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智海的計劃中,盛世集團將是一個綜合性的超級集團,未來將會涉及醫藥,科技,電子,影視等等領域。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的了,千裏長堤也是一塊兒一塊兒石頭壘成的。
現在的盛世集團僅僅名聲初顯,除了在醫藥保健品行業內有點兒名聲外,在其他的領域還默默無聞。
盛世集團下轄蒙正保健品有限公司,安化水果銷售公司,還有其他幾個相關方麵的廠子,還有幾個不錯的子公司,力量有限得很。
盛世集團旗下最大的公司當屬蒙正保健品有限公司,早就已經走上正軌,穩步發展,為集團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集團的飛速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隻有剛開始的那段時間稍微有點兒困難。
那段時間這個公司才開始正式運作不久,雖然盈利已經不少,但是那個時候桃花蜜的產量非常低,長壽之星的產量自然也就非常有限,要償還來自張家的十億巨款,這點兒錢無異於杯水車薪。
那段時間張蘊綺動用的張家的錢辦別人的事情,很多張家的成員知道後有意見,不過礙於張蘊綺的特殊身份,也隻能背後發發牢騷而已。
這些話傳到了張蘊綺耳中,她的心中非常不快,把投入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錢收了回來,加上那段時間盛世集團的盈利,用蒙正保健品公司作為抵押借貸了幾個億,總算是償還了這筆錢,而且是連本帶利的償還,利息是按照當時的最高標準算的,這一下張家內部就安靜了。
這也是張蘊綺要求銷售商提前支付訂金的原因之一,後來這個規矩就一直保留了下來,延續至今。
長壽之星每天都會帶來大量的資金,挨過了那段艱難的時間之後,以後就基本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了,一直到現在。
流動資金太少不好,難以應付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太多了也不好,那是極大的浪費。
整個集團隻需要三四千萬的流動資金就夠了,放多了就是死錢,放在銀行等於送給銀行賺錢,畢竟收益太低了。
資金要流動起來才可能錢生錢。
閑著也是閑著,張蘊綺和鄭智泰商量過後,隻要盛世集團內部的資金有了多餘,張蘊綺就把錢投到金融市場上或者投資其他的實業。
國際金融界有好幾萬億美元的龐大資金,張蘊綺的這幾億看起來是不少了,不過投進去就好像一個小石子兒投進西湖,也就是能濺起一個浪花而已。
蒙正保健品公司運營良好,猶如下山猛虎,帶起了一陣保健品的熱潮,並一直延續至今。
從長壽之星投入市場開始到現在,短短一年的時間保健品市場已經擴大了超不多一倍,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跡。
蒙正保健品公司雖然才不過成立一年多一點兒,但是卻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了。
張蘊綺是盛世集團的總裁,負責公司的整體運作,掌控著這艘不算太大抗風險能力不算太強的輪船的走向。
鄭智泰是盛世集團的總監,名義上掌管著整個集團的監管大權,不過他更多的是把具體的事務交給屬下和幾個助手,更多的時間是在校園渡過。
回到盛世集團,他是集團的二把手,高層中的高層,在學校他就是一個學生,一個有些調皮的普通學生。
很少有人知道盛世集團的董事長是誰?包括集團高層的幾個部門經理,就是鄭父鄭母都不是很清楚,對於公司的事務他們不懂,也很少過問,僅有的一點東西也是平日從張蘊綺和鄭智泰的談話中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