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姐姐?”
阿善聽見細小的叫聲後看向大門裏麵,院子裏聚滿了人,都是一臉的驚恐萬狀。阿善輕輕走了進去,一個小孩子便向她撲來:“阿善姐姐,我還以為嗚……”
“沒事了,不要害怕。”原來是前晚的孩童,阿善輕輕安撫著。
“大家不要害怕,血魔已經死翹翹了,以後就沒人來吸食你們的血了,放心。”老道也走進院子大聲喊話道。
“真的嗎?那可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謝謝菩薩……”
“謝什麼菩薩,要謝謝阿善姑娘和道長。”
“是,是,多謝阿善姑娘,多謝道長……”
“感謝阿善姑娘……”
“……”人們聽說這個消息後激動萬分,好些人都激動得哭了出來。
“阿善姐姐,前晚我見你被血魔擄走,不但沒幫你還逃跑了,我……你會怪我嗎?”孩童哭喪著臉問道。
“不怪你,別再自責了。”阿善安慰著輕撫著孩童的頭。
“阿善,感謝你救小兒之命,我給你磕頭了。”一個婦人急急忙忙地從人群中跑出來一下跪在阿善跟前不停的磕頭。
“李夫人不用如此。”阿善說著扶起李氏:“原來這就是您的孩子。”
“是,這就是我兒,都是我不好,沒看好他,一個不留神他就偷跑出了家門。”
“娘親,是小誌不好,小誌以為躲在屋子裏血魔是找不到我的,所在才一個人躲在裏麵玩,小誌發後再也不食不偷偷出去玩了。”
孩童拉著李氏的衣角小聲地說道,李氏瞪了一眼孩童然後一把把孩童抱進懷裏哭了起來。
“小孩子,我問你,你離開亂墳地的時候除了阿善和血魔還有其他人嘛?看見其他人沒有?”老道見不得哭哭啼啼場麵,一把抓過孩童粗聲粗氣問。
“沒,……沒……沒有……”
“這……”老道急躁地抓抓腦袋。
連這唯一在現場的孩童竟一問三不知,這可如何是好?怕是難以追查下去啊。
“其……其他人?不過道士爺爺,我……我逃回來的時候見到有人從我頭頂飛過去,就……就是從亂墳地的方向飛過來的,我……我還以為鬧鬼了……當時怕得不得了,可是……他沒理睬我,直接就飛過去了。”孩童斷斷續續地說道。
“什麼?可看清那人了?”老道聽到這急忙問。
“太……太黑了,看不清。我隻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人帶著一個穿紅衣的人一下子從我頭頂過去了。”
“看來就是他把阿善你送了回來。可穿白衣服的何其多,這那算什麼線索。”
老道一陣肯定後拍拍光溜溜的腦門自我安慰道:聽來那人倒也不像惡劣之人,但願菩薩保佑可別讓妖魔有可趁之機啊。
距葫蘆丟失已經過去了七天,野淩的百姓也漸漸恢複精神。
阿善站立在城樓上靜靜地看著城下的街道上的行人,人們現已慢慢平靜下來,慢慢走出了失去親人的傷痛,而今已百廢待興。
可為何還一點動勁都沒有?那葫蘆到底落入誰手?阿善在心裏默默地想著。
阿善喚來了玉粼頭已經給師傅玉清子送了信,玉清子傳回話說他會親自過來一趟,應該就今天會到野淩。
已是日期落時分,玉清子卻一直沒出現。阿善覺得意外,師傅一向守時怎麼會現在還沒來,莫非有突發狀況。
阿善向城外的天空望去,太陽已經落下許久,天空漸漸陰暗了。
“娃娃不等了,先下去吃飯吧。”老道在一旁催促道。
“師叔,我再等等您先去吧。”
“好吧,待會自各兒下來。”老道提醒完畢後就下了城樓,此時城樓上隻留下了阿善獨身一人。
“消亡了……”阿善輕輕地低呤著,待老道走後阿善攤開手掌,一會手心便出現了那顆暗紅的玉圓,看著手中的玉圓阿善有種難言的苦澀情緒。
阿善細細地端詳了玉圓好一陣才將它收好。抬頭看了一眼遠方的天空,這時天色已經黑透,幾顆早到的星星已經點亮了夜空。
看著如此靜謐的夜空,阿善不由得想起了幾天前的房頂,也是一樣安靜的夜晚,隻不過有陣清雅的香氣。
想到這阿善輕輕地送懷裏掏出一方絲絹,剛攤開絲絹那陣香氣就撲鼻而來。
“是否在哪識過你?”阿善輕輕低聲自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