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上)(2 / 3)

還有言君少爺這麼個徒弟又有您這麼個徒孫啊。”

“是啊,少主不可如此,如今少主已然金丹後期近元嬰期的修為,按照老太爺所說

也該是下山入世的時候了相信老太爺在仙界知道了也會欣慰的。”赤發老者邊上的

一白發老者道。

這赤發老者本體乃是一赤岩虎修煉有成得以化為人身,如今已經是一養神中期的高

手,名為王虎。而白發老者本體是一白鶴名為白一鶴,修為也到了養神初期。這二

位在此算是元老了,他們都是最早跟隨年輕道士的師祖的。

這時年輕道士抬步上前把眾妖一一扶起後才道:“眾位都是從小看著一葉長大的長

輩,不應行如此大禮,以後莫要如此才是。”

年輕道士正是武當山上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豐的徒孫,話說張三豐生於明朝年間是

一代武學宗師。後由武入道,故又被稱為張仙人。張三豐早年遊漫天下,行蹤莫

測,專門打抱天下不平事。後遊武當,發現武當山天傑地靈,遂攜弟子在武當山披

荊斬棘,創草廬修道。不久後離開武當山,世人再不曾見到張三豐,張三豐收有三

徒,大徒弟為張炎二徒弟為張力三徒弟為張言君。大弟子與二弟子都是張三豐早年

修為未大成之時所收養的孤兒,由於資源有限加上自身資質平平修為都停留在了金

丹期無法跨入元嬰期而壽元用盡逝去。而三弟子張言君卻是張三豐修為到了渡劫期

遊曆時碰到的孤兒。此子也是了得,百年進入元嬰期六百年進入大成期得以飛升,

比之張三豐修煉到大成期用的時間還要少上百多年。

雖然在修真界一個門派出一兩個大成期並不是說這門派有多麼的強大,比如如今修

真界的昆侖、蜀山、器宗、峨眉等幾大派飛升的大成期不知繁幾,且如今派內肯定

是有大成期修士的存在的。當然有多少就不為外人知了,不過渡過九九天劫後的大

成期一般沒多久就要飛升仙界了,所以一般一個門派很少能同時有幾個大成期修為

的修士存在,一般還是以渡劫期高手為頂梁。

張三豐、張言君,都是風騷於修真界一時的人物。放眼整個修真界哪個不是經過上

千年更甚的幾千年才能修到渡雷劫飛升的。當然很多都是渡劫時給雷劫轟死的,能

修到渡劫的雖然不是一抓大把,但還是有好多的。能渡過雷劫成功飛升的就寥寥無

幾了,此先不提。張三豐的武道與太極神功和張言君的四相神訣哪個不是威震整個

修真界海內外的。

張一葉是張言君在民國戰亂年間,武當山山腳下一村莊的蓮花池邊撿到的,當時張

一葉身上除了一片荷葉包著外別的什麼都沒有,所以張言君用己性為其起名一葉。

張一葉如今雖然看起來才十九二十的樣貌,其實已經是一個七十歲的人了。

修煉者一般修煉到開光期後樣貌就會有所改變,而到金丹期元嬰期後更是可以輕易

改變樣貌。張一葉已經是金丹後期的修士,這個也不是多麼稀奇。

張一葉看著眼前曾經跟隨師祖師傅的眾妖們一臉的不舍。其實不是非要下山不可,

但是自身修為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到了金丹後期,這二十年來不管他如何努力修煉都

沒有半點破丹成嬰的跡象,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修煉者都會遇到的頸瓶了。雖然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