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早已從梅君華那裏得知楊責天武功的招式和要領,簡單來說就是快、柔、借三字訣,之前他已經從與梅君華的對打中領教過了。至於後麵的誘、變二字訣,則是楊責天成為獵獸者後再創的功夫訣竅,等於是把自己以前的功夫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這些訣竅隻是使用時的要領,真正對外宣示的名稱則是“天刃十式”,每式裏麵都不同程度地糅合了快、柔、借等字訣,或柔或剛,變化無窮。吳鴻雖然沒有練習過原汁原味的天刃十式,但從梅君華那裏學到了一些要領,配合自己的領悟可以做到似模似樣。
本來李凡最有資格展示楊責天的武功,但吳鴻不想他卷入到跟揚天盟可能的衝突中,不如自己這個“外人”來展示,如果萬一因此得罪了揚天盟,也好由李凡這個楊責天真正的弟子來收場。
“天刃第一式,平地雲起!”
吳鴻二話沒說,拔出背在盔甲後背的長刀,向那人平胸橫推而去。這一式作為天刃十式的起手式,幹淨利落,看不出任何詭奇之處,原本就是向對手致敬的招式。但此式同時暗藏柔字訣,隻要對方以狠招應對,立馬就可以彈起刀尖,改平胸橫推的勢頭為照喉斜挑,刀尖同時帶有一種弧線型的勁道,同時包含了快字訣和借字訣。如果借力精當,會聽到一陣破空的尖嘯聲。對方如果不明所以硬擋此招,必然會吃虧。
那人隻聽過天刃十式,哪裏知道每一式具體是什麼樣的,見吳鴻這一招平平無奇,臉上現出不屑的神色,右手下腰下的手槍摸去。
誰知吳鴻這一招是不斷加速的,還沒等那人掏出槍,刀尖早已挑起,隻是吳鴻刻意壓低刀尖,點在他喉部以下的護甲上。那人嚇得趕緊往後猛退兩步,煙頭早已因急促喘氣而吹落地上。
“天刃第九式,風卷殘雲!”
吳鴻之所以用第九式,是因為他有把握在一式內教訓那人,同時也因為這一式是天刃十式中最具壯烈之感的一式,能起到震懾人心的作用。風為身法,雲為刀勢;身走柔路,似一股龍卷風平地卷起;刀走快徑,像一道閃電在風中閃爍。從梅君華的身法中,吳鴻早已體會到“柔”字訣的妙用,就是借身體的快速變化之勢為手或刀提供借力,不但增加打擊速度,更能數倍增長攻擊力度。所以楊責天的武功特別適合像梅君華這樣力量天生不如男性的女人習練。
那人哪敢遲疑,早已在吳鴻報出第九式之前就掏出手槍,快速向吳鴻射擊。從這點來看,這人並不是江湖中的高手,所接觸的人員階層多數是三流人群甚至是不懂武功的普通人。因為江湖中早在兩百年前就有公論,麵對一個穿著盔甲的高手時,用槍就等於送命。因為現代盔甲不但本身的材質足以抵擋槍彈的第一波打擊,而且能夠自主判定高速而來的威脅,主動保護主人脆弱部位。這種情況下,反而是速度不如槍彈的刀劍能夠起到突破盔甲自主防禦的效果,而且刀劍變化無端,不像槍彈那樣直來直去,可以在快速打鬥中尋找敵方的突破口進行打擊。
還有一個令槍彈失去優勢的問題,就是高手不會讓對手有開第二槍的機會。
當那人開了第一槍後,吳鴻眼明手快地以刀背擦碰射來的子彈,使其失去準頭,同時從子彈迅猛的力道上借力展動身法,不但避過了子彈,長刀也力量倍增。隻見他的身體形成的龍卷風猛地加速,地麵的沙塵被雙腳揚起,刀身從“龍卷風”中閃電刺出。隻聽“啪”的一聲,幾乎在吳鴻刀背擦到子彈的同時,那人手上的槍被緊隨而來的刀尖劈成兩半。刀勢並沒有因此而停頓,以一個圓弧角度削往那人的頸項。眼看那人要喪命刀下,卻見吳鴻把刀勢下壓,刀尖又一次點在那人的盔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