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陸媒婆到此隻得說:“我願退還徐、沈兩家的聘禮,將女兒許配趙公子為妻,請大老爺作主。”
縣官說:“婚姻大事應由父母做主。既然如此,本官判彩姣為趙家之媳。但陸媒婆一女三許,有違法律,給我拉下去重責二十大板。”
82站在一旁的小邱建脫口而出:“爹爹,下次我們送十二隻公雞、四隻母雞、八十四隻小雞。”
縣官一聽,忙問邱建的父親:“這就是令郎?”
他父親回答說:“正是小兒張邱建。上兩次雞數都是小兒算的。”
“人稱令郎神童,真是名不虛傳。”縣官這回徹底信服了,獎給張邱建三百文錢,先後所買的三百隻雞也都贈給了他家。縣官並把小邱建留在官府,為他創造條件,學習深造。日後,張邱建果然成了著名的數學家。
83楚人見一頭鹿的價錢與千斤糧食相同,便紛紛製作獵具,奔往深山捕鹿,不再好好種田了。連楚國的官兵也陸續將兵器換成了獵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之後,楚國的銅幣堆成了山,但糧食嚴重短缺,出現了嚴重的饑荒。
楚人想用銅幣去買糧食,卻無處可買。因為管仲早已發出號令,禁止諸侯與楚通商。
這麼一來,楚軍人饑馬瘦,戰鬥力大大下降。管仲見時機已到,集合八路諸侯大軍,浩浩蕩蕩,開往楚境,勢如破竹。楚成王內外交困,無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據一方,欺淩小國,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
84十三郎說:“昨晚我被那人拐走,知此人必是貪我頭上珠帽,我就將帽子揣在懷裏。這時,見那帽頂上有母親為避邪安放的繡針彩線,就悄悄地抽出針錢,在那人的後領上縫線一道,並把針插在衣內,作為尋找的暗號。陛下隻要令人按此密查,就可以了。”
果然不多久,就把這個大盜及幾個同夥在酒店裏抓住了。
於是皇帝就趕忙命人把十三郎送回家中去,並厚賞了他。
85原來,那四個字是用紅、白二色寫成的。“案懸起敬”如隻看白色字跡,則成了“安縣走苟”。
86第一個姓王,第二個姓田,第三個姓申。
87這是因為管理衣服的官員失職,沒有給君主蓋衣服。管理帽子的官員所以受罰,是因為他超出了職責範圍。
韓昭侯的做法並不完全可取,但這種嚴格執法的精神,仍有借鑒的意義。
88陳實穿上衣服起了床,把兒孫們都叫進來。嚴肅地訓導他們說:“君子即使是很貧窮,也能固守節操,不去做有違禮儀道德和法律的事。人活著每時每刻都要自勉。許多違法的人不一定生下來就是壞人,隻是因為沾染了壞習慣。房梁上的君子,就是因為沾染了壞習慣,才落到今天這種地步的。”
小偷一聽,大吃一驚,慌忙從梁上跳下來,磕頭請罪。陳實語氣緩和地開導他說:“看你的模樣,不像壞人。隻要好好改掉自己的惡習,就能重新做個好人。你幹這種事大概也是貧窮所迫吧。”說著,他吩咐家人取出一些布匹和幾兩銀子,送給了這位表示悔過的梁上君子。
此事很快傳播開來,許多被生活所迫而小偷小摸的人都覺得慚愧。從此以後,盜竊的事在太丘逐漸減少了。
89斬了狀元後,皇上還是不放心,他怕劉小的家裏人造反,又派一位欽差到劉小家鄉去察訪。
欽差去了兩個月,回來稟報,說那狀元家裏除了老父老母外,連房子也沒有,住在山洞裏,洞用麥秸搭起來,遮風避雨。平時他父親挑水,母親做飯,吃鹽全靠三隻鴨子下蛋賣錢來買。狀元所說的:“千柱落地”,就是指放在洞口的遮風避雨的麥秸;“萬馬歸槽”,是指洞頂上的一隻螞蟻窩;“八十人挑水”,是指他父親已經八十歲了;“七十人煮飯”,是指他母親已經七十歲了;“三隻鹽船”,就是指那三隻鴨子,如果哪一隻鴨子不下蛋,三餐吃鹽都成問題。
皇上聽了飲差的話後,方才知道錯殺了人。但狀元的頭已經割下來了,還有什麼辦法?就賜了他一個金頭禦葬。
90他叫來一個差吏,在他的耳邊講了幾句話。差吏點頭退去。海瑞這才喝叫一聲:“帶陳杏元。”陳杏元又被帶上大堂。海瑞厲聲地問道:“陳杏元,你的父母已將你許配給人家,你怎麼又私許終生與梅生?”陳杏元陳訴道:“大人,我父母慕權貴、貪金錢,將我許給兩家,叫我從哪一個?我與梅生自小青梅竹馬,有情有意,他雖窮,我願意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