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4)打擊樂器

a.大鼓

又稱堂鼓。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大鼓用雙槌交替擊奏,或用單槌擊奏,打出各種節奏。也可擊奏鼓而不同部位產生不同音色。大鼓能模仿雷聲、炮聲等。大鼓是節奏性樂器,其低沉的音響能與樂隊的低音樂器相融合。由於大鼓發音低沉,餘音較長,易使樂隊音響混濁,不宜過多連續使用。

b.小鼓

小鼓又稱京堂鼓,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小鼓擊音比大鼓高,餘音較短,用於演奏密集的節奏型。與其他打擊樂同時或交替擊奏,能表現歡快或緊張的氣氛。

c.定音缸鼓

又稱民族定音鼓,分大、中、小三種,可調節音高,用低音譜表記譜。定音缸鼓常用於合奏,可運用大鼓的演奏技巧,還可用西洋定音鼓的技巧演奏。

d.大鑼

圓形,銅製,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大鑼主要打法有三種:

大鑼餘音長,不宜奏密集的節奏。

e.小鑼

又稱手鑼、京小鑼,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小鑼用薄木片敲擊,打法與大鑼大致相同,分放音擊、悶音擊、邊音擊等。小鑼音色清亮,柔和,很有色彩性,在戲曲伴奏中,常以各種打法配合人物的表演動作,烘托氣氛。

f.大鈸

又名大鑔,圓形(中間隆起),銅製,兩麵為一副。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大鈸音量大、餘音長,不宜演奏過密音型,不宜使用過多。

g.小鈸

又名小鑔,形狀與大鈸同,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演奏技巧與大鈸相同。由於小而輕便,常打各種花點為大鈸陪襯,宜於表現歡快、熱鬧的場麵。在一些輕快的樂曲中,通常與小鼓配合演奏。

h.板鼓

又稱單皮,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板鼓在戲劇伴奏中常起到指揮樂隊的作用。除為唱腔擊拍和渲染氣氛外,還常用不同的鼓點配合演員的動作,烘托人物的表情。

i.木魚

木魚形似魚頭,木製,大小規格不一,大的發音較低,小的發音較高。木魚由單個、兩個或幾個配套使用。無嚴格的固定音高,可用五線記譜。

木魚聲音短促,音色空洞,是節奏性樂器,一般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運用,亦可模仿馬蹄聲。

j.碰鈴

又稱碰鍾,形似小碗,銅製,兩個為一副,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演奏時,左右手各持一個,互擊發音。碰鈴聲音清脆悅耳,多用於器樂合奏或戲曲、歌舞的伴奏,多擊強拍。

3.電聲樂器

近年來,隨著音樂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以電聲樂器為主的樂隊組成形式。由於電聲樂器有其特殊的魅力,所以越來越多地受到職工群眾的歡迎。電聲樂隊不但能夠為舞會伴奏,還能為通俗音樂、輕音樂伴奏。此外,在一些大型的管弦樂作品、電影音樂、歌劇、舞劇裏也加入了電聲樂器。由於這些電聲樂器的加入,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了。

(1)電子琴

鍵盤樂器、電子樂器的一種。外形似風琴或小鋼琴,采用固定電路,對樂音信號進行放大,通過揚聲器發出立體音響,有一排、二排、三排鍵盤等多種,二排鍵盤以上的還有一組腳鍵盤。不同的電子琴有不同的預先調整的舞蹈節奏型,並設有各種音量平衡控製紐、音質厚度調節鈕等。電子琴音色柔和、優美、明亮、宏大,色彩變化絢麗多彩,奏法靈活、輕巧,音域寬廣,力度變化幅度大,富於表現力。

電子琴可獨奏、合奏及伴奏,其音色易與其他樂器融合,在樂隊中可奏各個聲部,可作效果性或節奏性樂器用。如加人電子合成器,還能模仿人聲和各種樂器聲,發出自然界已有過的聲音,甚至還能發出自然界所沒有的聲音來。但在音樂進行中,不能隨意調整,也不能改變某一聲部的音量,故在一定程度上,演奏受到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