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是景嶽主動攻擊,靈力長刀挾帶著四周的冰屑,自上而下劈向太行異獸之首。
太行異獸不甘示弱,六爪箕張,猱身向上,張口噴吐,腥風驟起,口中一顆黃色丹丸旋轉而起,四周妖氛大起,原來異獸性急,要與對手決一死戰,於是吐出妖丹來,迎著靈力長刀而上。
景嶽靈力長刀自上勢下,力大勢猛,一刀便在太行異獸妖丹之上,耳中隻聽到一聲巨響,景嶽身軀一晃,翩翩落在河岸邊上,側目一看,隻見那柄靈力長刀居然寸寸斷裂。
景嶽一驚,側目仔細看那妖丹,隻見它那妖丹大小如鴿蛋,通體呈橘黃之色,丹周圍有一層氤氳的妖氛繚繞,越發顯得威能不俗,妖丹與他的靈力長刀相碰後,將靈力長刀一舉撞碎,而自身則毫發無傷,溜溜疾速旋轉,妖氛更盛,頗有向景嶽示威之意。
“這就是它的妖丹吧,果然是威力巨大。”景嶽當年曾在師父霍仲練習青蟒術時,見過師父吞吐其丹修行,這太行異獸與霍仲一樣,都是由妖入道,隻不過它修行時日尚短,而霍仲修行年深日久,化為人形,其妖丹碩大無匹,因經正氣宗丹華祖師點撥,傳以秘法,故而也可稱為內丹。
景嶽心中想,這家夥的妖丹雖小,但威力極大,一擊便破了我靈力聚成的長刀,我要如何勝它?一時之間,頗為猶豫,再凝靈力長刀在手,靈盾護身,並不向前。
太行異獸吐出妖丹將景嶽一擊而退,心中頗為得意,揮揮叫了幾聲,馬尾輕擺,步步向前,向景嶽慢慢壓了過去。
這一下氣勢轉換,四周的一眾酸與紛紛振翅鳴叫起來,為太行異獸助威。
景嶽眼看酸與們鼓噪聒叫,心中頗為好笑,笑這幫卷毛畜生居然也同人樣。
這也是景嶽與人鬥法經驗太少,以為太行異獸占了上風。其實,以妖入道者不同於一般世俗凡人修真,其境界晉升相較凡人更易,尤其不同的是,在修煉之初便結妖丹,隨著修行時日不斷累積,其妖丹之力亦不斷壯大,堪稱其本命之寶,而凡俗修道若要成丹,則難逾登天,那本命金丹難成,這便是以妖入道者占的便宜,但另一麵以妖入道者要成金丹則根本不成,除非再行修煉方可,這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太行異獸以妖丹破景嶽的靈力長刀,再正常不過,何況這異獸早已修至築基之期,這還是景嶽入道前積累太厚,現在雖是靈動之期,但卻可以力拒築基之期的獸妖,若是景嶽手中有件趁手的寶兵,要勝太行異獸雖不容易,但也絕非不可能。
此時景嶽有些一籌莫展,其實現在這局麵,若換了一生戰鬥無數的恩師霍仲在旁,必定會出言指點,但可惜師父早逝,如今生平第一次鬥法,對手並不是師門同誼,而是要拚命相搏的獸妖,這也難怪景嶽。
正所謂:戰之力,須生於戰中。
若說景嶽是待磨礪的利刃的話,他這一生注意需要不斷打磨方能成器,那麼眼前這太行異獸就是他人生之中的第一個勁敵,也是利刃成器前的第一塊磨刀之石。
一人一獸動手兩回,主客易位,氣勢這回換到了太行異獸一側,它一步步向景山之主景嶽壓逼過去。
景嶽心中此刻打翻了思緒之海,心想難道自己出世這第一戰就要敗於這畜生嗎?心中頗有不甘,急速思考,對敵之法。
景嶽這些年來翻閱了數不清的各類書籍,其中就包括了管智生與霍仲的筆記,霍仲以妖入道,平生與人鬥法無數,多次性命相搏,實在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他法力既高,戰力也強,戰意又盛,所以與人鬥法,即使二人法力相近,他也往往能夠取得勝利,這正是他最為得意之事,故而將這些鬥法之役詳實錄在筆記之中,其中點滴頗有值得景嶽此刻借鑒之處。
景嶽腦中閃過師父筆記中大量與人鬥法交手的文字,好像師父交手的影像就出現在眼前一般,而另一麵他又想到管智生筆記中的一段內容。
管智生對自己的識聞向來不做第二人想,十分驕傲,他將他平生所曆事件、所識的見聞以及修行心得,統統錄成集子,取名為《管見集》,意為他管智生之見,他常說若他金丹大成,丹消道崩時,有人將他的集子傳世,他的名聲必不在當年編著《列隅通考》的虞犯之下。
《管見集》共分為五卷,其中第四卷專門記錄的是管智生多年以來收集的五方世界古往今來的大戰,另有他總結出的諸多鬥法秘要,稱為《鬥戰勝經》,其中包括了許多同門、同級之戰,也有許多不同門派、不同修行等級的鬥法,其中鬥法取勝之鑰,以他所見一一記錄下來,其中有一篇叫做《鬥妖篇》,專門講述曆來降妖的法門訣竅。
這一刻,這幾篇典籍飛入腦海之中,就如靈光在眼前一閃而過,景嶽大呼妙也,雙手一分,幾成十字形,雙手所持的靈力盾牌和靈力長刀化為靈力,轉回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