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沒什麼,淩大哥隻是想起自己身世,有些感觸。”淩生答道。
“淩大哥,你想到什麼了嗎?”何清關心的問道。
“沒有,什麼都想不起來。正因如此才叫人苦惱!”淩生皺眉道。
見到淩生一副苦惱模樣,何清心中也替他難過。
不過,難過之中卻不由自主的夾雜著一絲慶幸和歡喜,隻要自己的淩大哥一日不想起以前的事,那便就會多留一日。而轉念一想,是不是她的淩大哥一旦想起以前的事,就會馬上離開她和爺爺。若是這樣,真不如永遠都想不起來才好。
一念至此,何清立刻暗罵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簡直太對不起自己的淩大哥了,以致忍不住使勁跺了下自己的小腳。
此時的淩生正悠悠的望著天邊的晚霞有些出神,並未瞧見這些。
“淩兄弟,人之過去,難免有些令人痛苦悔恨之事,有些人千方百計想忘掉而不能。可見,有時忘記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萬物興衰自有定數,過去之事忘了就忘了吧,該想起時自然會想起,不如順其自然的好!你以為呢?”想來何伯少年時也曾學過一些道家典籍,這番話說得頗具道風。
淩生雖知何伯是在寬慰自己,但也覺得這番話頗有道理,當即含笑道:“多謝何伯伯關心,晚輩也是這麼想的。”
接著何伯又跟淩生說了一些齊雲會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對道門一宗也盡量詳細的給淩生說了個大概,三人一直聊到天黑。
因為明日便要舉行齊雲會,幾人用過晚飯後就各自回房歇息了。淩生草草收拾了下藥草,便也躺下休息了。雖覺有些疲乏,但還是難以入眠。對今日何伯所說的那些玄門道宗、仙家法術,淩生以前聞所未聞,心中既感神奇,又覺不可思議,對這齊雲會也越發期待了。
第二日清晨,天還未亮,淩生等人便已起來。
剛走出屋外,就見村中之人也陸續從房裏走了出來,迎麵正好碰見王大叔一家,還有同住在村西的李寡婦。
這大半年來,村中父老多蒙淩生治療病痛疾患,互相之間已熟稔非常,見他也要去參加齊雲會,不僅不以為怪,反倒擔心他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主動跟他聊起這齊雲會來。
“淩兄弟,你既然對尋找藥草這麼有天分,想必你的資質也不差,待會你不妨跟小川一起去測測靈根吧。”王嬸這般提議道。
“誒,是呀,我也聽薛長老說過,這靈根好的人,對著靈草靈藥的感應力也特別好。嗯,淩兄弟,你真該去試試!”李寡婦一聽,也覺有理,這麼說道。
王大叔等人也都望著淩生,似乎也都是同樣的想法。
淩生苦笑一聲,說道:“你們不要取笑在下了,我雖不清楚這道家法術是怎麼一回事,但既能讓人修煉成仙,想必修行起來也是難如登天的。要不是天眾之資,而且自幼勤修,斷難有所成就。我雖無一技之長,但自認還有些自知之明。想我年紀已經不小了,如今還妄想修仙得道,豈不是癡人說夢?各位好意在下心領了。”
一邊的何伯聽完,一擺手道:“淩兄弟此言差矣,這修道不比其他,勤修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還屬資質與悟性。資質上佳,悟性超群的人,修行悟道,日進千裏,一朝有成,壽元也可增加,而後再圖精進,便如乘浮雲而上青天。而資質拙劣,又無悟性者,縱使修煉百年,窮其一生,也難有所突破。而個人資質的高低主要體現在這靈根之上,而這靈根又依據個人的體質經脈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一個人出生之時,即具有獨自的骨骼血肉,經絡脈理,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靈根。及至十二、三歲,經脈已基本成型,很難有所改變,而身體骨骼則要到成年之後方才定型。一個人是否具有靈根與靈根的強弱,出生之時便已確定,隨著年歲增長雖有所改變,但變化甚微。之所以讓其幼年時便開始修行,除了希望其早有所成之外,另一個原因則是隨著骨骼經脈的變化,對靈根屬性也會產生影響,及早修行,則更能把握自己靈根屬性,從而確定今後修煉的方向,取長補短,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