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土匪(1 / 2)

八裏山有很多故事,這故事比八裏山連綿不絕的山脈還要長。最出名的故事,當屬民國時期,這一帶的土匪。

那年代的事情,三言兩語說不清,今天你家打我家,明天我家打你家。成了的為王,敗了的,隻能落草為寇。

但無論是王,還是寇,無一例外都是人民受苦。這老爺子早年名聲可大著,人們一說起八裏山的拐子陶,大都會先忍不住打個哆嗦。拐子陶那可是出了名的凶殘,然而讓他惡名遠揚的,卻是龍頭鄉那一件事。

那個時候,他還是八裏山一帶的小軍閥。當時八裏縣臨縣,柳林縣,也有個軍閥,人稱刀疤李。我比較想不明白的事,為什麼那個年代人人都以聽起來凶惡實則滑稽的綽號為榮。但時代就是這樣,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流行的東西,就像當今社會流行偽娘一樣,男人都以長得秀氣為榮。

拐子陶和刀疤李,明爭暗鬥了有些年頭,時至天下大亂,大軍閥吞噬小軍閥,刀疤李的遠方表哥控製著整個晉陽地區,有了表哥資助,刀疤李自然是乘風破浪,不過兩年,便將拐子陶的部隊打的支離破碎。

被逼的走投無路的拐子陶,在八裏山成了寇,跟隨他的都是些老部下,軍閥部隊裏的不好風氣被遺留下來。

成了寇的拐子陶比之前的軍閥拐子陶更加肆無忌憚,從前畢竟還是要注意一些軍隊形象的,人人都想當英雄的時代,肯定會選擇一些看起來紀律嚴明有長久發展下去可能的軍閥投奔。

可一旦脫掉軍閥的從外殼兒,匪的本性便顯露了出來。拐子陶落草為寇後,以前那些暗地裏才敢幹的勾當,現在光明正大地擺上了台麵,他的手段殘忍,惡名如火焰高漲,不僅打劫過路的人,八裏山本地人同樣也不放過。

早年間,八裏山出了名的幾個大案子,幾乎都和他脫離不了幹係。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龍頭鄉那個鬼宅的案子。

“一家十四口沒留下一個活口,宅子裏的門窗都染成了紅色,那血濺的滿地都是,那時候是四幾年,犯了這件大案子後,拐子陶的的老窩便被鏟除了,僅拐子陶帶著幾個老部下逃了出來……”

“唉不對啊,我怎麼記得聽別人說,是十五口,有個女娃子因為躲貓貓,僥幸逃過一劫。”

“嘿,你也是聽說的。”

“你不也一樣啊,都是道聽途說……”兩個老頭子講著講著開始爭論起來,七十多歲的人像兩個小男孩一樣爭的麵紅耳赤,我知道再聽下去也不會有更多的故事,站在拐子陶家門口看了一眼後,轉身上了樓。

……

七十年前一家十四口被屠殺,亡魂無人超度,經過這麼多年一直滯留在鬼宅內,每個走進鬼宅的人,都能感受到十四具亡魂強大的怨念,進而產生一些幻覺,無論他們看到了什麼,這鬼宅的名聲,大概從那個時候便傳了出來。

可是,挖出來的十四具骸骨,明明是二十多年前的裝扮。

七十年前發生了滅門慘案,相隔四十年後,又發生了同樣的慘劇。一瞬間似乎想明白了什麼,隻怕,住進這裏的人,要麼對鬼神之類不信,要麼有人刻意隱瞞。一家的人數恰巧和很多年前被滅門的人數相同,也許是激起了亡魂不願回想的往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