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4)培養一種奉獻的精神
曾被派往非洲的醫生及傳教士阿爾伯特·施惠澤說:“人生的目的是服務別人,是表現出助人的激情與意願。”他意識到,一個積極心態者所能作的最大貢獻是給予別人。
前任通用麵粉公司董事長哈裏·布利斯曾這樣忠告屬下的推銷員:“忘掉你的推銷任務,一心想著你能帶給別人什麼服務。”他發現人們一旦思想集中於服務別人,就馬上變得更有衝勁,更有力量,更加無法拒絕。說到底,誰能抗拒一個盡心盡力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人呢。
布利斯說:“我告訴我們的推銷員,如果他們每天早晨開始幹活時這樣想:‘我今天要幫助盡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我今天要推銷盡量多的貨’,他們就能找到一個跟買家打交道的更容易、更開放的方法,推銷的成績就會更好。誰盡力幫助其他人活得更愉快更瀟灑,誰就實現了推銷術的最高境界。”
給予別人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現在還無法預測給予所帶來的積極結果。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關於一個名叫沙都·遜達·辛格的人的故事。有一天,辛格和一個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某個山口,他們看到一個躺在雪地上的人,辛格想停下來幫助那個人,但他的同伴說:“如果我們帶上他這個累贅,我們就會丟掉自己的命。”
但辛格不能想象丟下這個人,讓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當他的旅伴跟他告別時,辛格把那個人抱起來,放在自己背上,他使盡力氣背著這個人往前走。漸漸地辛格的體溫使這個凍僵的身軀溫暖起來,那人活過來了。過了不久,兩個人並肩前進。當他們趕上那個旅伴時,卻發現他死了——是凍死的。
在這個例子中,辛格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給予另外一個人,使他保存了生命。而他那無情的旅伴隻顧自己,最後卻丟了性命。
7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別人
(1)用美好的感覺、信心與目標去影響別人
隨著你的行動與心態日漸積極,你就會慢慢獲得一種美滿人生的感覺,信心日增,人生中的目標感也越來越強烈。緊接著,別人會被你吸引,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跟積極樂觀者在一起。運用別人的這種積極響應來發展積極的關係,同時幫助別人獲得這種積極態度。
(2)讓別人感到自己的重要和被需要
每個人都有一種欲望,即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別人對他的需要與感激。這是我們普通人的自我意識的核心。如果你能滿足別人心中的這一欲望,他們就會對自己,也對你抱積極的態度。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麵就形成。正如美國19世紀哲學家兼詩人拉爾夫·沃爾都·愛默生說的:“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使別人感到自己重要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反過來會使你自己感到重要。
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怎樣對你,就像那個講述兩個不同的人遷移到一小鎮的故事一樣。
第一個人到了市郊就在一個加油站停下來問一位職員:“這個鎮裏的人怎麼樣?”
加油站職員反問:“你從前住的那個鎮的人怎麼樣?”
第一人回答:“他們真是糟透了,很不友好。”
於是加油站職員說:“我們這個鎮的人也一樣。”
過了些時候,第二個駕車人駛進同一加油站,問職員同一個問題:“這個鎮的人怎麼樣?”
那個職員同樣反問:“你從前住的那個鎮上的人怎麼樣?”
第二個人回答:“他們好極了,真的十分友好。”
加油站職員於是說:“你會發現我們這個鎮的人完全一樣。”
那個職員懂得,你對別人的態度跟別人對你的態度是一樣的。
(3)同情和理解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持有NMA心態的人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孩子們不聽話;孩子們抱怨父親不理解他們;男朋友抱怨女朋友不夠溫柔;女朋友抱怨男朋友不夠體貼。在工作中,也常出現領導埋怨下級工作不得力,而下級埋怨上級不夠理解自己,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他們對生活總是抱怨而不是一種感激。瑞·Z·波斯納認為,如果你常流淚,你就看不見星光,對人生對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們要心存感激,則人生就會顯得美好許多。
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女孩因為她沒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見了一個沒有腳的人才停止。”世間很多事情,常常是我們沒有珍視身邊所擁有的,而當失去它時,才又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