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既是諷刺與幽默的藝術,也是悖繆和逆向思維的藝術,漫畫最大的藝術特點是,它以醜的形態開始,卻已獲得美的愉悅結束,因此也有人稱漫畫為審醜藝術。眾所周知,美與醜是相對立的,但是他們又可以互為轉化。生活中的醜和藝術中的醜是不同的概念和本質上的區別。在現實生活中,邪惡的思想和醜陋的行為總是隱藏在美的形態中,俗話稱之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當醜暴露無遺時,人們就會對其美麗的外表產生厭惡之感,因此美轉化為醜。反之,藝術的醜是藝術家通過對事物主體進行藝術加工和刻畫,以醜的形態出現,人們對這種醜的形態加以分析和判斷,通過對醜的否定而達到對美的肯定,因此,產生漫畫藝術的審美情趣。

無論現實生活中的醜還是藝術中的醜,雖然他們的外部形態並沒有發生變化,但他們卻在人們的觀念中發生了質的變化,美的轉化為醜的,醜的卻變成美的,這種美與醜的轉變便是人們的思維過程的變化。這是思維美學形態產生了審美價值。

(2)視覺美學形態。

眾所周知,漫畫又是視覺藝術,它囊括了一切繪畫表現手段,通過對漫畫作品的描繪,對漫畫主題起到了渲染和烘托作用,使漫畫主題思想深化。

由於漫畫表現手段豐富,形式多樣化,不免使人產生誤解或模糊的認識,分不清有多少繪畫表現形式。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豐富多彩的繪畫表現形式進行理性和科學劃分,便於對漫畫的表現手段有個清楚地認識,並了解和掌握視覺美學形態。

從這些豐富的表現手法上來分析,不難發現有兩種類型尤為突出:一類注重構思,把繪畫手段當作表達思想的載體,我們姑且稱其為“點子派”;一類是注重漫畫的視覺藝術效果,通過細膩的刻畫來烘托漫畫的主題思想,這種類型的漫畫稱之為“技法派”。無論點子派還是技法派,他們隻是側重於不同形式的表達方法,最終還是服務於漫畫主體。

對於漫畫的表現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大類:其一,突出構思、概括性強、畫麵簡潔的簡筆畫;其二,注重藝術、敘事性強、刻畫入微的繁畫。前者在作品中更多的體現作者敏捷的思維和哲學的理念,通過簡潔的畫麵表達出明確的主題和豐富的思想內涵;後者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強化了視覺藝術效果,藝術含量高,體現了作者的思想睿智和紮實繪畫功底,營造一種非現實的虛擬場景,引起人們的欣賞趣味,並從中體會作品的主題和思想內涵。雖然二者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最終目的是達到漫畫特有的功能。

綜上所述,現代漫畫藝術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客觀地說,表現形式不局限於上麵談到的二種類型,它可以運用現代美術的一切手段,也可以運用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等等。但是,如果從審美價值的角度說,任何形式的表現手法,都離不開高度概括的和細致描繪的二大類型,對於漫畫藝術都是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真正懂得漫畫藝術內涵的人並不多,相反的,很多人囿於偏見或一知半解,將漫畫藝術簡單化並錯誤地理解成為“小兒科”、逗笑藝術。

如果進一步聯係當前的現實,漫畫藝術精神的現實針對性就更清楚了。其實漫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是文學的、哲學的理念,科學的世界觀和人文主義思想的藝術,它的核心法則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漫畫藝術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因此更具有現實的審美價值。漫畫是永恒的藝術。第四節版畫

1.版畫概述

版畫是造型藝術中主要畫種之一,其特點是作者運用刀和筆或其他手段,在不同材料的版麵上進行刻繪或通過一定的化學處理進行製作,並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版畫與印刷是不可分離的,所謂的“版畫語言”就是繪畫利用某種印刷手段產生出來的藝術品種,而不是某種印刷手段去複製繪畫。傳統木刻隻是版畫中的一種,據考中國為木刻版畫的故鄉。曆史上木刻多用於重製圖畫,繪、刻、印分工,稱為複製版畫,後來發展成為獨立的藝本形式,由作者自畫、自刻(製人自印,便稱為創作版畫。版畫以它的種類之多樣、形式之豐富、麵貌之多彩及其獨有的藝術特色為其他畫種所不能比擬,同時本身亦有局限性,現代工藝、科技為版畫的發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天地。根據版畫的性質和所用材料,可分類為:凸版——如木刻、麻膠版、石膏版畫等;凹版——如銅版畫、鋅版畫;平版——如石版畫、鋅皮版畫;孔版——如絲網版畫、紙漏版畫等;綜合版畫——溶各版種技法為一體的紙版畫、獨幅版畫等,還有被稱為“袖珍版畫”的藏書票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