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學技術(1 / 1)

二、科學技術

算籌的使用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計算工具。它是一種特殊的小棍,橫截麵呈圓形、方形或三角形,用木、骨、竹等材料製成。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算籌在中國已經普遍使用。春秋時的《孫子算經》,最早記錄了算籌記數的規則。要表示數目,算籌有縱、橫兩種方式,從而十分明確地體現了十進位製記數《春秋》中關於哈雪彗星的記載法,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數學的輝煌成就。從《九章算術》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中國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有了九九乘法表和分數。

到了秦漢時期,算籌有了進一步發展,對它的長短、粗細都有明確的規定。

哈雷彗星的首次記載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非常發達,對彗星的出沒有著長期、精確的記錄。早在春秋時期的魯文公十四年(前613),中國就留下了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根據《春秋》一書的記載,這一年秋七月,哈雷彗星進入了北鬥。西方則遲至公元1世紀才留下了有關哈雷彗星的記錄。此後,從秦王嬴政七年(前240)到清朝宣統二年(1910),哈雷彗星29次回歸,中國都有完整的記錄(也有一說,共記錄了31次)。這些記錄為我們今天研究哈雷彗星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發明家魯班

魯班,本名公輸般或公輸班,生活在春秋戰國之際。因為他是魯國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魯班。《戰國策》、《墨子》和《禮記》對他的事跡都有記載。魯班像

在傳說中,他發明了鑽、刨等木工工具。據說,他曾用木和竹片製成了一種飛鵲,可以連續在天上飛行3天,並為母親製造了一輛木馬車。

根據《墨子》一書的記載,楚惠王攻宋時,魯班為其發明了雲梯——一種克敵製勝的工具。雲梯的發明,大大推進了中國古代的戰爭技術。

因此,魯班被曆代工匠奉為祖師爺。後記

《中國文化史叢書》是一套針對廣大文史愛好者普及中國文化知識的通俗讀物,旨在宏揚中國文化的輝煌成就。該書的編輯出版,除了編委會成員的辛勤工作外,還得到各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他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指導意見,使本書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知識性和普及性。此外,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社科院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等單位提供了許多支持與幫助;河南大學出版社的責任編輯楊鈞及其他各位老師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在此一並致以誠摯的謝意!

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並引用了國內外大量的文獻資料,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一一聯係,在此謹表歉意。同時也希望作者朋友們在見書後,能及時與我們聯係,以便敬奉稿酬。

本 書 編 委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