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間茅屋鏡湖濱①,萬卷藏書不救貧②。
燕去燕來還過日,花開花落即經春。
開編喜見平生友③,照水驚非曩歲人④。
自笑滅胡心尚在⑤,憑高慷慨欲忘身⑥。
【題解】
此詩作於寧宗慶元三年(1197)暮春,陸遊73歲,在山陰三山別業。陸遊再次回鄉隱居,至今八個年頭。每當燕去燕來,花開花落,總會激起時不待人之感。雖然年逾古稀,但滅胡之心尚在。詩以“暮春”為題,不具體描繪暮春景色,亦不泛寫惜春、傷春情緒,而是寄意於恢複,抒發愛國情懷。
【注釋】
①“數間”句:《詩稿》卷三十四《春盡遣懷》自注:“予以乾道乙酉(1165)卜築湖上,今三十有二年矣。”又《幽居》自注:“予以乾道丙戌(1166),始卜居鏡湖之三山。”又卷二十三《有叟》曰:“有叟鏡湖邊,茅茨八九椽。”又五十六《家居自戒》曰:“曩得京口俸,始卜湖邊居。屋財十許間,歲久亦倍初。”②萬卷藏書:《放翁訓詞》:“餘慶藏書閣,色色已具。不幸中遭擾害,至今未能建立,吾寢食未嚐忘也。若神明重祐,未死或可遂誌。”《嘉泰會稽誌》卷十六:“越藏書有三家,日左丞陸氏,尚書石氏,進士諸葛氏。……陸氏書特全於放翁家。嚐宦兩川,出峽不載一物,盡買蜀書以歸。其編目日益巨。”③“開編”句:《詩稿》卷四十《詩書》:“平生愛客如愛書,力雖不逮意有餘。”④曩(nǎng)歲:從前。⑤胡:指金統治者。⑥慷概:意氣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