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日的鑽研練習,李濤已經能夠大體使用火球術以及回春術了,但是正如書中記載而言,因為法力低微,成功率都不太高甚至有次李濤運用火球術差點傷到自己,幸好最後跳到了旁邊的小溪中,不然其開始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他的下場,之間周圍全部焦黑甚至帶著一股子灼熱,連遠在水都能感受到。
自從那次之後李濤雖然努力練習但是每次都小心了很多,不再盲目的練習,而是一次次總結前次的經驗,而後便總結不足,分明優劣,到最後都有了不小的進步,雖不說是十分完美,倒也算過得去,現在火球術以及回春術已經大體能夠使用,但成功率還不是太高,而另外像輕身術,追蹤術以及靈甲術這三個法術在屢次的嚐試中也稍微見了成效,能夠偶爾使用出來,但另外三係法術就沒有那麼高了,大多都不能熟練使用,或者根本就使用不出。
在幾天的行進之後李濤進入了大越國一個較大的城市,繁華如斯,想來醉生夢死之地也不過如此,但李濤並沒有被這繁華的景象所迷惑,因為此時此刻其追求的不再是功名利祿,美女美酒,而是更高的生命層次,一種人的躍進以及生活,對生命的增長,不是寬度而是長度,所以如此看來,這些**卻都算不得什麼。
不過身有那麼多銀票,不用豈不可惜,於是乎李濤到最後也隻得花錢買了幾套長衫,多半是書生打扮,雖功名夢不在,但書生意氣豈是說改就改,雖沒有身著此服去考取功名但其感覺卻不差半分,完完全全便是書生之意,多虧李榮多年教導,李濤在其熏陶下雖不能說知萬物,但也知識淵博,更重要的是明白人生道理,就修養來說其實不差於當世大儒。
在城中歇息了一天,把所有行頭都置換了之後,一副全新的樣子便出門了,在路上還有空空門的人盯上了李濤,但現在學會術法的李濤哪會怕這世俗之人,兩個不長眼的小偷被火球術化為灰燼之後便再也沒有人敢去嚐試碰李濤了。
從城中出發之後,李濤沒有繼續獨自前行,而是雇了一輛馬車與車夫,花了十兩銀子與對方談攏說送至萬崖山那邊,於是便不用孤單趕路,一路走走停停,累了就打坐運功恢複體力,接下來便研讀靈術或者是小心施展,前麵趕車之人劉三在心裏嘀咕怎麼後麵一會兒熱一會兒舒爽,便是李濤在練習法術。
隻是舒服之日沒得幾日,便又隻能獨自行走,原來萬崖山雖到,但其實整個萬崖山不知多少萬裏,其崖口多如牛毛,萬崖隻是形容之語並不作數,據說雖是萬崖但其不知多多少,最後到了萬崖山地界之後車夫就先行走了,崎嶇不平的道路馬車根本不能通行,有些地段甚至有萬丈深淵,非人力所能涉足。
“不知這萬崖山中究竟有沒有仙緣”望著此刻眼前壯麗的景象,隻覺得心裏激蕩異常,萬崖山不愧其名,光是其巍峨壯麗的樣子,飄渺浩瀚的雲霧已經是李濤相信裏麵定有修仙之人居住,因為越是靠近這裏,修煉的速度就變快了一絲,雖然微弱但清晰可見,自古以來修真之人都在靈氣充足之地居住為之福地。
兩天過後,李濤才翻過一座山嶺,實在是此地行路極為不便,說是路其實卻什麼也沒有,隻是一條比較好走的路徑而已,這兩天卡住的修為肆意的吸收著這個地域特有的氣息,竟然不知不覺有了些許的增長,直把李濤樂了半天,對於這裏有仙蹤的猜想越來越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