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昆侖世界(1 / 2)

昆侖世界乃是由西王母創建。五帝共同管理,維持秩序。

上帝:東郊青帝配帝:伏羲從祀官:勾芒從祀星:歲星另有從祀:三辰、東方七宿

上帝:南郊赤帝配帝:神農氏從祀官:祝融從祀星:熒惑另有從祀:三辰、南方七宿

上帝:南郊黃帝配帝:軒轅從祀官:後土從祀星:鎮星

上帝:西郊白帝配帝:少昊從祀官:蓐收從祀星:太白另有從祀:三辰、西方七宿

上帝:北郊黑帝配帝:顓頊從祀官:玄冥從祀星:辰星另有從祀:三辰、北方七宿

但是開創這個世界之初,就有無數的妖獸。最終,為了爭奪地盤和糧食,爆發了朱厭之戰。

朱厭之戰最終以人類取勝、精怪敗走為結果,結束了這一場慘烈的戰爭。然而雖則勝利了,但經此一役,人們也開始憎惡那些帶來戰爭與傷害的精怪們,厭惡的稱之為“妖獸”。妖者,邪祟也。妖獸即是邪惡的不潔的生靈,人們將殘留的妖獸驅逐出附近的山林,一直將它們趕到陽光照不進的深山之中,方才罷休。

而妖獸這一方死的死、逃的逃,原本不可一世的妖獸界被迫遁走深山,元氣大傷。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戰端就此終結。在那樣一場慘烈的屠殺中得以幸存,活下來的無一不是最狡猾、最強大的族類。這些僥幸活下來的妖獸們暗暗發誓,遲早有一天,一定會讓人類血債血償。

戰敗的妖獸們不甘心躲在深山中度日,於是在摩羅的指使下,憑借著它們善於幻化的本事進入到人的部落周邊,蟄伏在人們不曾留意的角落裏,帶來了種種的罪惡,在人的部落裏流毒一般迅速蔓延開來。

窮奇帶來了邪惡。

饕餮帶來了貪婪。

朱厭帶來了嗜殺與好戰。

檮杌帶來了猜忌與偏狹。

訛獸帶來了謊言與欺騙。

原本寧靜祥和的部落裏開始漸漸出現嫉妒與紛爭,人們變得自私懶惰,相互猜忌,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而危險,爭吵與鬥毆也在不斷的發生之中。

而這些,對於摩羅來說並不足夠,它痛恨著曾經將妖獸們逐出居所的人類,打敗他們並沒有使妖獸滿意,毀滅他們,毀掉這個令他們憎惡的世界!瘋狂的妖獸們帶來了更多更恐怖的災難……

畢方帶來了可怕的幹旱與大火。夫諸帶來了滔天的洪水。朱厭則帶來了連年的戰亂。

土地在幹旱中變得幹涸焦裂,森林與房屋也在火海中化為烏有。次年,洪水肆虐,瘟疫橫行,顆粒無收的人們被迫卷著行囊背井離鄉,在處處刀兵的昆侖大陸流浪。

天下大亂。無論走到哪裏,都隨處可見蒿草叢中白骨橫陳、屍身相藉的慘況。逃難的人們流離失所,在兵荒馬亂的大陸上流浪徘徊,想念著遙遠的家鄉,想念著下落不明的家人。

窮奇:中國傳說中的上古神獸,為上古四凶之一。《神異經.西北荒經》上的說法,它“知人語言,逢忠信之人,齧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佞邪則擒獸而伺之”。就是說,窮奇懂人言,遇見忠信的人,就會把他咬死吃掉,而且窮奇吃人,是從頭開始吃。遇到邪惡的人,卻會捕獲野獸來孝敬那人。是邪惡的象征。

饕餮:中國傳說中的上古神獸,為上古四凶之一。象征貪婪。

檮杌:中國傳說的上古神獸,為上古四凶之一。《左傳》上形容檮杌:“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意思是,顓頊帝有這樣一個不肖的兒子,不能說,不能管,聽不進逆耳的話,勸導他他卻更加冥頑,不管他他就日益囂張。這個兒子,就是檮杌。這裏用來象征偏狹。

訛獸:《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麵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昆侖仙界的通用貨幣有:金幣、璞玉、昆侖玉三種。不過金幣由於價值太低,隻能用於購買日常藥品和任務物品……商人一般用黃海琥珀(妖獸之晶凝聚,人品爆發時才會出現)進行交易

畢竟昆侖玉乃是由天地生成,目前流通量也就隻有百萬枚。

璞玉乃是開采的,用心找一找就會有了。

還有一種叫

伏羲石:完美無瑕,潤物無聲,乃上古之遺物,深邃而包含魔力,堪稱奇珍之首。

此處材料、妖獸之多,幾乎就是采之不竭,殺之不盡。

共有三類職業:

劍客—劍俠—劍仙

方士—符師—星君

術士—天師—天仙

各有所長,術士主單攻,劍客主群攻,方士主回。

攻擊差不多。

寵物分6階:

一階野寵

二階寶寶

三階寶寶

四階靈獸

五階聖獸

六階神獸

同階居然可以融合,有一定幾率升階,真乃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