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拉特機構區域總裁 羅鎮坤
《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是十分暢銷的企業小說《目標》的連續篇,講《目標》的主角羅哥如何運用TOC解決工廠生產以外的難題。
本書作者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學家、“製約法”(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的發明者。他的以下作品風行全球,都以TOC為經緯,展示TOC在各個主要管理領域的應用:《目標》以生產管理為主線;《關鍵鏈》主要談項目管理;《仍然不足夠》是關於科技的有效運用;《抉擇》是TOC最高層次思維的演繹;《醒悟》是以零售業為主線;《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是以營銷、配銷管理及如何破解衝突等問題為主線。
請讓我在這裏提供《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的一些背景資料,令大家閱讀時獲益更多。
《目標》的故事如何在《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一書中延續《目標》的主角羅哥用TOC奇跡般地挽救了他的工廠,讀者們大概都很想看看他如何運用TOC的思維在生產以外再顯神通。他是《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的主角,而書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大都在《目標》中出現過,例如:他的兩位得力部下唐納凡(唐恩)、史黛西、上司皮區、太太茱莉、子女大衛和莎朗、“死對頭”史麥斯等,唯獨傳奇人物鍾納(屢次引導羅哥思考如何營救公司,最後力挽狂瀾的物理學教授)在《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中不再露麵。這意味著羅哥要真正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摸索,解決各式各樣的難題,這個過程正是TOC所倡導的“蘇格拉底”式學習方法的典型,亦因此帶出本書的趣味性和懸疑性。每當羅哥想出一個方案,您的立即反應可能是:“他在搞什麼鬼?這方案分明是行不通的!”
大家不妨和羅哥比個高下。
在《目標》一書的結尾,由於羅哥成功地運用了鍾納教他的方法,從而將他的工廠轉虧為盈,公司總部大為讚賞,於是提升他管理三家業務完全不同的公司,這是《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開場的背景。
但好景不長,公司高層經過一場內部鬥爭後,突然下令羅哥盡快以最好的價錢將他旗下的三家公司賣掉,而這三家公司由於才剛剛轉虧為盈,一切仍未上軌道,根本就不值錢;要吸引買家,羅哥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同時扭轉三家公司的盈利狀況。但是,縱使經過一番努力,這個奇跡真的能實現,三家公司真的能以高價賣出,羅哥和他的眾多愛將仍然會失業,結局是一樣的悲哀。可以想象羅哥內心的焦急、痛苦和鬱結。
怎樣從這死結中掙脫出來?這是《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要帶領大家一同探索的曆程。
重點在思維方法
實際上,由高德拉特博士研發出來的“製約法”適用於各行各業,但《目標》以一家工廠作為故事的背景,令部分讀者誤以為“製約法”隻適用於工廠,高德拉特博士有鑒於此,《目標Ⅱ——絕不是靠運氣》不再以生產的問題作為主線,而集中在產品的營銷(Marketing)和配銷管理(Distribution Management)上。其背後的基本理論始終是TOC。書中的三家公司,其實是基於三個真實的案例,是高德拉特博士親身參與的個案(當然公司的名稱是虛構的)。因此,小說談的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經過實踐證明的,這點請讀者朋友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