆蓋著積雪,看上去就像一座神奇的宮殿,走廊、台階、窗戶、屋頂,應有盡有。這一切都在燦燦發光,數不盡的小雪花,像金剛鑽似的閃著光。
突然,有一個小東西就像從地底下跳出來一樣,直奔一棵樅樹的樹頂。原來這是一隻小巧玲瓏的小鳥兒,翹著尾巴,有著錐子般的尖嘴。它撲撲翅膀,飛到雲杉頂上,發出一連串顫聲的啼囀,響徹了整個森林的上空。
這時,在白雪拱門下地窖的小窗口裏,突然露出一雙綠蒙蒙的眼睛,看上去混混沌沌的。它像是在窺探:春天是不是已經到來了?
這是洞穴的主人熊的眼睛。熊總是在自己洞的牆壁上,留一扇小窗。它從哪一麵進洞去睡覺,這扇小窗就開在哪一麵,以便冬眠時也可以隨時窺探森林裏的動靜。這一次它仍然沒有看見什麼,也沒有聽到什麼,沒什麼意外,在小房子裏,一切平平安安。於是,小窗口上的那隻熊的眼睛又消失了。
樹枝上結冰蓋雪,小鳥兒在枝頭胡亂蹦跳了一陣,又鑽回了雪帽子下的樹根裏的巢。小鳥在樹樁上給自己築了一個過冬的巢,那是個很溫暖的鳥巢,是用苔蘚和柔軟的絨毛築成的。
在嚴寒天氣裏,樹木都沉睡了。樹木的血液、它內部的水分都凝固了。樹林裏,有鋸子伐木的聲音,吱咯吱咯地響個不停。伐木工作要持續整整一個冬天,因為冬季森林裏的木材是最珍貴的,又幹燥,又結實。
鋸下來的木材,還要搬運到大大小小的河流邊,好讓木材在春天隨著河水漂出去。這就需要修幾條寬闊的冰路,人們往雪地上潑大量的水,就像潑成冰場一樣。
農莊的人們除了伐木、造冰路,還要準備春耕生產,如選種和查看培育的秧苗。
成群結隊的灰山雞,這時都紛紛飛到村子裏,在農民的打穀場上暫時居住下來。
雪那麼深,灰山雞可不容易扒開積雪找食物吃;就算是扒開了積雪,下麵還有厚厚的一層冰,它們的爪子並不銳利,想刨開又硬又厚的雪殼把埋在積雪深處的食物取出來,絕非易事。
冬天要捕捉它們相當容易,但這是犯法的,因為法律禁止人們冬天捕捉無助的灰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