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北之地,其廣不知孚遠。
窮邊一隅有國三,一承光,二木海、三泰慶。
其中又以泰慶王朝最具實力。
泰慶王朝開國皇帝景廷淵,文治武功均為一時之盛,立國一千三百年。
當代泰慶之主景弘毅,帝號神光,在位垂四十年,文修武備,對外平蠻族、討雪域、拒流賊,對內開教化、發民智、舉賢能。早被稱為繼開國太祖景廷淵、九任帝景萬業後的又一代名主,受泰慶朝萬民景仰。
月有盈虧,雖是一世榮華,景弘毅卻膝下單薄,年近五十尚無子嗣。直至五十三歲頭上,宮中有宮女無瑕夜見流星,得景弘毅寵幸受孕,**歡騰,獲封福妃。舉國為之大慶。
福妃懷胎九月產子,神光帝賜名景嶽,取淵嶽廷深之意,立為太子,一切原如常。
孰料到,景嶽太子周歲後一日,忽一覺睡去,竟不再醒,飲食如故,隻是從此睡而不作。
時光飛逝,景嶽太子如今已七歲。數年間,泰慶朝、承光朝、木海朝乃至南方大洪朝的醫隱雜家也不知來了多少,均不能將太子醫好。好在神光帝景弘毅心思端正,並未遷怒於各方醫士。
民間多傳景嶽太子若非天上異靈下界便是淵底魔尊托生,斷不是尋常人物。民間謠諑多年,為泰慶皇脈憑添了許多異象。
到如今,泰慶朝懸賞名醫榜文的賞金業已升至五百萬金。
深秋,落葉繽紛。
泰慶宮中,黃衫金冠皇者,背手來回不停踱步。
打宮外跑進來個小太監,邊跑邊喊:“皇上,大喜,皇上,大喜!”跪在皇者身前。
神光帝景弘毅停步,雙目瞪著小太監:“說給朕聽。”
小太監道:“皇上,這次來的霍仲大夫果然是高明的,太子的病經他這一瞧,施了針、服了藥,眼看就有起色,剛剛已經醒了。”
神光帝長噓了口氣,向北默禱:“承泰慶朝神明護佑,我兒重見天日。”
泰福宮,原名玉淨宮。因福妃誕下景嶽太子獲賜易名泰福宮。景嶽太子年幼,又因周歲後便患怪症,因之幾年一直在泰福宮由親娘照看。
多年來泰福宮因景嶽太子長眠緣故,明令禁止喧嘩。而今宮外卻圍了上百的宮中嬪妃、侍衛、太監、宮女,人聲鼎沸。神光帝僅帶親隨數人趕來,眾人方止聲垂首分列兩側。
神光帝披開眾人進到宮中,遠遠便見到八九個人中,福妃撫著景嶽太子額頭,見到神光帝進來,拜下去:“陛下大喜,嶽兒可好了。”說罷,喜極而泣。
神光帝上前扶起福妃,道:“辛苦你了。”轉頭細看太子景嶽。
神光帝老來得子,景嶽新生,時時來看。新病時,也時時探視。待經年不愈,恐觸景傷心,便不再來。算來,父子已有四年未見了。
仔細看時,神光帝不禁稱奇。原來他見景嶽雖隻七歲且糾纏床榻多年。但甫一蘇醒,卻唇紅齒白、額尖鼻直、臂長履膝、目綻凝光,竟是根骨清奇、氣勢非凡,雖偎在母親身側,但傲然卓立之勢竟不可抑止,見了神光帝並不畏懼。
神光帝就坐,道:“神醫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