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不足百年,七十高齡已屬古稀。歲月蹉跎,青蔥少年轉瞬變成耄耋老者。塵歸塵、土歸土,聲色犬馬、燈紅酒綠不過浮雲過後的荒唐時光。世俗凡人亦不過滄海一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到頭來隻在青山之間尋一埋葬之地,芸芸眾生,循環往複,無出其右。
然而天地之中又有另一群非凡之人,他們抑或來自凡人,孜孜不倦,潛心修行。抑或來自山野生靈,寂寞千年,生出靈智,漸入仙道。所追求者無非長生二字罷了。這些則在凡人眼中視為大本領之人,做善事則為敬仰,犯邪惡則遭畏懼。雖脫離百年歸塵之苦痛,亦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終究帶有世俗之習性。開宗立派,正邪分立,爾虞我詐,爭權奪勢。其實何為正邪,無非道法各異,所求者同也。
長生之道果真存否,曆來諸多大賢上下求索,諸多探尋,雖有傳說長存,終究無人相見。長生之說,難覓其效。然則,人生之漫漫旅途,大毅力所求之長生並非人人皆願。遊戲人間,樂在其中,紛紛紅塵,人生百態。樂則盡情酣暢飲酒,悲則慟哭放歌,無思可閑坐發呆,執著可鍥而不舍。人生意義自然在人生中尋覓。但諸多大賢終究看之不破,看墳堆座座,寧煙消雲散。終其一生,拚爭、孤寂、謹慎與詭計,終究塵土,卻勘不破這動蕩長空。
大道理需要大智慧方領悟,大智慧需要大經曆方能凝聚。智者本身非智者,智者之才在於大動蕩後幡然領悟,菩提樹下曆萬世,一朝頓悟成聖人。所以,大賢愚蠢,逝去方得到該得到。樂嗬為人,品味紅塵。故曆萬世,求紅塵歡,經百道,得人世樂。
有此頓悟非一朝一夕,得此智慧者也需百世修行。故玄道一說終究被世人長頌,修道法、佛宗,求正果。修魔道、妖道,求長生。縱不能長生,也要法術高深,任天下蒼生盡在腳下。
而當今正道恢宏,鼎盛無雙,邪魔盡退,藏匿山野。而正道之中,又以道門天玄宗、佛門普陽寺為翹楚。天玄宗,顯明於雲龍山,這裏茂林修竹,空穀悠悠,鳥鳴之聲不絕於耳,一派道法自然勝景。山前立一座大殿,受供香火,幫世俗之人排憂解難,雲煙嫋嫋,仙音陣陣。後山則是天玄宗宗門核心所在,為內門弟子修行道法,砥礪身心之所。
二千年前,有一道人,號玄陽子,擅風水陰陽之術,漂泊天下,偶日雲遊到雲龍山,看此地風水甚佳,便留了下來,行大念力,使大神通,耗費數年,在山中一絕佳處建一小道觀,縱情山水,修心修身。創立了天玄宗一脈。後收門下弟子九人,教授道法精要。於二百歲時溘然仙逝。
二代弟子各具所長,結伴而出,掃清雲龍山前後十一峰盤踞盜匪異端,建立各個脈門。此後百年發展,到有一番氣候。不知是玄陽子風水堪輿之術略有瑕疵,還是教授育人之法有所缺陷,門下弟子竟一代不如一代。玄陽子道法流傳下來到沒有一半,漸漸式微。十一峰到最後僅有三峰尚有保留,門下九脈,兩脈滅於戰火,兩脈死於仇殺,一脈丟了傳承,一脈竟被度化為僧,剩餘三脈勉勵維持,終難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