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王青山家裏吃的飯,老爺子執意要留謝軍強吃飯,是看在走了的老戰友的份上。
菜很簡單,全是地裏出的,唯一的犖菜是進山時帶的火腿揚,不過大家都沒怎麼動,因為青山老爺子的重孫子二狗一直流著口水盯著呢。
吃過飯,青山老爺子收拾了一下,把門一關,上了我的車,親自帶著我們進山去查看。
車子走出去很過多,仍然能看到王強帶著青石寨小學的孩子們,站在村頭朝我們招手。
對他們來說,我們就是他們的希望。
“前麵的村子叫青石坑,曾經有三百多戶人,現在隻剩下一百多戶了,都是些老人了,沒幾個年輕人,也沒有幾個孩子,都集中在西石坑村了,就不用進去了。”
青山支書坐在前排,指著遠處山上向陽坡的一個小村子,“唉,過去的時候,這裏有個根據地的育兒所,好多八路軍的小孩子,一生下就送到這裏,山裏人給他們奶大,等長大了,再到別處上學去。”
呃,這個似乎很有教育意義啊。
“老支書,當年的那些建築還在嗎?”我問了一句。
青山支書搖了搖頭,“嗐,哪有什麼建築啊,當時的小孩子都是分散到老百姓家裏養,不過是集中在石坑這幾個村罷了。
有幾個孩子可能是父母犧牲了,直到解放以後才被接走了,我們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可惜了,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好吧,這個話題實在有些過於沉重,這樣下去的話,真的沒有辦法好好聊天了。
“老爺子,給我們講講當年打美國鬼子的故事吧!”
好吧,這個題目選的總算是不錯,在剩下的旅程裏,每當無法聊天的時候,我們就會拿出這個題目來,於是車上就充滿了笑聲。
晚上我們住在西石坑村,車子在山腳下找了片平地停了下來,火山主動要留在車上值班,被青山支書一巴掌拍了下來。
“山裏人,都本份著呢,沒人會對你的車怎麼樣?頂多有幾個調皮的娃兒從村裏跑過來看看熱鬧,那又怎麼樣?看看又不會掉塊漆。”
爬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以的一,我們成功地來到了西石坑村,附近四個石坑村裏最大的一個。
村長把給自己兒子準備結婚的新房拿了出來,安排我們住宿,讓我們很不好意思。
謝軍強提議我們幾個人住到西石坑學校裏,反正學校裏有桌凳,我們湊合一下就行了。
結果被村長直接擋了回去,他兒子的新房可以再打掃,可是學校裏的桌子凳子要是壞了,修理起來既費工又費料,更麻煩。
好吧,學校裏的桌子凳子要爛到什麼樣才能讓村長如此焦慮啊!
簡單吃過飯以後,在閑聊時我們才知道,村裏的學校是周圍四個石坑村共同建起來的。
這四個村的經濟就跟他們的名字一樣,全都是坑,根本沒有餘力對學校進行更多地輸血。
現在學校裏的桌子還是各村十年前共同置辦的,凳子早就是學生自己從家裏帶的。
用了十年的課桌會是什麼模樣,用腳丫子也能想出來,怪不得村長不敢讓我們去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