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笑話:有一個牙科醫生,第一次給病人拔牙,非常緊張。他剛把臼齒撥下來,不料手一抖,沒有夾住,於是,牙齒掉進了病人的喉嚨。“非常抱歉。”醫生說,“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你應該去找喉科醫生。”當這個病人找到喉科醫生時,他的牙齒掉得更深了,喉科醫生給他做了檢查。“非常抱歉。”醫生說,“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你應該去找胃病專家。”胃病專家用X光為病人檢查後說:“非常抱歉,牙齒已掉到你的腸子裏了,你應該去找腸病專家。”腸病專家同樣做了X光檢查後說:“非常抱歉,牙齒已不在腸子裏,它肯定掉到更深的地方了,你應該去找肛門科專家。”最後,病人趴在肛門科醫生的檢查台上,醫生用內窺鏡檢查了一番,然後吃驚地叫到:“天啊!你這裏長了顆牙齒,應該去找牙科醫生。”
這個笑話中一推了之、相互推諉的做法,既是對醫生的諷刺,更是對機關黨員幹部工作方式的諷刺。在黨員幹部中,“踢皮球”是一種頑疾,類似的現象在我們的黨政機關中屢見不鮮。有一幅漫畫,說的是某單位有人找領導落實政策,這位領導說:“我快離休了,等新領導來解決。”後來去找新領導,這位領導說:“我剛上任,以前的事別找我。”這就是踢皮球的典型表現。
時下,這樣的情況的確不少,有的部門在對待群眾意見和投訴上,在對待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往往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本單位能夠解決的問題,推給主管部門,矛盾上交;領導機關應當親自過問的事,推給基層單位,撒手不管;一件事情往往是張三推給了李四,李四推王五,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張三的身上。這種踢皮球的做法,常常把群眾耍得團團轉,而問題卻仍然存在,得不到實質性的解決。
為什麼部分黨員幹部愛玩這種“踢皮球”的遊戲呢?怕沾事情、怕擔責任,是最主要的原因。就像一個故事中的農民一樣,別人問他種麥子了沒有,他回答沒有,因為怕買到假種子;問他種稻子了沒有,他說沒有,因為怕天旱缺水,稻子歉收。在他看來,什麼事情都不做最沒風險。我們很多黨員幹部也抱有這種心態,但我們自己應該捫心自問一下,事情真的可以一推了之嗎?恐怕不見得。該由你解決的問題,始終都得麵對,麵對問題互相推諉、躲躲藏藏,隻能把新問題推成了“老大難”,把小問題累積成了大問題。到時候,解決的難度恐怕隻會更大。
所以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應該明白解決問題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要知道,我們的權力是百姓給的,我們的飯碗是百姓給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碗溜邊”,那就是吃白食,隻有為百姓謀利益了、幹實事了,我們才有權利吃這碗飯,百姓才會讓我們一直吃這碗飯。也隻有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敢擔當,才能凸顯你存在的價值,缺乏擔當、碌碌無為,人民要你何用?
實際上對於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僅要解決,而且應該在第一時間去解決它。因為任何事情處於萌芽狀態的時候,都是最容易解決的時候,怕出問題、怕擔責任,像鴕鳥一樣,伸長脖子、緊貼地麵,甚至把頭鑽到沙子裏去,顯然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隻有“把一切困難解決在第一時間”,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然,有些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會涉及多個部門,需要部門間的密切配合與協作,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不僅要擔當起自己部門應該擔當的責任,還應該想辦法和別的部門多溝通、多交流,通過協調來解決問題。部門之間的相互推諉看起來是一個小問題,但是如果任其蔓延,最後受影響的隻會是我們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作為黨的一分子,我們不僅要當好辦事員,還要做好協調者的角色,這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