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0章 當麵告狀(1 / 2)

一下午的時間,楊傑陪著我們在周圍村轉了一圈,看了三所學校,倒還都說得過去。

所謂說得過去其實是指,在這些村子裏,最好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學校,這些山裏人真正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眼睛一樣看。

這三所學校都是聯辦小學,四五個村聯合辦的學校,校舍、操場什麼的全是幾個村出資建的,沒有用國家一分錢。

這種學校,要是擱在十幾二十年前,這種作法很普遍,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主流,但是到了現在,仍然是這樣,真的有些奇怪了。

好在這些學校看上去還不錯,每個學校裏的老師配備也比較好,看上去很有點規範辦學的樣子。

謝軍強被叫到了麵前,楊傑也在當麵,兩個人,一個是主管局長,一個當地主官,可是兩個人異口同聲,王莊鎮就是這樣。

呃,一句“就是這樣”,似乎把所有的事情都蓋住了,似乎不關大家什麼事了,都是曆史原因嘛。

倒是教育局普教科科長孫大河說的比較中肯,也算是道出了事情的本質。

羅紅本來就是貧困縣,財政收入少,又要保證經費支出,隻有拚命往下減,減來減去,最好欺負的教育經費就成了冤大頭。

縣裏每年的教育經費安排的非常有限,而後所有的經費支出,根本不經教育部門核算,直接根據需要撥付了。

所謂的需要就是各鄉鎮上去哭窮,誰哭得好,就給誰一點兒。或者說如果領導認為需要,就撥付一點兒。或者說上麵有檢查了,有些地方需要搽點胭脂抹點粉了,也會給一點兒。

而王莊鎮這種地方,連機關幹部都很少進出,更何況是領導,既沒有參觀考察的任務,也沒有達標檢查的壓力,就算是鎮上去哭窮也沒有人會在乎,一來二去,本就不多的教育經費根本到不了這裏。

這樣一說,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這裏麵唯一的外人就是羅城了,這老家夥一看急了,“秦少,這麼大一個鎮,為什麼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如果有條公路,那些扶貧檢查考核的人能進來,打死上麵也不敢這麼對他們呀!”

這個死胖子,一向淨說大實話。

我白了他一眼,沒有再說什麼。晚上也沒有什麼好地方睡,反正每個人都準備了睡袋,幹脆一把艾蒿把會議室裏的蚊子薰了一下,七個人就擠在會議室裏睡了一晚。

第二天早起,叫上宋博文,大清早的趁著山間薄霧就往山裏駛去。

讓所有人吃驚的是,這條山路雖然不寬,論起平整程度來說,卻比王莊鎮能外麵的路要好上很多。

宋博文苦笑一聲,“這兒往裏的路是村路,都是各村自己維護管理的,老百姓自己修的路,維護上格外上心,所以走起來反而比那條路好走一些。”

“那條路是誰管護的?”

“是縣裏管護的,好幾次我們想把管護權要回來自己管理,可是縣裏死活不同意,沒辦法,隻好繼續讓路爛著。”

宋博文看起來也是滿腹怨言,卻又無可奈何。

路上,宋博文告訴我們,有些村子我們隻能把車開到山下,然後自己步行爬上山。

好吧,其實來之前謝軍強就已經說過,王店鎮這個地方就是山多,以前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山多好隱蔽,才成為抗日時的一個重要據點,羅紅革命老區名號的取得,很大程度利益於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