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曆克賽·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是我縣地主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卡拉馬佐夫的第三個兒子。老費多爾在整整十三年以前就莫名其妙地慘死了,那段公案曾使他名聞一時(我們縣裏至今還有人記得他哩)。關於那個案子,請容我以後再細講。現在我所要敘述的,就是這位“地主”(我們縣裏這樣稱呼他,雖然他幾乎有生以來從來也沒有在自己的領地上住過),這是一個雖然古裏古怪、但是時常可以遇見的人物,是一個既惡劣又荒唐,同時又頭腦糊塗的人的典型。不過,他這類糊塗人卻會非常高明地經營他自己的財產,而且大概也隻有在這類事情上十分在行。譬如說吧,費多爾·巴夫洛維奇起初差不多什麼也沒有,他是個最起碼的小地主,常跑到別人家去吃閑飯,搶著做人家的食客,但在他死的時候,卻積攢了十萬盧布的現錢。不過盡管如此,他仍舊一輩子都可以說是我們全縣中一個最頭腦不清的狂人。我還要重複一句:他並不愚蠢;這類狂人大都是十分聰明和狡猾的。他隻是渾噩,還是一種特別的、帶有民族特色的渾噩。
他結過兩次婚,有三個兒子,長子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第一位太太生的,其餘兩個,伊凡和阿列克賽,是第二位太太生的。費多爾·巴夫洛維奇的第一位太太出身在有財有勢的貴族米烏索夫家,也是我們縣裏的地主。一個富有嫁資,既非常聰明美麗,又是活潑愉快的小姐,怎麼竟會嫁給這種象人們常叫的,不值錢的“廢物”,我也不多說了,因為這種事在我們這一代裏並不稀罕,過去時代也發生過。我還認識一個女孩子,也是屬於過去的“浪漫派”一代的,她對於一位先生暗暗愛了好幾年,本來可以用極安靜的方式嫁給他的,結果卻因為自己認為障礙無法克服,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裏,從巉岩般的高岸上投入很深很急的河裏自殺了。她這樣做也是由於一種怪念頭,那就是為了模仿莎士比亞的奧菲莉亞。假使她早就看中的那個心愛的岩石並不是多了不起的好景致,假使這一帶是平淡無奇的平坦河岸,那麼,她也許根本就不會自殺。這是千真萬確的實事,我們應該想到,在我們俄羅斯的生活中,在最近幾十年裏,這一類的事情的確發生了不少。所以阿傑萊達·伊凡諾芙娜·米烏索娃的行為無疑地是受了別人的流風的影響,也是由於氣憤所致。她也許想表示婦女的獨立,反對社會的壓迫,反對自己宗族和家庭的專製,而容易喚起的幻想又使她相信(哪怕隻是在一瞬間),費多爾·巴夫洛維奇盡管被人叫做食客,仍是日趨進步的時代裏一個大膽和最好嘲弄的人,而其實,他隻不過是一個惡毒的醜角,別的什麼也不是。更有意思的是這事居然落到了私奔的結果,而阿傑萊達·伊凡諾芙娜卻引為十分榮幸。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對於這類意外奇遇,即使從他的社會地位來說,當時也是求之不得的,因為他巴不得早日成家立業,為此甚至可以不擇手段;攀一門好親戚又能取得嫁資,是一件十分誘人的事情。至於說到雙方的愛情,無論是新娘方麵還是他這方麵,大概是全都沒有的,盡管阿傑萊達·伊凡諾芙娜還很有幾分姿色。所以這個事件在費多爾·巴夫洛維奇一生中,也許可以說是一件唯一的特殊事件,因為他一輩子最為好色,隻要女人一招手,就會馬上拜倒在任何一條石榴裙下,可是偏偏隻有這個女人在Se情方麵卻一點也不能使他感到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