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本質、生命運動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世界上為什麼會有我?我死了會是什麼?誰能回答這一問題?現代生命科學將以哲學、傳統生命科學及現代科學相結合去探索生命科學這一當今人類最棘手的科學。
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周易》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著名論斷,提出了陰陽運動是宇宙萬事萬物運動的元規律,從而奠定了《周易》與自然科學的哲學基礎。生命科學也不例外,應用易理陰陽運動的規律將成為打開生命科學研究的一把鑰匙。
以《周易》為代表的中華文化曾經為中國及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周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化中最為閃光的巨著,其對世界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源頭,太極科學是易理的精髓,《周易》的核心理論是陰陽理論,太極科學是陰陽理論最精辟的概括。太極科學是東方思維之母,是生命科學的最高理論指導,21世紀將是太極科學的世紀。
一、太極思維是東方思維之母
太陽最早從地球的東方升起,從伏羲畫八卦開始,黃河流域便孕育了人類思維的最早萌芽,作為東方思維之母的太極思維日愈顯示了她強大的生命力。
美麗而神秘的太極圖象征著東方思維的深意。太極,太,大也;極,無窮無盡。太極即無限之意,包括時間的無限及空間的無極,所謂無極指無方向,無形狀,無限量的太始渾沌,代表宏觀世界的無限,亦象征微觀世界的無極。
太極圖是《周易》宇宙生成論的基本觀點。“太”字在我國遠古數學中曾被作為未知數的代表,說明“太”字有無限的意義。因此,太極即表示宇宙是無窮無盡的。
太極的物質基礎是陰陽二氣。《易·係辭》:“一陰一陽之謂道。”其陰陽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互抱的,太極圖最好地體現了這一宗旨,所謂“一生二”。
負陰而抱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是互相聯係,互相製約,分之為二,合之為一的統一體。然陽中又有至陽,陰中尚有至陰,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長,終於構成了完整的最能象征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太極圖。
太極圖是圓形的,蘊含著氣一元論的原理,認為宇宙萬物始於元氣,元氣為氣化之始,故太極亦即“無極”,亦謂“太虛”,其始為圓形,意即在此。
太極圖陰陽線何以不以直線而用環抱曲線?不以直線,象征陰陽各半,但是相對的,而非絕對,此時陰多陽少,彼時陰少陽多,陰陽不是絕對平均而是互為消長,互為製約的。至於黑眼和白眼,代表至陰、至陽,象征陰極陽生,陽極陰長,陰陽是互相轉化的,白眼和黑眼亦表示陰中含陽,陽中含陰之意,至於太極圖陰陽合抱之間的曲線區,則表示陰陽之間的消長是漸變而不是突變。從數字來說,太極圖蘊含著由零到一,由一到二,由二到四,由四到八,由八到十六,再到三十二,六十四,乃至無窮。
太極思維是太極科學的精髓,太極思維是《周易》的根本性思維,其核心是陰陽思維,也即是對矛盾法則的高度概括。陰陽矛盾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普遍規律,因此太極思維揭示的是宇宙萬物最普遍的思維規律。
宇宙間萬事萬物皆可歸納於陰陽兩大範疇之內,太極思維則是陰陽思維規律的高度濃縮。太極圖的陰陽魚是陰陽運動相互作用的象征,它標誌著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製約和相互轉化的動態協作。“S”曲線則意味著事物兩對立麵之間的轉化是螺旋式的、非平衡態的發展關係,而不是靜止的、絕對均衡的對稱關係。
東方思維的特征是圓的思維,太極圖的圓由陰陽魚的首尾交貫所構成,其運動規律意味著思維的螺旋發展形式,蘊藏著《周易》否定之否定思維規律的原胚,而非簡單的循環往複。
總之,具有高度象數思維特色,濃縮了東方思維特征的太極思維,必將在下一世紀思維科學中進一步展示其優勢。